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離開馬克斯堡,我們沿著萊茵河畔的42公路,順著萊茵河的水流方向,驅車前往科布倫茨(Koblenz)。 都說婀娜多姿的萊茵河最美的風景是在美因茨到科布倫茨一段。在這一段,不僅有中世紀的城堡,還有浪漫的村莊和美麗的葡萄園,於是我們就把萊茵河之旅的第一站定在了科布倫茨。我們入住的酒店是此次旅行中最貴的,170歐元。這個酒店普普通通,既沒亮點,也沒特點,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萊茵河兩岸,從美茵茲到科隆不到200公裏的距離就雄踞著60多座形態各異的城堡,可見當年諸侯割據是多麽嚴重。這些城堡,或是海關收稅的關卡,或是抵禦進攻的堡壘,或是瞭望用的烽火台,或是導航的燈塔。雖然大多城堡因連年征戰,已凋敝破敗,有些經整修而成為旅館和餐館,但這些城堡雄踞萊茵河的岸邊,仍不失昔日的風采,與岸邊的葡萄園一起,構成了一幅幅萊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告別柏林,我們登上了去法蘭克福的火車。在那裏,我們開啟了我們一直期盼的自駕之旅。 我們的自駕之旅本應在柏林開始,但柏林到我們萊茵河之路的第一站開車要4個多小時。為了節省體力,我們果斷放棄了這個想法,坐火車先到德國的金融中心,也是歌德故鄉的法蘭克福。沒想到,我們的決定出乎意料地正確。離開柏林的前一天下午,天空就下起時大時小的雨,一直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如果說夏洛滕堡宮“小巧玲瓏”,那離柏林40公裏左右的無憂宮就可以用“恢弘磅礴”來形容,以至於我們用一天的時間也沒把整個無憂宮周圍的宮殿看完。 無憂宮座落於波茨坦市的北郊。最初想去波茨坦是因為1945年中美英三國在這裏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在這篇公告裏,日本的主權被限製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國及其他小島之內,並接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從勃蘭登堡門沿著菩提樹下大街,穿過施普雷河的支流,就到了柏林大教堂。在歐洲,我們看過太多的教堂,以為會有審美疲勞,但柏林大教堂還是讓我們忍不住駐足、拍照。 與其它教堂不同的是,柏林大教堂門前是一大片寬闊的草坪。空間的富足讓我們的眼球不可控製地被教堂上麵三個綠色的大圓頂吸引,即使在很遠處。這三個圓頂將原本100多米的教堂顯得圓潤豐盈。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說柏林牆刻著曆史的印記,那勃蘭登堡門也見證了德國曆史的興衰。但凡有關德國國運的重大事件,一般都發生在這裏。普魯士的軍隊曾從門下凱旋而歸;希特勒驅趕成千上萬的人從門下出發“征服世界”;柏林牆倒塌時,這裏又成了欣喜若狂的柏林人的聚集之地。所以勃蘭登堡門不僅是柏林的標誌,也是德國的國家標誌。 勃蘭登堡門 它建於1788年至1791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德國,一直以嚴謹和精準而享譽世界。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這個嚴謹,感覺有些古板的國度,夏季卻香氣四溢。窗台,露台或是陽台,都擺滿了色彩繽紛的各式盆花。就像清代詩人李方膺寫的“家家門巷盡成春”。從柏林,到萊茵之路,再到浪漫之路,最後到慕尼黑,一路都是醉人花香,一路都是旖旎風光,一路都是心神蕩漾。 此行,因為女兒一定要看柏林牆,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德國,我更願意稱它為“德意誌共和國”。有沒有覺得“德意誌共和國”比德國這個名字更響亮,更有氣魄?1997年我曾來過德國,在法蘭克福下的飛機。看到現代化的高樓鱗次櫛比,就想,中國什麽時候才能與之比肩?隨後,我幾乎踏遍了東、西德除慕尼黑之外的所有大城市,包括萊比錫,柏林,法蘭克福,克隆,漢堡,斯圖加特,紐倫堡等,還參觀了奔馳廠。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從舊都克拉科夫到首都華沙坐火車不到3個小時,每人12美元。車窗外,一片片,一片片的農田一眼望不到頭。不用問,就知道波蘭是個農業國。是啊,在這一馬平川的平原上,不種糧食做什麽呢?事實上,農業的確是波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國土麵積的60%多,居歐洲第3位。曆史上波蘭曾經是歐洲主要農產品供應國,被稱為"歐洲的果園"。而加入歐盟後,波蘭的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雖然克拉科夫的底蘊不差,但與布達佩斯和布拉格相比,卻相差甚遠。而離克拉科夫10多公裏的維利奇卡鹽礦卻為克拉科夫增添了另一番布達佩斯和布拉格都沒有的神韻。 維利奇卡鹽礦建於13世紀,一直為波蘭皇室提供食鹽,曾經以世界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鹽礦而著稱,1978年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去的時候遊客還不是很多,沒有排隊就買到了票,家庭票60多美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