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錢謙益,姚誌卓等人精心策劃的會師長江戰役,結果卻無疾而終令人失望,原因在於西南和福建的抗清主力都沒有出動。就西南方麵看,孫可望讓姚誌卓帶回的信息是許下了從長江中遊東下的諾言。當時,他同李定國之間的嫌隙已經比較深,李定國率兵向廣東推進,另行開辟戰場。孫可望直接指揮的軍隊駐紮在貴州和湖南西部的少數州縣,孫可望一方麵想在抗清戰場上取得輝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魯監國朱以海自舟山失守以後南下福建廈門。當時他手下兵將還留有不少,鄭成功把魯監國的兵敗來會,看成是建立自己獨霸東南沿海局麵的良機。鄭成功自從起兵以來基本上是按照其父鄭芝龍的老路子走,就是以閩海為根據地,對浙江以北,廣東以西沿海武裝不管是屬明還是屬清,一概視為異己力量,千方百計加以兼並。魯監國政權既然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基地,漂泊無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李定國在1653,1654年(順治十年,十一年)製定了攻取廣東的計劃,他夢寐以求與鄭成功東西夾攻,邁出收複廣東,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這隻是李定國的一廂情願,鄭成功並不這樣想。原因不是他看不到會師廣東是南明中興的關鍵棋,而是鄭成功把以他自己為首的鄭氏集團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鄭成功是具有大誌的人,在明,清對峙,國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鑒於自身力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李定國在肇慶戰役失利後,並未氣餒和放棄。他總結了第一次入粵作戰的經驗教訓,確認東西夾攻,恢複廣東是南明中興的最佳戰略。他再次醞釀發動廣東戰役,又多次派出使者前往廈門聯絡鄭成功,詳盡商討戰役部署和出兵時間。就當時形勢而言,李定國收複廣東的計劃是正確和必要的。當時孫可望,李定國控製的雲,貴,廣西以及鄭成功控製的閩浙沿海島嶼都是生產比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10-24 08:53:34)
四十來年前,我在國內某學校工作。某日我的一個要好朋友借給我一個新買的隨身聽和一盒磁帶,我休息時一人在辦公室,便拿出那盒磁帶來聽,一邊看磁帶上的歌手相片和簡短的介紹。那歌手是成方圓,當時十九歲,是東方歌舞團最年輕的歌手(稍後又出了個更年輕的程琳),相片上的成方圓懷抱著一把吉他,眼神有點迷離,好像有點憂鬱,是那種視線沒有具體焦點的眼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從海澄縣易手之後,鄭成功的兵力盡管還相當強盛,但控製的地盤差不多僅限於金門,廈門,南澳等沿海島嶼。為了解決兵餉來源和擴大影響,鄭成功除了通過各種渠道開展海外貿易,還親自統領軍隊進攻福建省會福州。1656年(順治十三年)七月,鄭軍攻克閩安鎮,沿著鼓山一線進軍福州,被守城清軍擊敗;鄭軍固守閩安鎮長達一年之久,到次年(1657年)九月才為清軍收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廷與鄭成功的和談由於雙方條件南轅北轍而告破裂。之後,鄭成功為了加強實力,做好迎戰準備,采取了一係列措施。1654年(順治十一年,永曆八年)冬,清漳州府城守門千總劉國軒,守備魏標派人來同鄭成功接洽,表示願意充當內應,獻城投降。鄭成功派大將洪旭,甘輝等帶領軍隊於十二月初一日夜間進抵城下,劉國軒果然如約在城頭接應,一舉多得漳州。清新任漳州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廷官員多人上疏指摘鄭成功虛與委蛇耍花招並不真心歸順,連原本積極主張招撫並充當保人的浙閩總督劉清泰都上密奏說:“撫局之變,不可不防,則剿局之備,不可不早”。諸多大臣力主要“厲兵秣馬以應變”。在一片討伐聲中,身居虎穴的鄭芝龍深感恐慌,他知道自己的生死榮辱取決於能否幫著清廷招安兒子鄭成功。他上疏清廷一麵斥責鄭成功“索求不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順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兵敗自殺,同年十一月尼堪在衡陽陣亡,打破了清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之後,清廷滿洲貴族集團經過縝密商議,決定任命大學士洪承疇為五省經略,“選調堪戰將兵以期剿撫奏效”。清廷賦予洪承疇很大的權力:“巡撫,提督,總兵以下悉聽節製,兵馬糧餉悉聽調發,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將以下有違命者聽以軍法從事。一應撫剿事宜,不從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李定國駐軍衡陽時,孫可望在1652年(順治九年,永曆六年)十一月初一日親自由貴州來到湖南沅州(今芷江)。他派大將白文選統領馬,步兵五萬餘名進攻辰州。二十一日,明軍分水,陸兩路進抵辰州城下,把該城四麵包圍。清守城總兵徐勇命令副將張鵬星領兵出戰,被明軍炮火轟斃。徐勇依然據城抵抗。次日,白文選以大象為前驅,突破東門,大隊兵馬衝入城內,徐勇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