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utdallas.edu/news/imgs/photos-2017-05/Jay-Kim-1000-2017-05.jpg)
糖和癌症的關係,一直是個熱門話題。支持者說:癌症細胞"吃"很多糖。其中一個很有力的證據是:癌症灶對於PET掃描的陽性反應。一般來說,癌症細胞的惡性程度越高,PET的陽性越強。而PET所用的反應物就是葡萄糖。說明癌細胞對糖的攝入比正常細胞要高。
嚴格來說,單從癌細胞對PET的陽性反應就斷定糖可以促進癌細胞的生長,證據不夠充分。因為,炎症,感染,自身[
閱讀全文]
以下兩位都是我的病人。她們的經曆值得大家思考。第一位患者是一個86歲的老人。患上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她的雙腿浮腫(估計與老年性水代謝異常,器官退行性變化有關)。她的女兒"強迫"她每天走路,一個星期三次腳部按摩。起初老太太很抗拒。兩人互相吵得很凶。因為一走路就疼,不如坐著看電視劇等死。老人"被迫就犯"了幾個星期後,雙腳奇跡般的消腫。從此[
閱讀全文]
![](http://media5.picsearch.com/is?u4ueGn7J9Jpsy-1otGxH4dZRHiW5Iy1TayUe-ESlct8&height=257)
健康問題的爭論,莫過於營養學的話題了。正是由於眾多“專家“的研究結果,互相矛盾,使大眾不知是非。而對牛奶的爭論,至今仍然處於白熱化。支持(牛奶對人體健康有益)的一方,當然除了牛奶養殖場,製造商之外,還有科學家在內。他們的論點是:牛奶富含維生素D(其實是添加上去的),蛋白質,鈣離子等等。可以使人生長,強壯,健骨。反對的一方(其代[
閱讀全文]
![](http://n.sinaimg.cn/sinacn/20170415/a657-fyeiwny2671664.jpg)
一個17歲的華裔女孩子,自2003年起,每隔幾年就在冬季發燒,每一次發作都有驚人的重複性。
2003年冬天,她受了寒(小孩子不願意穿衣服),由此引發了將近一個月的間隙性高燒,每一次高熱之前都有一次寒戰(怕冷,發抖)的前驅症狀。有時連床都跟著抖動。用了退燒藥後伴隨著大汗淋漓,然後有一段短暫的無熱期。若幹小時後,高熱再起,又重複前述的症狀。發熱還伴隨[
閱讀全文]
![](https://top1health.blob.core.windows.net/cdn/am/28862/84331.jpg)
聽說過"不幹不淨,吃了沒病"這話吧?應該承認,現代醫學的一係列措施,大大減少了某些疾病的感染率和傳染病的發生率。天花疫苗的實施使這一惡疾基本滅絕。衛生條件的改善也使很多傳染源的傳播得到控製。抗菌素、抗病毒藥物的應用也使得結核、愛滋病、肝炎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製。可以說,這些都歸功於現代醫學的發展。那麽,人類到底要多"幹淨"和"無[
閱讀全文]
![](https://c2.staticflickr.com/4/3104/2575879037_452bee909d_z.jpg?zz=1)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國南方,一所當時相對開放的高校裏,來了一群朝氣蓬勃,剛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她們從不同的高校畢業後,被分配到此校任職。由於沒有新建的住宿樓宇,年輕人被安排到一座"高級集中營":專家樓,的底層。所謂"專家樓",就是學校為暫時在校居住的專家(不管是外籍的或者本地的)所建的,比較高級一點的招待所吧。比起十幾個人擠在一個房[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a8/e5/23/bcc942ac8083iVHK5xps.png)
MemorialDay的長周末,陽光燦爛,氣溫適宜,好多北加州人傾巢出動,LakeTahoe不幸的被填滿。為了躲避塞車(其實免不了),清晨5:20出發。已經過去了好多次了(camping,hiking,skiing,boating,meeting),這一次帶親戚去走馬觀花,當天回。
太浩湖,舊金山東麵約200英裏,夾在加州的80和50號公路之間。你可以從原路來回,也可以從任何一條路去,另一條路回。北岸的80號公路的坡度的升降[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29/f0/c8/2e93e51d60402XmCrTe7.jpg)
今年,美國的一個醫療團隊經過努力,研究出一個可以在子宮體外繼續養育早產羊的係統,發表在今年的一流科學刋物NatureCommunications上麵(見下麵的參考文獻)。這個體外維持係統,簡單的描述是:由一個供氧係統把早產羊的臍帶連接起來,再把早產羊置於一個類似子宮的"羊水密封袋",供氧和營養"雙管齊下",極早期的早產羊可以維持到成熟而存活下來。這就是一般人[
閱讀全文]
![](https://cdn.aarp.net//content/dam/aarp/health/brain_health/2015-09/1140-eat-your-way-to-healthy-brain.imgcache.revbfd163c3a8e2313ed75ad8d0cef46607.web.jpg)
我們之間的談話很真誠直接,我覺得這個話題對於健康的理念有著共性,願意在這裏與大家分享。首先,我建議大家不要把精力放在我朋友身上,而是放在健康的話題上。因為我朋友是我很尊重的一位好先生,好父親,工作上的好搭擋,有很高的道德修養。一位中年人,身體健壯,精力充沛。他在四十出頭的時候,發現血糖近240(美國的標準是空腹<95,服用75gOGTT後<140)。[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8e/de/15/39d4136f5292iTwkjQQ4.jpg)
做一回單親老爸
有些事情,光用腦袋去想或做準備,光用嘴巴說,光用眼睛觀察,或者光用心去理會,是遠遠不夠的。可謂紙上談兵,空話連篇。必須自己親力親為,才體會到其中真正的感受。
處於夾心階層的年齡,上有年過八旬到九旬的父母和Inlaw父母,下有反叛年齡的女兒,真是心不足,力更不足。
妻子又要回國內,照顧年邁的母親,一走就是近兩個月。單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