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丁末新政”的聯想,見刊《中國報》2021年5月6日C9版

(2021-06-20 07:43:22) 下一個

“丁末新政”的聯想

 

中國曾經有過“清末新政”,是大清帝國末年推行的一場改革運動,盡管轟轟烈烈,卻也沒能挽救清朝滅亡的命運。慕尤丁推行的疫後新政,是否能夠延續國盟的統治,值得聯想。

據報道,慕尤丁在重要場合表示,政府將振興我國經濟,確保受疫情影響的失業者,生活獲保障。為此,政府正在積極推行各項經濟振興與援助計劃,目前正處於“全麵經濟複蘇計劃”的第五階段,即經濟修複,並將著重在振興經濟活動。言之鑿鑿,看起來也是很激動人心的。

第15屆大選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從法理上講,慕尤丁已經走到任期的末期,他們所推行的政策,無疑就是“丁末”新政。是重滔“清末新政”的滅亡覆轍,還是衝破末期新政的魔咒繼續領航,有待進一步觀察。

成功的新政也是俯拾即是,例如羅斯福新政。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源於美國的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為挽救經濟危機帶來的政治危機,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小羅斯福)就任美國第32任總統後,實行了一係列經濟政策,其核心是三個R:救濟(Relief)、複興(Recovery)和改革(Reform),時稱三R新政。救濟主要針對窮人與失業者。1933年的今天(5月6日),美國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援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1935年,聯邦緊急救援署被公共事業振興署(WPA)代替。

慕尤丁的“丁末”新政,主要也應該從救濟(Relief)、複興(Recovery)和改革(Reform)入手,目前最重要內容也應該是救濟工作,救濟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民生。否則,所謂的新政無疑隻會強化“丁末”,強化人民希望改朝換代的決心。

另據報道,香港一係列新政現在也很是轟轟烈烈。例如,1989年成立至今的香港泛民主派政治組織“支聯會”,4月27日提交申請,希望續辦今年六四燭光晚會。香港政府表示,因應疫情,暫時不處理非指定用途活動的預訂申請。換言之,今年的香港支聯會六四燭光晚會,沒有被批準,如果強行舉行,就涉嫌違法。香港特首回應此事時,更稱香港要尊重憲法,在尊重憲法大前提下,應尊重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至於不尊重到哪個地步屬違法,就要視乎法律、證據、行為等。

聯想到1967年的今天(5月6日),香港發生“六七暴動”,亦稱六七左派工會暴動或“香港五月風暴”。暴動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發展至後來的暗殺、炸彈放置和槍戰,直到當年10月結束,造成51人死亡,802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1967年的六七暴動,是香港發展的分水嶺,間接促使當時的殖民政府改善施政。

林鄭月娥也走到了任期的末期,她的“港末新政”會帶來什麽樣的蝴蝶效應?會不會是“清末新政”或“丁末新政”?隻能拭目以待。

見刊《中國報》2021年5月6日C9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