幽燕客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博文
(2018-10-05 11:35:54)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魯定公舉用孔子。孔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0-04 05:04:53)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學生學到一定程度,會有所覺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子張之問實際上針對孔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10-03 05:42:24)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應然非必然;希望非現實也。俗語說,“一條臭魚壞一鍋湯。”若都像孔子那樣“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尚德而不軌法;父為“臭魚!”隱羞,不能隱臭,官場腐敗之源也。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0-02 07:15:17)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孔子暗諷康子奪嫡之事,不但無深旨,還反映出夫子敢怒不敢言之心。 孔子思想一語貫之忠恕而已,對已經過去的事當然可以“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而季康子正當權,孔子心怒其行而嘴上又不好直說,故說些諷刺的話。 儒人都自以為明理,可是上對“君”,下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0-01 06:12:28)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什麽是正?孔子之“正”,非晏嬰之“正”;儒家之正,非法家之正。 孔子的思想基礎是,“克己複禮。”精神進步,而形式卻是倒退——“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退回到堯舜最好。猶如,人還念童年之美好,就想回去。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30 05:23:4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這種黑白一刀切,好事歸君子壞事歸小人的做法,是不對的。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冉求美惡不分,助紂為虐;孔子作為老師是有責任的。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29 06:04:57)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教育之核心就在於此,“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旨在育人成為君子,不是“大人”、偉人。 孟子覺得這遠遠不夠,須“先立乎其大者。”追求高大上始於孟子,後儒信之、繼之,發之、揚之。 人人都可以在心裏“立大”,有偉大理想的人多了,幹成事的人不多,做成大事的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28 04:12:42)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積極肯幹,忠心耿耿。這是個人的工作態度,非政也! “正名”是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政。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是政;可能是暴政,暴政也是政。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27 07:25:15)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宋儒之解一直被奉為正統,“聽訟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則無訟矣。” 說得好聽,聽著也很美。然若細問,何為本?何為末?怎麽正?如何清? 本、末一也;心、體一也;合而是我;心、體可分,則變成出世哲學,非入世哲學矣。正吾體之行,反饋至吾心,吾心校正吾行——一循環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9-26 07:18:46)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聽風就是雨,隻有子路幹這種事兒吧!“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孔子持“禮”,子路持“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裏所重的東西,有人重名,有人重利,“重”者——即到了關鍵時候,心裏的天平傾於哪邊。所謂“中庸”——非無所“重”,隻是不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