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自然流露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在公司上班,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帶來的各國文化,時不時地讓咱眼睛一亮。他們多是像我們一樣是第一代移民,因而會常常回自己的故鄉看望親朋好友,回來時總要揣點本國的土特產到公司與大家分享,順便再科普一下其地域人文。這等好事差不多每個月都能撞上一兩回,有時搞得咱摸著肚子“抱怨”不已-:) 有些東西大家品嚐各個歡喜,如比利時的巧克力和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家裏的“領導”對節假日時有期待,她說這讓平凡的日常生活有了很多盼望,起初不解,後來知其成長的經曆,才發現這是一個家庭文化的傳承。從小每逢節假日,她家因特有的條件,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如此親情牢牢印在心裏,到她有了我們這個小家時,自然而然地想著繼承,發揚廣大。 誰想咱正好相反,對生日假日,沒有什麽特變的感覺,隻是想著多了些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春節,又過年了。“吾心安處是吾家”,每每看到或想到這句老話時,就頗有些感慨。家是個什麽概念,此家還是彼家,自己的小家還是遠方父母的家。對於第一代移民,心總是飄忽不定,即願意生活在海外這個平靜的地方,又時常掛曾經生活過得家鄉,那裏有太多讓我們共鳴的文化與人文的方方麵麵,隻所以遊移不定,想來想去,就是人的家鄉,人的歸屬感。 人不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央視春晚】這個春節的硬傷,依然年年不停地叫“春”,十分堅挺地不請自到。看不看是觀眾的事,做不做是央媽的職份,她爽了就行。反正除夕夜的四五個小時是阿媽的,必須杠杠地霸屏。【春晚】早些年沒有什麽娛樂節目時,還是蠻招人喜愛,那時人們有些自由主義的氛圍,節目也具有多樣性,因而三十晚,還真能聚攏全國上億人的觀眾。 現時代不同了,各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看報道說當下國內年輕人不找朋友,不結婚,不生孩子,連黨報都在忙著“催生”,覺得不可思議。現在生活條件這麽好,年輕人有大把機會,掙的鈔票有的都趕上國外了,為何卻越來越遠離人倫人之常情之事?也許建立愛情的速度趕不上社會變化的節奏,或是人的流動性太強,或許也與最頭疼腦的房子有關....諸此成因都是看到孟非主持的“非誠勿擾”和一些杞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現在物質豐富,對於常規食品,想吃什麽花不了幾個大錢,就可滿足饞蟲的誘惑,因而當下的年輕人可能很難體會“吃飯隻是填肚子”的滋味。我們成長的年代,食品匱乏,隻有過年過節也許才有機會打牙祭。到了我們八十年代上大學期間,憑本憑票的事沒了,一切見好,市場出現了少有的繁榮,然而學校的飯堂仍是大食堂的做派,記得菜價1毛到4毛不等,有小地方了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朋友聚會除了吃好喝好,最重要的還要聊好,物質精神雙豐收-:)前者次次滿足,因為都是烹調高手,各家端上來的自然不差,後者則不然,不同的話題,來自不同背景性請各異的坐上客,爭論起來會有不一樣的結果,當然都是朋友,重在探討不同的觀點,無所謂對錯,都會適可而止。 前不久去離我們不遠的一個城市的朋友家聚會,哥們召集了自己朋友圈的幾個“鐵子&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9-01-20 06:46:58)

今早起來,看到微信朋友圈發的【民國美女】(SamSanzetti拍攝),點進一瞧,好驚豔。近百年前的她們展現的神態,溫婉閨秀,淑娟風韻,不輸時下的女神,網紅,之中的氣質更勝一籌,展示了中國女性的風範。 當下不斷有影視作品展示"民國範",實際也是這個快餐時代人們內心對那個時代人之素質的向往。感謝有心人還保留原生態的東東,有空翻來看看,穿越一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近日很火的【聲入人心】終於圓滿收官,六位帥哥也基本沒有什麽懸念地坐上了首席。至於根據什麽規則最後一場挑了這九位選手,是之前首席的次數,人氣,內定投票,其實已都不重要。看了前麵十一場下來,也是哥幾個最傑出,剩下的二十幾位也是各有各的精彩。 【聲入人心】始終堅守初心,沒有觀眾主持人的喧嘩承托,沒有過多的比賽成份,老將帶新手,奉獻的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現代社會的家庭,夫妻關係平等,同工同酬(或許未必),當然也有例外,家庭關係中一方崇拜一方,無論何種類型,隻要能在一起生活,就是幸福的選擇。不同的是後者家裏的主導權傾斜,也許是男權或女權主義,而前者是“相敬如賓”的平權主義。 一旦走出家門,人在社會關係中就沒有家庭關係的親情約束,常會戴有一個不同的麵具,或是更強勢或是更弱勢,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
[41]
[42]
[43]
[44]
[4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