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晚上剛打開iPad,就接到國內在政府任職的初中同學的問候:多倫多的疫情不嚴重吧?希望老同學和家人做好防護,平安吉祥。
我說:謝謝關心,目前加拿大全國感染病例150多,多倫多所在的安省有60例(當然這個數字到今天寫文已分別增加到249和103)。
他說:有了中國的防控經驗,全球防疫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我說:中國的經驗確實很有效果,可惜在這裏無法[
閱讀全文]
每次去尼亞加拉看大瀑布都會從漢密爾頓(Hamilton)經過,卻從來沒有在這裏下過車,是因為那一座座冒著白煙的大煙囪實在是讓人不願靠近,有時候甚至覺得它簡直有損加拿大連續被聯合國評為最宜居國家之一的形象。
這次選擇了來這裏是因為上星期偶然看到微信上好友一家來這裏玩的照片,才知道漢密爾頓被稱為瀑布之城,擁有大小120多個瀑布,雖然不象尼亞加拉大瀑布那[
閱讀全文]
雖說南韓電影《寄生蟲》這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在亞洲電影史上史無前例,記錄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在美國俄亥俄州開工廠的電影《美國工廠》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應該說是對中國觀眾更有特別的意義!
這部影片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夫人米歇爾的公司製作發行的第一部電影,由茱莉亞·萊切特(JuliaReichert)和史蒂文·博格納爾(StevenBognar)共同導[
閱讀全文]
情人節沒有鮮花,沒有燭光晚餐,兒子出去了,我用昨天剩的火鍋底料加了兩個荷包蛋,煮了方便麵兩個人吃,又用藍莓,獼猴桃,牛油果,希臘酸奶加杏仁奶做了兩杯smoothie,打開電視,連上電腦,蜷縮在沙發上,一起看《歌手2020》。這是他唯一願意跟我一起看的節目。
感謝湖南芒果TV和洪濤老師,每年在加拿大漫長的冬季熬過了一半,快要接近崩潰的時候,就熱氣騰騰[
閱讀全文]
周五下午路過同事Bella的工作間,看我過來,她抬起頭,遲疑地說,“我正在跟蹤關於冠狀病毒的消息……”
我停下腳步,Bella滑動著鼠標,讓我看屏幕上的新聞,“多倫多的第一起冠狀病毒患者已經出院……”
“這可是好消息!我還真沒注意!”我心裏真心祝福這位安全出院的同胞。
“WU-HAN,”Bella不太自信地發著這個音,看我聽[
閱讀全文]
春節這天我給父親發了新年問候,父親打電話過來。
母親走後,父親變得非常容易流淚,盡管我已經很注意不去觸碰他的淚點。
父親也變得越來越囉嗦,又跟我解釋起她和這位阿姨經院裏朋友介紹認識的詳細過程。
我已經可以背得出每一個細節,但還是強迫自己認真地聽,實在不願辜負父親那孩子般脆弱,渴盼被理解的眼。這也許是我千裏之外目前能夠給父親的最大[
閱讀全文]
新年伊始,第一個星期六下了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拍的照片還沒有顧得上跟朋友們分享,這周六卻又開始下暴雨。再不敢抱怨生活的平淡無奇,索然無味。
兩天沒有關注新聞,從伊朗出發承載著170多人的烏克蘭飛機墜毀了,加拿大一向被視為小帥哥的總理蓄起了花白大胡子,台灣的小英總統不但再次當選,還創下台灣總統選舉最高得票記錄。一早睜開眼睛,母親再也見不[
閱讀全文]
這次聖誕新年的假期去亞特蘭大,回來的路上又專門擇程經過阿巴拉契亞山脈(AppalachianMountains)。也許是自小生長在大平原的緣故,非常享受這種一整天沒有手機信號在大山裏狂奔的感覺。去年經過這裏即使趕上大陰天也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一路不停地唱著:"WestVirginia,MountainMama.Takemehome,countryroads...."那種癲狂忘我的樣子一輩子難得有幾回。
這次本來前幾天一直[
閱讀全文]
聖誕新年幾天的假期,喜歡從多倫多冰雪的世界裏出逃,一路向南,欣賞沿途的地貌交錯,風雲變幻,季節更替。從風擋玻璃望出去,世界在眼前變得越來越開闊,而車子裏的自己卻變得越來越渺小,小的就象一隻迎風飛翔的雪鳥,在陽光下歡舞,在風暴裏掙紮,自由著並孤獨著......
今年選擇的終點站是亞特蘭大(Atlanta),離多倫多1500公裏,正好兩天的行程。
中間選[
閱讀全文]
最近工作有點忙,周末一大早起來就在想要不要坐在電腦前加會兒班,這樣周一也許就不會太緊張。立刻意識到自己的焦慮症又犯了。工作永遠都是幹不完的,周末瞎忙一通,打亂了休息,拖著疲憊的身體,周一會更緊張。
於是強迫自己先做早餐。吃完飯,打開音樂,把客廳的沙發,鋼琴,鏡畫都慢慢地擦拭了一遍。又跟先生一起開車出去買菜。外麵下著雨,夾著大大的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