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納言

閑暇時喜歡舞文弄墨。偶有所得,貼上網,自娛自樂。若能給網友一點兒樂趣,也不枉所勞。
博文
(2018-04-21 09:37:44)

這裏所說的冬天指那種相對溫暖地方的冬季,沒有連續多日的零下十度。如果你住在西伯利亞,不屬於我所說的範圍。我所說的越冬,是指讓蔬菜在冬天露天生長。你如果有個小溫室,愛種啥種啥,隻要不種大麻。不是在下囉嗦,是為了避免有些比較執著的朋友,容易找到問題。其實,你不能指望越冬蔬菜在大冬天有多大長進。對越冬蔬菜的最大期望是:活過冬天,迎接春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4-20 12:06:49)

入正題之前,咱先做個文字遊戲,看看哪位哥們或姐們能猜出我這完整標題會是什麽。 喜歡種菜和種果樹的朋友最怕什麽?病蟲害,小動物都不是。雖然它們不受待見,但多少都有辦法對付它們。隻有這倒春寒,怕是鳥專家們也無所適從。倒春寒沒來之前,在心裏祈禱它不要發生。倒春寒發生後又想大聲咒罵幾句。祈禱誰,罵誰?當然是管這事的老天爺,當然也知道不會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4-18 16:03:20)

黃瓜是一種很不錯的蔬菜,生吃涼拌,燉肉炒蛋。愛美的女士還可用黃瓜美容。我說的當然是咱中國的黃瓜,雖然帶刺,就像咱中國的妹子,嘴巴不饒人,但心裏夠溫柔,也比較純情專一,所以更招人喜歡。洋黃瓜長的像個不規範的小擀麵杖,口感缺乏爽脆,更少中國黃瓜特有的清香。後院挖塊小地,栽幾株中國黃瓜,又解鄉愁又解饞,看著她成長結果,天天充滿著希望,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8-04-16 14:46:20)

萵筍是一種理論上春秋都可以載培的蔬菜,莖葉都可以食用。國人喜歡,我也喜歡,大家不謀而合,所以高興說說。我喜歡萵筍自有我的道理,不是隻為了涼拌菜,更是因為萵筍容易栽培。有人說你吹什麽牛啊,我家的萵筍從來都是又細又長,你怎麽說容易種呢?莫急莫急,聽老朽慢慢道來,你若學會其中的三招,保你抱得萵筍美人歸。如果還不成,來我家地裏挖,不過差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04-15 11:11:44)

談正事之前,先貼幾張圖,建立一下本人的專業信譽。別人寒窗苦讀十年,掙得一頂洋博士後帽。在下美國辛勤耕作三十年,為自已搏得一個果蔬土專家名號。隻可惜不能用來申請工作,因為是自封的。不管怎麽說,土專家也不算笨人,幾十年下來,經驗還是積累了一摞子,本想留給自已享用,受國際主義精神教育多年,雖然不想和洋人扯淡,但願意和同胞同好們交流一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04-14 11:25:08)

"邪不壓正",人們一直都是這麽說。老黃曆了。如今,"邪"不但壓正,而且壓得瓷實。 2017年4月27日,好鬥達人徐曉冬十五秒將太極高手雷雷打翻在地。視頻中,在邪門徐的強勢進攻下,太極雷雷隻有招架的份。事後雷雷解釋說:自己沒使內力,鞋子滑了,“賽前師父交代我不要使用內力,‘術高莫用’,怕傷人命……”。且不說這種解釋本身就很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2-16 08:03:39)

極端應該包括語言上和行動上的兩種。從人類出現在這個地球上起,'極端'就伴隨而來。人要生存,又有思維能力,後來又創造了文化,'極端'也就隨人類曆史發展著。 太早的沒有記錄。今天就說說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身邊的極端分子易牙的事跡。易牙為了討好齊桓公,用自己兒子的肉製成菜肴獻給他。老齊知道真相後非常感動,易牙也因此得到重用。很難說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2-14 05:49:39)

首先,應該弄清楚什麽是小女人。各種說法都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傾向於用天道回答這個問題;女人天生是柔弱的,是需要男人嗬護的。所以才有‘小’這一說。如果有人有異議,認為我有大男子主義,請不要和在下來勁,和天道講理去。養過雞的人都知道,公雞發現食物時,不是自己先搶著吃,而是招呼它的老婆們先吃,公雞則在旁邊轉悠,嘴裏還發出快樂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8-02-10 05:15:16)

中國文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衍化,不論是字形結構,語音韻味,話語意境,甚至詞語排列的不同都蘊含著深意和魅力。 古人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兩個同音不同形的字包含著古人的哲學智慧,也體現了古人的博愛思想。不象近代人老想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之類的低端念頭。也許應該怪現代社會競爭太激烈,大家活的都很累。‘武’字更透著古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02-08 13:51:55)

我家的旁邊有一個小公園,夏日的傍晚我常和妻子去那裏散步。有一天,我看見一隻淺黃色的貓卷曲著身子在草叢中咀嚼著草葉,那樣子象是在吃藥,絕沒有免子或山羊吃草時的那份悠閑自在。我猜想它是一隻流浪貓,而且必定是餓急了。不然的話,有誰聽說過貓也吃草。後來我還見過它幾次,再後來我們搬了家,那隻貓的命運如何我已不得而知。 小時候聽大人講,過去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