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大約個把星期前的一天,我在工作單位外的露天停車場路邊看到一隻灰色的小兔,那小兔在人行道邊上的長著草的泥地裏漫不經心地吃草。周圍是工地,正在蓋房子,已經好幾個月了,裝著泥沙的卡車來來往往,還有許多工人,安全帽,大頭靴,橙色的反光背心,環境嘈雜得很,卻不知從哪裏冒出這麽個小東西來。那小兔也不怕人,心安理得地吃草,並不在乎周圍的喧鬧環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16-07-13 04:39:58)
從前我讀中學時學校裏很有幾個好老師,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語文的馬長庚馬老師。其實馬老師我在進附中之前就認識,他與我一樣,都住在F大學的第四宿舍的。那時候經常看見馬老師手握一杆氣槍,在四舍院子裏的幾株大樹下來回轉悠著獵取麻雀。馬老師打麻雀的風格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允許放空槍。我由此猜測馬老師打麻雀是重在形式和感覺,內心是與雀為善的。麻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YY說她有點小事要請大家幫忙,她從一隻大包裏取出幾包不同種類的零食讓大家傳遞下來各自品嚐一下,說:“很好吃的對吧?”接著她說如果覺得這些零食還不錯,希望大家買一些。她說她並非是在做生意,而是為了幫助一位殘疾了的昔日同事。那同事以前與她一樣也是導遊,有一次講解太忘情,忘記抓扶手,車子冷不丁急刹車,將那導遊從前窗甩了出去,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我們在那家廠裏呆了兩個多小時,但購物情況不理想。盡管廠裏的講解員講了一堆乳膠床墊和枕頭的好處,還做實驗演示給大家看,一幫助手連說帶勸幫忙推銷,YY也說憑她與廠裏的關係可以有額外折扣,但除了幾個女遊客買了幾隻枕頭和坐飛機或汽車時用的墊脖子的U形枕外,其餘的遊客都無動於衷。從廠裏出來去杭州路上YY有點不高興,“有件事情我聲明一下啊。”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上個月回國時參加了兩個順道遊。一個是江南遊,另一個是九寨溝遊。其實本人原本不喜歡團體旅遊,覺得不自由;之前也沒有過團體旅遊的經驗。但這回一下參加了兩個旅遊團,因為那條件聽著很誘人,讓人覺得不遊白不遊。 全程包吃包住,下榻之處不是五星便是四星酒店。本人需要負擔的隻是來回國內的機票,而那機票的價格又比通常價格便宜,另外每日需付給導遊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前些日子在前南斯拉夫老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扮演英雄瓦爾特的老演員日沃伊諾維奇過世了,網上有許多文章紀念或懷念他,有的還配有瓦爾特電影裏的經典片段。看了文章介紹才知道“瓦爾特”的真名叫日沃伊諾維奇,這個名字不好記,以後也未必記得住,但“瓦爾特”的大名和電影裏的那個讓人佩服的大英雄的生動形象早已在記憶裏紮根,過多久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前一陣,有一天在超市裏排隊付款時,聽見身後有個低沉渾厚的嗓音很熟悉,讓我忽然想起多年前教過的一個學生叫做阿瑟的。回頭一看,果然是阿瑟。正排在隊後與一個年輕女孩耳鬢廝磨悄聲說話,雖然是輕聲細語,但那聲音有穿透力,隔著好幾個人輕而易舉地將聲波傳送到了本人的耳朵裏。“阿瑟”。我叫他。阿瑟抬頭看到我,嘴角一咧,臉上表情由意外切換成笑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4-17 06:55:06)

正在閱讀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女兒撰寫的回憶錄。黑澤明晚年曾著手籌拍一部影片,開機不久,黑導便揮手告別了這個世界。一代名導的離去留下了許多的空白,包括這部未完成的影片。都說黑澤明是一位偉大的導演,遺憾的是他的影片我未觀賞過一部。麵對著眼前長長一串他的作品目錄和給他帶來無尚榮耀的獲獎清單,我唯一感覺他是名至所歸。“歲月如刀,歌台舞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陳伯達晚年做過一個口述回憶,由他的兒子陳曉農記錄編纂為《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一書。在這本書裏有一個章節提到陳伯達曾經救過毛澤東。陳伯達回憶說:1948年毛澤東在河北省阜平縣時,有一天國民黨飛機忽然飛到阜平上空,陳伯達聽到飛機轟鳴聲,感覺情況不對,趕緊跑到毛澤東居所對毛說:“飛機就在頭頂上,要趕快走!”毛澤東原本在那裏猶豫,聽陳伯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爆發的南昌起義在中共黨史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意義之深遠重大是不言而喻的。它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揭開了此後斷斷續續持續二十多年的國共戰爭的序幕。盡管南昌起義當時還打著國民黨左派的旗幟,起義後建立的革命委員會的名單中也有宋慶齡,鄧演達,張發奎,何香凝等國民黨人的名字,但那不過是拉大旗做虎皮,真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61]
[62]
[63]
[64]
[6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