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自然流露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從最近幾部很火的電視劇《歡樂頌》、《琅琊榜》、....《偽裝者》中看到,帥哥美女又回到了大眾的視線,且相當受寵,他們的出現引起人們的關注,熱議,點讚,更重要的是手忙腳亂地“路轉粉”,籍此生生地將顏值哥們(黃渤/孫宏雷)給擠到真人秀撈金去了,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這之中竄紅最快的當屬王凱了,他現在的行市可謂是一路看漲,沉澱多年默默無聞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一年回一次國算不算頻繁?個人的感覺多多少少有一點,這表現在回國前後沒有什麽興奮感,來來去去就象以往周末到父母家一樣,如此靜心如此常態。有這種感覺可能是源於現在回國手續上的便利,護照十年簽證十年,網上訂機票易如反掌,往往還是直飛。到機場不用票,出示護照就可辦理一切手續。想起早些年,幾年才回一趟國,那真是一件大事,走前有時需換或續護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5-30 06:07:56)
閱讀 ()評論 (0)

這兩天看到國內北京衛視播放《我的父親母親的婚姻》,之中看到久未謀麵的著名演員王馥荔--當年的女神。多年之後的她,風采依然,從戲裏的一頻一笑中仍可以看出當年她那純樸美麗動人的倩影。 最早認識王馥荔是在1975年的電影《金光大道》,這部文革電影在當時被反複播放,當中的情節對白仍記憶猶新。之後1980她出演了影片《天雲山傳奇》,她將文革中一代人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常常看到博友們奉上的各式各樣美味佳肴,讓人讚歎咱“海呆”是如此的心靈手巧地將中國的各大菜係匯於【文學城】,尤其美食的擺設別具匠心,奉上的的圖片美輪美奐令人垂涎欲滴。看到大夥這獨具匠心的奉獻,就想到了一個它們製作過程中一個細節,這些美食在什麽樣的切菜板上誕生的-:) 想到這個怪問題是源於俺家由此引發的小爭執-:)。家裏竹製切菜板用了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倒回幾十年前,老外眼中的中國人是長袍馬褂,西瓜帽子底下一根長辮子。改革開放後,張藝謀的片子帶給西方人眼裏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出國這麽多年,看著中國的變化發展,想必老外應對我們另眼相看了,可發現他們固守原居地,很少願意去亞洲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於是,我們近幾年不斷湧向海外的移民和留學生所行所為,就成了他們對華人了解的一麵鏡子。看看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我早年在國內讀研究生時的導師是一位非常執著和認真的人,他在學術研究上精益求精,這些良好的工作態度影響了所有曾跟從他的弟子們。每次回國我都去學校看看他老人家,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確實如此。去拜訪導師一是感謝他當年能從眾生中選我弟子,二是感謝他在89年底那特殊環境下對我出國一事網開一麵。 前幾年,在他臨近八十大壽之際,在學校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我愛吃【獅子頭】,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難以忘舍的美味,那時父母忙著“革命”沒時間燒好幾頓飯,所以我們一幫孩子常混在機關食堂對付午飯,基本上有什麽吃什麽。那年代有肉吃就不錯了,若遇有【獅子頭】那就像是過節。 我們成長的年代沒有機會四處跑,更沒有什麽媒體,認知的範圍非常有限,因而在北京打小吃這玩意,就慢慢地認為【獅子頭】是道北京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歡樂頌》火了,相當霸屏,而且絕對是霸評。不信,打開各大中文網站之主頁,就會發現對其褒貶之文那是"鋪天蓋地",想不看都難。網友們對此劇從女人的角度到男人的視點,對其的分析那是相當的透徹,甚至上升到"三觀"的高度去理論,有好事者總結了其蘊含XX個赤裸裸的人生道理,非常深刻。此劇好也罷,不好也罷,點讚也罷,吐槽也罷,能被大大地關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幾曾回首,過去發生的一些“烏龍",現在看來有些可笑不可思議,但在那個年代那個生活條件下,該發生還是發生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蠻有意思的,無論如何那是一種經曆,是我們的過去,也是我們留在那個時代的印記。 九十年代初剛出國時,別說手機了,家裏有台PC286那已是相當奢侈了,什麽互聯網啊,也隻當是個聽,所以大家聯係靠的都是座機。有一年夏天,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
[91]
[92]
[93]
[94]
[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