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影室

集百家之長, 走自己的路。
個人資料
Alabam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從杭州返回,我在上海哥哥處待了一段時間,“梅´和她的妹妹回南京去了。 南京,全城籠罩在一片恐怖的氣氛中。 南醫校園裏,再也沒有以往學生的熙熙攘攘,歡歌笑語。學院裏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逍遙去了,原來數千人的學院,目下隻剩幾十個鐵杆造反派。頭戴安全帽,手提棍棒,十來人一組,巡視校園。各教研組關閉,圖書館關閉,宿舍內空空如也。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8-05-11 11:53:49)
本人因外出三周,於下月初返回,長篇連載--我的故事將於返回之後繼續,特此告知。謝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從井岡山後山下去,直奔韶山,參觀主席的故居。順利地完成了我們原來的計劃。過後,我們坐火車回到南京。此時的南京,硝煙彌漫,正值武鬥進入高潮。 南京醫學院離南京市第五中學,簡稱五中,很近,就在莫愁路,大約也就是十來分鍾的路程。五中有一個革命造反組織,名叫五中八八,觀點非常激進。南醫的革命造反組織,觀點趨於保守。兩派組織對於省委書記江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隨著運動的深入,中央文革小組提出要把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向全國之原,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革命大串聯。我們一個小分隊,有13個人組成,通過院方批準,到西安串聯。小分隊的隊長是我的好友,知道我的出身不好,避免在串聯期間發生意外,給我弄了一隻紅衛兵袖章。紅袖章一戴,就是革命造反派,沒有人會仔細盤問。串聯小組中,也包括了我的那位“梅”。 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1966年春,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揚州蘇北人民醫院也象全國一樣,沸騰起來了。所有的走廊裏,院子的牆上,貼滿了大字報。最最富有爭議的一張大字報,是我班的一位同學貼出的,“廢除保姆製”,其矛頭直指院黨委付書記。院黨委付書記是個女的,她的丈夫是當時揚州軍區政委,家中雇傭保姆。 文章中指出:“保姆製度由來已久,是封建製度的殘渣餘孽。雇主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三年級的暑假,我回蘇州休假。有一天收到一封南京來信,是“梅”的來信,當時心情是十分激動,第一次收到來自異性的信件。信的內容很簡單:"我和全家要到黃山度假,並告訴我回南京的日子。”我算好了她返回的日期,給了她一封回信,內容也很簡單:“很高興聽說你們全家到黃山度假,羨慕!”並附上了一幅畫,是我畫的一隻米老鼠,水彩的。我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本來她在3班,我在2班,不是同一個班。不同班級的同學,基本上不往來。半年後重新分班,按照學習外語分班,1-4班,俄語班,5-6班,英語班,我們一起分在5班。到那時,我才知道她的真實姓名,這裏就稱她為“梅”。
我當時在班上成績不能算名列前茅,基本可保持在前5名,“梅”的成績平平,保持中等水平。因為她體質較差,常常感冒,感冒後鼻子阻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前麵講到蘇州鳳凰街幾十間房前清老屋,解放前隻住了三家人。靠近鳳凰街那頭的一進房屋早已出租。解放之後,後院那棟西式的平房租給了原東吳大學的一位化學係主任,張教授。有一進住房租給了東吳大學院院長中文秘書金先生。到53年住房全部歸公,住進了無數住家。就我們原來住的一進住房,樓上住進三家,樓下再住進一家,側麵竹園中原來有三件破房作為柴房之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開學典禮上,一位付院長,姓魏,給我們介紹了南京醫學院大概的情況。這位付院長50來歲,中等身材,微微發福,一頭白發,平頂,戴上一副金絲邊眼鏡,看來頗有氣度。蘇北口音,講話抑揚頓挫,款款而談,從南醫的前身江蘇醫學院,到如何演變成目前的南京醫學院;從各個基礎教研組介紹到臨床科室;主任級的領軍人物大多留學日本,德國,因此南京醫學院實際上是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2)
全校(蘇高中)畢業班(高三)有500餘人,考上南京醫學院的一共三人。除我之外還有兩個女同學,大家都沒有出過遠門,三個年輕人不由自主的串聯到一起。我是唯一的男生,18歲的我,精力旺盛。理所當然主動負責買票,托運行李等等。列車轟隆轟隆把三個年輕人從蘇州載往南京。 那時的列車運行很慢,從蘇州到南京要走7-8小時左右,中間有無數個的仃靠站。現在的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