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不知第幾百次我沉浸在musical"LesMiserable"裏麵了。在劇場看了電影;在電腦上存了電影;在百老匯看了舞台;在youtube看各版本各路歌手的唱段。。。看不夠聽不厭。。。
這段時間工作煩人,為減壓我又潛入了心愛的lesmiz。而且,突然瘋癲癲地要拿下Époninee的唱段“OnMyOwn".哈哈哈,五音將就還算全,七音不夠準,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的我,讓全家人都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有不適,索性向老板告離,急急趕回家休息。
路上,上午十點多的收音機調在NPR,突然裏麵穿出熟悉而久違的小號聲,我禁不住自己一個人在車內微笑了,期待著。。。果然,那個顫巍巍,慢吞吞的聲音不慌不忙地來了,”thisisDianeRehm."
幾年前,我在上學。有課的那天,我先把老二送到學校,然後開往70英裏外的學校去上課。路上,總能在NPR在本地的頻率消失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故事發生在1950年代的香港。 她是個端莊美麗的歐亞混血女人,三十出頭,先夫是命喪戰爭的中國軍人。作為一個熱愛事業,悲天憫人的女醫生,她理智,沉靜,潔身自好,不輕易動感情。 他是美國記者,已婚,和不相愛的太太維持著形式上的婚姻關係。太太住在新加坡,他駐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雙兒女,曾經的咿呀學語還縈繞在我不久前的記憶中,如今已然一個大二的懵懂小青年,一個五年級的快要長大的小女生。
兒子阿萊離開我們浩瀚奔放的德州和安寧的郊外的家,選擇去紐約這個世界上最都市的地方去經曆他的大學生涯。經過第一年的新鮮茫然的刺激,第二年開始慢慢地找感覺找自己了。一年前,我萬般不舍地將他送遠,他像脫韁的小野馬奔向大蘋果,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25 23:09:50)

"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這些短小、雋永、精致和優美的短篇小說,曾經深深觸動我十幾歲年輕的心,幾十年了,仍然在心中留下痕跡。歐亨利(O'Henry)的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文字優美機智,常常優雅地在結尾再給讀者一個意想不到,人生的各種冷暖,就這麽展現在眼前。
人生旅途中,一些不經意的安排,會很有意思地讓人和過去的感覺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DC那麽多博物館中,這次時間好緊,隻去了這一家。因為老公是飛行迷,看到飛機會興奮得脖子上汗毛直豎。當他在15小時內第二次造訪這家NationalMuseumofSpaceandAir的時候,我讓他自己去過癮,我就隨便轉轉。
然後我看到這雙眼睛,並深深為之吸引:
這個年幼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堅定的眼神,和篤定的笑容。那份內心的快樂和自信,似乎從這沉靜的微笑中,自然地散發出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這幾天,關於GeorgeZimmerman/TrayvonMartin的案子全國鬧得沸沸揚揚。陪審員之一在媒體講了心路,堅信GZ是正當防衛,隻是防衛過當,但他本意是好的;然後陪審員之二,黑人,也跳出來,說一直想找出GZ犯謀殺的證據,但找不出,最後隻好判無罪,但稱“他逃過了法律,但逃不過上帝”。
我站在哪一邊?我心裏答案很分明。但不在此文範圍。我想說的是,關於陪審員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11-26 21:29:19)
轉眼11月了,到處秋色宜人。單位派我公差去馬利蘭州一周。地方在離巴爾的摩和華盛頓DC附近的地方。出差挺辛苦。可是我還是遇到一些比較有趣的人。
從北卡的Charlotte轉機到巴爾的摩,我得到的座位是在中間。左邊是猶太中年女人Rose;右邊是30歲的小夥子.交談中,得知兩位都是不差錢的人家。
Rose雖然得了兩個碩士學位,但不工作,在家養孩子。孩子都成人了,她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11-26 21:23:43)
小時候,最不喜歡的季節是冬季。
我們大陸長江以南省份的人民,在攝氏三四度,濕度七八十度的冬季,沒有暖氣的伺候,室內室外溫度濕度一個樣兒。。。
學校的教室窗戶,玻璃常常不完整。早上頭一兩節課,能看到霧氣透過破窗口,白煙煙地飄進教室。課桌也濕漉漉的。同桌王剛是個鼻涕蟲,到冬天更是天天拖著那兩條鼻龍,癡癡呆呆的樣子,看得我心煩。我用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外嫁遭人嫌,其實很常見。這是男性的生物性在說話,那就是占有和控製。外男見外女外嫁,估計和咱國男見國女外嫁,心裏滋味差不多。 對這個感覺,大家不用太計較。這種感覺說出來不光彩,但心裏的疙瘩總是有,而且很可以理解。區別在於,有人不加FILTER地大嘴亂說,有人藏在心裏不講,還有人豁達地要克服這種心理。 好萊塢,其實是很細膩的地方。在稍早點的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
[6]
[7]
[8]
[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