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來美國時就聽人說到美國的奮鬥目標是“五子登科”,即車子,兒子,卡子,房子和銀子。前四個還好實現,這銀子可就掙起來沒完沒了,掙了花,花了掙。
大多來美前十年的人對車子還是很在意的,記得二十年前大老板開了輛馬磕死馬,於是全課題組的人都把它當成了奮鬥目標,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開上它。當時大家開的都是二手車,沒想到過了些年,那死馬算[
閱讀全文]

很多人喜歡收藏點東西,收什麽的都有,可我就喜歡紅木,那幾百年方能成材的木質,優美的花紋,潤潤的手感,再加上匠人們智慧的打造,讓我愛不釋手。一段時間不收拾個紅木家具,心裏還真是癢癢的。
這不,機會又來了!昨天有一小拍會,看到一紅木博古架,準備拍回來。北方大雪飄飄,積雪尺餘,來到拍會的沒幾人。隻有一白人老太太舉了一下牌就放棄了,這麽好[
閱讀全文]

今天一天被各種“美國東部即將迎來史上最強暴風雪”的新聞和轉帖密集轟炸,雖然我現在人不在紐約,但也看得膽戰心驚。
這場暴風雪到底有多可怕呢?據說在紐約和波士頓的降雪將達3英尺(91厘米),此外還將伴隨著“颶風級”的強風和冰雨。氣象局在發出警報的時候,用了“威脅生命安全”(life-threatening)和“曆史性”(historic)這樣的詞。
紐約市[
閱讀全文]

在過去交通不便的年代,為了解決漫長冬季無新鮮蔬菜以及儲藏的問題,酸菜加上土豆,胡蘿卜成了過冬的主打菜。現在生活水平高了,酸菜或許已經失去了以前的地位,但那從小養成的東北胃卻難忘那口,所以它還時時出現在餐桌上。
有點年紀的人都會記得以前秋收後買大白菜過冬的壯觀情景,家家戶戶分上幾百斤,用各種方式儲存,窖存,堆存,以及漬酸菜。白菜大致[
閱讀全文]

Gutter在出國前沒怎樣見過,查了查,覺得翻譯成排水槽較為合適。
它是裝在屋頂下沿,用於排走屋頂的雨水或雪水,以減輕房屋周圍排水的壓力,尤其在雨水較多的區域,因此有的降水量小的地區並不需要它。
典型的Gutter係統
沒有Gutter的慘狀
老區(指幾十年上百年,尤其在市區)的這類係統有的直接排入下水道或車道上,近幾十年新建的小區建了些人工湖,把周[
閱讀全文]

這幾年才聽說有兩種樹改變了中國的文明進程,一種是漆樹,另一種是茶樹。
國人用樹漆(生漆)大概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舜時代,現在大多被化學漆所替代,隻在紅木家具上有所用途,就不多說了。
我呆過的地方東北和西北都不產茶,但遠在西北高原上的人們對茶的講究和需求似乎更多些。
在吃不飽飯的時候就沒什麽講究了,畢竟吃比喝更重要。也許可以說建國[
閱讀全文]

浴缸的使用頻率很高,大多數情況下浴缸和淋浴是二合一的。近些年的豪宅為了顯示其高檔,在主臥內把它們分開了。
對於低端出租房,大多是二合一。若是租給學生的,從來都是使用淋浴,在改造時我有時候幹脆把浴缸去掉,隻建個淋浴。一來方便使用,二來可以給有些狹小的浴室留出更多的使用空間。
由於使用頻繁,特別是女生的頭發長,浴缸偶爾會堵塞而排不了[
閱讀全文]

從歐洲人破解中國瓷器的秘密之後,各國競相製作自己的瓷器,除了個別公司像法國的Samson以仿製他國精品為主外,很多國家都加進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尤其是西方繪畫藝術經達芬奇奠定基礎後,很多畫家把西洋畫法的創作搬到瓷器上,和中國傳統瓷器的畫法有了很大的對比。
第一眼看見就被吸引住了,手繪美女肖像細膩逼真,還有藝術家Ahne的簽名,盡管買時不知道Ahne為[
閱讀全文]

打記事起就聽我媽說“大手抓草,小手抓寶”,於是我就盯著我這雙手看啊看,直到它們不再往大裏長了。
果然,不太大,應該是抓寶的手!
小時候就盯著這雙不大的手心中竊喜,那時認為隻有讀好書才能抓著寶。托這雙小手的福,書讀得還不錯,在俺們那十裏八鄉的,十縣八縣的那也是鼎鼎大名。
先來看看這雙小手吧
上研究生時讀了點手相學的皮毛,先[
閱讀全文]

盡管年初下決心不再轉文,堅持原創路線,但看到這篇文章還是忍不住轉了。別的就不多說了,就為了自己保存吧。
諾大個中國,就容不下幾個敢講真話的人嗎?
在我已過半百的人生道路上,1989年6月是我生命的重大轉折時刻。那之前,我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七七級),從學士到碩士再到博士,我的讀書生涯是一帆風順,畢業後留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