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城地主

美洲生活,房地產投資,個人愛好,胡說八道
個人資料
牛城地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4-12-07 11:14:28)

對於我們這些想入門的收藏菜鳥們來說,現在收藏是越來越難了,遍地的陷阱,地雷陣讓人防不勝防,特別是對於瓷器類,水太深了。
前幾日在海外收藏網上聊天,有專家說現在店裏的絕大多數老瓷器都是現代仿品,包括很多小拍會上的,這讓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們非常失望,飽受打擊,看來捂緊錢袋才是正道啊,成千上萬的銀子掏出去,換回來些現代仿品,實在是不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14-12-06 14:39:56)

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去餐館吃飯,除了遍地的快餐店(中外都算上),一進門就會有侍者(男女都有)上來為您服務。若碰到靚麗養眼,服務好的,沒準還能增進食欲啥的。
理想中的味翠絲是這樣的
理想中的味特兒是這樣的
新式的味特兒,據說這家店極火,以至於屯裏的女神們要求男神們這樣為她們服務
牛人是這樣的
苦逼是這樣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前文說以前用的Snake找不著了,租了一個先應付一下,這玩意兒是必備品,況且是和朋友合買的,得趕緊再買一個。
自從一年前進文學城,尤其是在家壇,學到了許多關於房子的中文新詞,也努力地按照房大師的標準,不在博文裏寫中文,但有時很難啊。就像這個Snake,查了一下中文翻譯,隻有“蛇”或“陰險的人”的意思,看來中文翻譯也得與時俱進啊,總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4-12-03 15:12:50)

摘要:在一個機器化的工業時代,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要為將來進入工廠作準備,群體化洗腦教育成為機器社會的孵化中心。經濟學家桑巴特譏諷說,“靈魂應該留在入口處的衣帽間”。
所受的教育力圖將我塑造成另一個人,而不是我自己。——卡夫卡 近日,中國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在2011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幾十年的教育都是失敗的。這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有人戲稱房東是掏大糞的,哈哈,掏就掏吧,想自己掏就掏,不想掏就找人唄。對於老房子,地底下藏龍臥虎,樹根,百年老垢,使得堵水時有發生,通下水道也就成了常事。其實說常也不常,運氣好時,一個月也碰不到一次,有的房子居然十年也沒攤上一次。
若是自己一次通開也罷,最可恨的是自己沒通開,費時費力,還得找人通,就有點得不嚐失了。其實找人也不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4-11-30 18:48:23)
第一大傻:房產 買房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你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是的,你是這樣以為,但是在中國你並無法擁有這個房子,隻是租給你而已。因為房子是你的,地不是你的,隻是把土地使用權租借給你70年(從現在退70年那是抗日戰爭時期,誰見過那時候的房子?)。房子通常情況下30年左右就會遇上拆遷或者舊房改造。也就是說你花了買房的錢,卻隻能得到租房的實際效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4-11-29 10:08:39)

對於我們這丐幫收藏來說,地區的小拍賣會是個好去處。在這互聯網時代,撿大漏是不太可能的了,但要辨別真假,尤其是瓷器,還真不是一日之功。
中國人民太聰明了,造假、仿古是一絕啊!以前仿官窯,現在連外銷瓷都開始仿了,這讓我們這些剛入門的菜鳥們可怎麽辦呀。想起一首歌: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14-11-27 15:58:53)

來美國這麽些年,感恩節的夜晚大多在爬梯上度過,與朋友們在一起倒也其樂融融。遠在萬裏之外的它鄉,大家基本沒什麽親戚,身邊的朋友們就是最好最近的親人。
今年很奇怪,屯裏居然沒多少人張羅感恩夜的晚餐。或許是在外地的孩子們都回到了家中,一家人在一起更覺得溫馨吧。
兒子們已經很長時間不隨我們出去爬梯了,明年大兒子也將離開家出去上學了。趁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1949年,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蔣介石劃江而治的幻想徹底破滅,中國開始建立新的政治格局。 這一年,毛澤東給中國知識分子的未來命運畫了一條深刻的分界線。 這一年,有些知識分子留在了大陸,有些知識分子去了台灣;之後,又有很多知識分子響應黨的號召,自世界各地回國建設新中國,隻有少數知識分子堅守國外自由民主的陣地。 回望曆史,有時如夢一般,真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2014-11-25 17:54:15)

微信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上麵每天都傳遞著朋友們的信息。今天早上照例打開微信,一條消息卻讓人心裏一沉:朱朋友去世了!
朱朋友是水牛城的才子,年方五十餘歲。以前每年牛城春晚的報幕詞大多是他寫的,可見文筆之好。他個子不高,典型南方人的特征,為人及其忠厚,很樂意助人。由於是才子,被人稱為“朱大先生”(來自“白鹿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56]
[57]
[58]
[59]
[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