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畫的小孩

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張白紙,該畫啥?如何畫?
個人資料
XQQ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5-03-16 18:05:01)

***
早春三月的MIT,一個不平靜的校園。兩名大一學生的相繼自殺身亡,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湖中,激起了一波波的漣漪。 ·3月1日淩晨1:40,來自Colorado的MatthewLNehring在MIT的Stata中心被發現因自殺而死亡。Nehring生前曾是學校古老而著名的校報TheTech行銷部門的一名成員。 ·3月5日夜晚,因病(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症)於二月開始病休在家的ChristinaTournant在Florida家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
當年,我們從陽光燦爛的加州來到了白雪皚皚的明州。對這裏漫長寒冷的冬季,我們發愁過,吐槽過。這多年過去了,我們漸漸地適應了清朗寒爽的明尼蘇達州的冬季,並且,對於GarrisonKeillor(APrairieHomeCompanion主持)的一段名言也更理解,“如果沒有冬天,明尼蘇達人將會不知所措”。 接著上文,繼續聊聊明州的隆冬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對待敵人要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年,我們舉家離開了陽光燦爛的加州,落戶到了白雪皚皚的明州,連我們自己都對這個決定懷疑過,友人們更是開玩笑,“小心,鼻子別被凍掉哦。”這多年過去了,雖然不如鐵杆明州人那樣有著濃濃的依戀冬天的情愫,倒是也可以對著冬天說,愛你沒商量。我們是這樣享受明州的冬季的… 氣候,永恒的話題 在明州,人們見麵談論天氣,如同我們華人習慣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數年前,剛進公司時的Kyle是一枚青澀的小鮮肉,清清爽爽,整整齊齊,完全符合科技型公司所希冀的新人標準。然而漸漸地,狐狸的尾巴就露出了,Kyle的一些另類做派變得與周遭的學界氛圍越來越有些格格不入。 首先,Kyle蓄起了長發。從身後看去,一時還真難分辨這位是須眉還是紅顏。同事開玩笑,遞給他一個女孩子的蝴蝶結,他便大大方方地別在腦後,這樣若無其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5-01-17 20:37:33)

***
Cruise歸來,除了津津樂道地回味那些美味佳肴外,來自遊輪上的大廚們奉獻的另一份特殊禮品尤其使我難忘---那些童話世界裏的糖果屋(又名薑餅小屋,GingerbreadHouse) 節日期間,大廚們除了馬不停蹄地為遊客們提供豐盛的食品外,還承擔了一個特殊使命。這不,他們用點心糖果作原料,自己設計並製作了又一場視覺盛宴---美麗的薑餅屋。這些童話故事裏的小屋裝點在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注:此為原稿,被LG批為缺乏中心,留在這裏,做個紀念
Cruise歸來,除了津津樂道地回味那些令人難忘的美味佳肴外,來自遊輪上的大廚們奉獻的一份特殊禮品尤其使我感動---那些童話世界裏的薑餅小屋(Gingerbreadhouse)
節前參加東加勒比海cruise之前,友人便諄諄提醒,一般而言,cruise下來,每人每天要長1磅肉,悠著點兒。看來,這話不是聳人聽聞。麵對遊輪上的美食誘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01-11 15:54:32)

***
漫步在波多黎各的聖胡安老城(OldSanJuan),我們宛若穿越時空。一份份讓人流連忘返的意外驚喜,常常使我感到恍惚。這兒的商業生活應該是按照美國的方式運作的,如Wendy's,星巴克;這兒的音樂舞蹈應該是走拉美風的,如火辣奔放的波多黎各裔歌手詹妮佛洛佩茲;這兒的文化積澱應該是與17,18世紀的西班牙殖民曆史息息相關的。也許,這就是在眾多的加勒比海島嶼中,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12-06 21:16:00)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
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王蒙青春萬歲
學校一年一度的Sadies晚會又翩翩而至,兒子多少有點緊張和興奮。會不會有女同學拋出橄欖枝?今年的主題是什麽?較之其他校園舞會,Sadies的魅力在於,它是由女孩兒向男孩兒發出邀請,並且,每年有好玩的不同的內容。有關Sadies的來龍去脈,請閱拙作bl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11-30 13:22:24)

***
對於我這樣的“溫室中的花朵”,看到窗外的一片“白色恐怖”後,早已將健身運動移師到室內的跑步機上了。然而,友人傑是一位馬拉鬆愛好者,他象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冬日,敢於正視刺骨的寒風,他的冬練的足印留在皚皚的雪地上,一刻不停… 對於傑的敬佩,不僅是他的勇氣和堅韌,而是他的知識和智慧。對於長跑中的種種注意事端,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11-23 08:34:16)

*
我不知不覺地成為Abby的粉絲,是和LG念叨過的一段往事有關。 八十年代讀研時,所裏來了一位美籍華人教授作短期學術交流。教授夫人閑來無事,便自告奮勇地給研究生們教英文。沒有正式的教程,夫人隨心所欲地挑選著自己喜愛的素材,來自美國報刊上DearAbby專欄裏的一篇篇短文便是她每堂課上的必讀之物。這多年過去了,當年學的英文讀物早已是過眼煙雲,唯有這Dea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