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0-10-01 11:59:49)

夏天一過,轉眼到了中秋。中秋節我們也稱八月節,因為節日這天是農曆八月十五。小時候,除了盼過年,就盼過中秋。中秋一到,就會有好多好吃的東西。首先是陸續下來的鮮果子。蘋果、鴨梨自不必說,沙果、海棠、葡萄、柿子、大棗……。要說最愛吃的,其實每樣都是。因為那時生活條件所限,平時很少能吃到水果。隻是到了過節,母親會讓我們有機會把各樣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感恩節到了。如果到店裏預定火雞套餐,必有幾樣配菜,其中包括土豆泥。實話說,店裏的土豆泥味道平平,也許是放久了的緣故。就是大名鼎鼎的火雞,如果不配調料,讓咱中國舌尖的味蕾品來,也說不上什麽特色。但畢竟,這是一種文化,一個傳統,到如今演變成除了感恩,還有一份親情,一份友誼的節日。感恩節是美國人除了聖誕節之外,第二個家庭團聚的日子,有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8-10-05 12:17:32)
外出辦事,背了一個大雙肩背。辦完事開車回家,忽然想起好像多日沒給車加油了。低頭一看油表,天哪,就剩最後一小格了。趕緊開到最近的加油站去加油。到了加油站一翻包,壞了,居然沒帶錢包。把雙肩背的大大小小幾個兜翻個遍,沒翻出一點現金。這可咋辦?開回去還有半小時車程。這最後一點兒油能不能開回去很難說,因為我也不知是什麽時候到了這最後一格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2018-08-31 17:21:22)

從專賣店買了一雙鞋,店家送給我一隻鞋拔子。看著眼前這隻鞋拔子,仿佛見到久違的朋友,熟悉而親切。 小時候,我家也有一隻鞋拔子,那是母親擁有、家人共用的一個小物件,是穿新鞋時的輔助工具。小時候的鞋都是母親手工製做,新鞋剛上腳時很緊巴,這時就需要鞋拔子幫忙。鞋拔子一般三寸來長,一寸來寬,長凹,一頭稍窄,另一頭稍寬。穿鞋時要先把鞋拔子大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8-08-26 03:22:03)
打點行裝,離家遠行。行前,母親送給我一縷綿線。這是一縷普通的綿線,是我小時候,母親做棉被時常用的那種。線有點粗,也不很白。我有些不解:“這線,做什麽?”母親隻說:“拿上吧。”我接過線,收進行囊。 花謝花開,冬去春來,終於與母親相聚。久別盼重逢,重逢日匆匆。轉眼,又要收拾行囊。母親再次遞給我一縷綿線。這一次,我無需多問。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8-05-30 13:21:56)

《春天》 春天,是明媚的陽光下草地上的冰消雪退 春天,是碧藍的湖水隨風輕起的漣漪 春天,是遠處高高的樹梢現出的一抹鵝黃 春天,是去年入冬前埋下的鬱金香倔強地拱出地皮 春天,是小徑邊池塘裏的野鴨戲水 春天,是毛絨絨的鵝寶寶眼中對世界的好奇 春天,是林中的野鹿由土灰變成醒目的棕黃 春天,是清晨窗外樹上的鳥兒喳喳嘰嘰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18-05-28 15:30:42)
我娘是我大爺的妻子,我爸爸的嫂子。我們管大爺的妻子叫“娘”,管叔叔的妻子叫“嬸”。我大爺去世早,生我那年走的,我沒見過。我娘有個兒子,早已成年卻未娶妻,跟我娘娘兒倆一起過日子。我娘家與我家有一河之隔,我娘家在河東,我家在河西。從我家去我娘家要出門往北繞經小土橋,再往南穿過遠房三娘、大嬸和五嬸的院子,路過一台碾子,就到了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8-05-14 19:20:44)

外出散步,路過池塘。池塘裏有一對野鵝輕浮在水麵上,悠閑地蕩來蕩去。我未久留,沿著小徑自顧走路。 兜了一大圈,回到池塘邊,見池塘裏多了一隻野鵝。隻是,這後來的一隻遠遠地在池塘的另一邊,與先前那一對相隔甚遠,看上去多少有些孤單。終於,後來的這隻似乎捱不住寂寞了,從那邊遊過來,仿佛想加入這邊的兩隻。快靠近時,這邊兩隻中的一隻野鵝突然飛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18-04-21 07:23:41)

帶二寶到水族館遊玩,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隻大大的蓄籠。這隻鏤空的蓄籠,口小、肚大,足有七、八十公分長,靜靜地俯臥在展台上。在這隻蓄籠跟前,我駐足良久…… 小時候,我家也有一隻蓄籠,那是父親從一位親戚家找來的。蓄籠是由藤條編的,樣子和眼前這隻差不多,隻是個頭更瘦小一些。那時我家門前有一條小河,河水時漲時落,常常可以看到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8-04-14 07:39:06)
又是一個久遠的故事。那時,我們還在生產隊。母親收工回家,快到家的時候,天下起了雨。街上,一個年輕的女孩在奔跑。與母親擦肩而過時,母親摘下頭上的草帽,順手扣在姑娘的頭頂上。姑娘先是一愣,接著說:“您還需要戴哪。”母親往路旁一指:“我馬上就到家了。”“那我怎麽還您呢?”“不用還了。”其實那是一頂母親戴了多年的草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1]
[2]
[3]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