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拚到老

在字句裏看過去現在和未來
個人資料
chunfengf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清代的詞
詞這種文學樣式的最高成就當然在宋代。元、明兩代雖然也出現過寫詞的高手,但就其總體說沒有形成時代特色,成就很小。到了清代,寫詞的人又多起來,優秀詞作量也較大,所以有中興之說。清詞是清代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在這裏作一概要介紹。

清初詞家最著名的有陳維崧、朱彝尊、納蘭性德等。

陳維崧(公元1625—1682年),字其年,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代的詩
清代是我國詩歌史上又一個創作繁榮的朝代,雖然其影響不及唐詩、宋詞之大,但名家輩出,成績不小。清代詩人有的偏向繼承唐詩傳統,有的偏向繼承宋詩傳統,也有不分唐宋凡曆代詩歌都學習繼承者,其中許多詩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清初詩歌
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大學者,他們的思想和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正如龔自珍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8 20:08:26)
七、詞的用典
詞在初登文壇時,帶著民歌的質樸氣息,寫景抒情直抒胸臆,用典較少,清新活潑。入宋以後,詞人便以用典作為擴大詞的內容、增強詞的表現力的重要手段,並逐漸趨向典雅莊重,用典也就越來越多,有的詞一篇之中連用七八個、十幾個典故或成句;有的詞一句之中便包含著兩三個典故。如張孝祥《水調歌頭》(泛湘江),九十五字中用典十二處,其中“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8 19:51:42)
五、四聲的運用
因為詞是配樂的,詞調舒促抑揚,不斷變化,如果與四聲的長短升降配合得當,就能增強文字表情達意的效果;若不嚴格區別,字調的變化也就適應不了曲調的變化,有時甚至會妨礙意思的表達。
唐五代時,對詞的聲調,要求不嚴。詞基本上跟詩一樣。宋以後,漸漸注意到三類仄聲字的區別。但是,由於過分強調字、調的分辨,有時也會妨礙對思想感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明代的詩

明代的文學取得過很高的成就,但主要是在小說方麵,出現了像《三國演義》、《水滸傳》一類不朽的作品,而在詩歌領域卻始終沒有出現第一流的詩人和第一流的作品。在270多年間,詩歌創作總是在“複古”、“反複古”上兜圈子,缺乏創造力和開拓精神,寫出的作品大部分比較平庸,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當然,較優秀的詩人和作品還是有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元代的曲
詞的創作衰落下來後,繼之而起的一種詩體,就是元代的散曲。“散曲”是和“劇曲”相對存在的。劇曲是用於表演的劇本,寫各種角色的唱詞、道白、動作等;散曲則隻是用作清唱的歌詞。從形式上看,散曲和詞很相近,不過在語言上,詞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潑;在格律上,詞要求得嚴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從體式分兩類:“小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7 17:05:52)
四、押韻方式
詞的押韻方式比詩複雜,而且變化很多。大約可分下列十一類。
(1)一首一韻的:和近體詩的押韻方式相同,一韻到底,這在詞中居大多數。如《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範仲淹)
(2)一首多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7 16:30:01)
三、詞的章法
詞的章法多取法於詩,但由於要緊密配合音樂,又有著自己的特點。開頭、過片和結尾怎麽寫,可以說是詞的章法的核心。這裏介紹幾種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寫法。
怎樣開頭:詞的起調、發端要“工”。要象園林的門扉,使人一推開便能窺見佳景的一角,但又不能一覽無餘,這樣才能引起一定要走進去、看下去的濃厚興趣。宋詞中有一些比較常見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2-27 12:38:58)
一、詞的特點
詞是一種抒情詩體,是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樂府詩。它的嚴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種種特點,都是由音樂的要求而規定的。詞和詩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如《菩薩蠻》、《水調歌頭》、《沁園春》等,稱為詞調。詞調表明這首詞寫作時所依據的曲調樂譜,並不就是題目。各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宋代的詞
如果說宋代的古、近體詩就其整體還不足與唐詩比肩,那麽宋代的另一種詩歌體裁——詞,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煥發出燦爛的光彩。

詞,起源於唐代民間,稱“曲子詞”,後被文人接受,改造成一種抒情詩樣式,經五代時期,這種詩歌體裁漸趨成熟。晚唐五代最著名的詞人有溫庭筠、韋莊、馮延已、李煜等。到兩宋時代大發展,名家輩出,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71]
[72]
[73]
[74]
[7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