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以前雖沒現在在富有,但過年還是大魚大肉,有些年菜一煮就一大盆,如浮皮豬大腸煮醉蘿卜,豬腳炆大葛,到初七人日時,過節那些美食隻剩下雞頭鴨頸,肥肉腳爪,這樣餸頭餸尾,經多次翻蒸後,那樣子和食物差不多搭不上邊,但鄉下人不浪費,我想人日茶就因此而生。
人日那天,整條鄉村都飄著一種奇怪的香味,家家戶戶都將食剩的餸尾煮成一鑊湯樣大雜燴,[
閱讀全文]

我這人對飲食既講究又隨便,好吃的合口味的,不分中西南北,不合口味的寧可餓上幾天,有時一桌菜,自己還是吃磚腐乳充數。走南闖北,不少西方的食法都被吸收到我家的菜單中,看我的食帖你就知其中很多西方的元素。
牛排縫的肉切條
三個洋蔥切條爆香
原豉醬起鑊
再下牛肉爆炒
碰醬油酒糖
牛肉煮了二十分鍾後(好一點的牛肉不用煮這麽久),就開[
閱讀全文]

火機收藏應有盡有,除品牌外,還有各種主題。有人說那藏品不但有曆史意義,還要有文化內涵,我收藏還加了記憶,一些熟識的人和事,都收藏下來,如在那地工作過,和一些認識的物品。口袋火機的曆史百多年,隨著吸煙的人數減少,很快就會消失在人們視野中。我收藏火機隻要被它各種造型和機械所吸引,後來火機上的各種廣告,更是另一個大千世界,和郵票一樣,方[
閱讀全文]

94年小家庭添了老大,看著月月清的銀行戶口,隻好重操舊業,打餐館工,周末就到一家叫金花的越南華僑去的中餐館企枱,這是一家幾兄妹的家庭式餐館,所以員工的夥食很好。那大廚聽說曾為盧旺達總統阿裏掌勺,手藝很好,跟他偷學了幾招。
剛接到調防命令時,我還以為主管土官沙展H在開玩笑,因為他上個月前先接到調防南韓的命令時,而我在同一部門又調的可能[
閱讀全文]

近來牛肉價格居高不下,牛扒九美金一磅左右,比以前貴了一倍多,每星期吃一頓牛扒就不大合算,隻好找另一種肉食材,羊腿入選了。但怎麽吃有是另一回事,烤到恰到好處是有點難度,以多年的經驗,定下了先低溫慢烤,最高溫猛烤。
羊腿一隻
花椒,胡椒,小茴,鹽配的料,憑經驗。
早上醃幾個小時
下午兩點200度華氏密封烤到晚上六點,取出後再加點小茴和[
閱讀全文]

小時候,沒什麽零用錢買小人書(公仔書),一本公仔書就在夥伴中傳來轉去,直至沒封麵沒底和缺頁,樂趣就在分享中,也因此而啟蒙。三國,水滸,西遊記(馬騮王),說嶽,楊家將,說唐,成語故事,古代科學家,地道戰,地雷戰,敵後武工隊,鐵道遊擊隊,桐柏英雄,李自成等等,都是這家看一本,那家看一本的看公仔模糊中認識了,直到現在還是喜歡睇公仔書。收[
閱讀全文]

從廣東到北美,豆豉蒸排骨是每家廣東茶樓比有的點心。豆豉排骨可以說是粵菜最常見的家庭菜,那時一個六、七口的家庭,買兩條排骨蒸豆豉,剁得細一細,一餻(塊)一碗飯,小孩多是用豉汁撈飯,最喜歡是排骨的骨髓,將骨咬碎,滿口都是那骨汁的清香。
排骨兩條,以前是豎條,現在是橫條,還是喜歡以前的切法
切成小段
蒜子豆豉薑剁成小粒
加生抽,糖酒[
閱讀全文]
現在網絡,電訊發達,微信,QQ,微博,博客,電話,電腦等日新月異,信息傳遞就是瞬間的事,根本就不用麵對麵的交流了。80後很難想象到社員集會,批鬥大會,萬人大會這些時代特色的記憶。
以前生產隊有各位各樣形形式式的集會,上麵政策變動,生產隊有重大決定,或者要集中眾多勞動力完成一件事,就會來個集會,一般都是晚飯後,平時負責環境衛生的日本臍(生[
閱讀全文]

初冬,五香牛腩點辣椒醬,三五良朋圍一席,把酒談天說地吹牛皮,人生一樂也。
還有牛腩麵,便宜,抵饑又好味。
靚牛腩
切條
為了增加口感,加了牛筋
洗幹淨
先燙一燙,這樣容易切一點
切段
五香料,陳皮,草果,丁香,桂皮和八角,再加薑蒜辣椒等調料。原豉醬起鑊,豉油酒糖一碰,再加水過麵。牛筋先燜一個小時,再下牛腩,大約再燜兩小時[
閱讀全文]

上次介紹火機和鉛筆組合,現在來些和刀組合的火機,這類火機種類很少見,二十多年才收了八九個。
登喜路(Dunhill)是火機名牌,製作精良,高檔,這個還有原裝合
日本貨,總給人東施效顰的感覺,單盒的質量就和登喜路差一大截
德國製,質量很好
還有日曆
以上的幾把開信刀雖少見,但久不久就出現一次,這把隻出現過一次
萬能刀,奧地利產品
沒有火[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