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博文
愛心護考品格高日前,前政府教育部長馬智禮、副部長張念群等一眾反對黨政治精英,聯合發文,敦促現政府,要高度重視今年的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以及教育職業證書考試(SPVM)等政策安排,以免教育部處理2020年SPM考試上的失敗,又會重來。文告之意在於,他們的發聲,是要維護各方尤其是考生的利益。SPM的考生,是大馬的未來,大多數都將是國家的棟梁之才。盡快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病毒星球”上的生存法則我們所居住的星球,經過新冠病毒一折騰,幾乎成了病毒星球。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幸免於難,隻是淪陷的程度不同而已。
大馬啟動“全麵封鎖”(FMCO),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並非如反對黨所言,是叮叮首相與國盟政府的無能與窩囊,不全是的。美國不是換了新政府嗎?拜登接替了特朗普,冠病疫情也沒有給新總統多少麵子,繼續爆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家宜解不宜結,意思是指應該化解矛盾而不是深化矛盾。無論是國與國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都應該如此,鑄劍為犁,化幹戈為玉帛,才是解決問題的應有之道。
近日,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衝突,正經曆7年來未有的嚴重升級。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表示,中方對巴以衝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表示高度關注。雖然在言下之意,還是暗含了中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丁末新政”的聯想中國曾經有過“清末新政”,是大清帝國末年推行的一場改革運動,盡管轟轟烈烈,卻也沒能挽救清朝滅亡的命運。慕尤丁推行的疫後新政,是否能夠延續國盟的統治,值得聯想。據報道,慕尤丁在重要場合表示,政府將振興我國經濟,確保受疫情影響的失業者,生活獲保障。為此,政府正在積極推行各項經濟振興與援助計劃,目前正處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好花不常開中國戊戌變法的主將梁啟超,有個兒媳婦叫林徽因。她創作過一首很有名的現代詩《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把美好的人與事,比喻成四月天。現在正是四月,中緯度四季分明的國家,到處都是繁華似錦、花團錦簇,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然而,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無國界記者組織本月20日發布2021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我國的PressFreedomIndex排名,比去年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結束是更好的開始不愛的雙方,分手是必然的,結束是更好的開始。這雖然是情場格言,也適合於大千世界的許多方麵。進入網絡時代,年輕世代讀者,已經不愛看散發油墨芳香的印刷體報紙了。出版了近20年的《東方日報》,不得不於4月16日轉型為電子報,結束其紙版印刷曆史,帶來的陣痛是難免的。不過從長遠看,這也許不是壞事,結束可以是更好的開始。如果《東方日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青年的問題與主義這幾天,兩則與青年有關的新聞,吸人眼球。年輕人究竟是要多研究一些實際問題,還是多談點理想主義?依然引人深思。這個問題,當年中國的思想家胡適就曾經提及過。1919年7月20日,胡適在《每周評論》第三十一號上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他的意思,當然是希望包括年輕人在內的袞袞諸公,少一些紙上談兵,多一點務實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哥不好當我國外長希山慕丁首次訪華,與中國外長互動時,說出“馬來西亞和中國是一家人,你永遠是我的大哥”,中國外長則豎起大拇指回應說“我們是兄弟”。這本是常見的外交禮節,卻遭到國內反對黨的非議,讓人情何以堪?安華甚至借此批評外長,使大馬對華外交政策倒退25年,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叫一聲大哥有錯嗎?其實,設身處地想一想,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四月一號的首相文告據悉,國民聯盟主席慕尤丁將在今天晚些時候,在布城發布《首相文告》,展示他關於時局的緊急聲明,並再次強調:國盟政府將以誠信來管理國家,維護全民福祉。據信《首相文告》大部分內容,已提前流傳在網上。首先,關於疫情,《首相文告》對國際與大馬的疫情形勢,進行了總體評估。認為有必要推介“社區賦權計劃”,動員社區力量,阻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鬥而不破的政治智慧鬥而不破是一種政治智慧,一般是指政見不同的雙方,固然要堅持鬥爭,但是不要因為鬥爭激烈而發生“熱戰”,更不能撕破臉皮讓彼此沒有退路。鬥而不破的一個新鮮例子,就是不久前,中美兩國在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舉行高層戰略對話。中國外交官楊潔篪、王毅,在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進行對話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