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人生境遇不可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個人資料
博文
(2019-10-27 07:20:16)

最近一期《科學美國人》總結了非盈利機構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NBER)對地球暖化對經濟的影響的計量經濟學研究[1]。該文作者包括南加州大學,劍橋大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一前人的研究。可以說所有現代的科學以及社會學研究都是踩在前人巨人的肩膀上的。本文也不例外。下圖總結了20篇以上的前人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研究都指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本文基於自然雜質氣候子刊2016年的一篇文章.該文的主旨是想說明現在暖化對地球的長期的破壞.在本文裏我們先不說這個主題,而是解答網友問過的問題. 現在的暖化是自然的結果還是人類造成的?暖化的速度有多快? 我在以前的其他文章裏提供了暖化是人類造成的證據:如大氣模型,衛星光譜檢測,和大氣指紋.本文引用自然雜質氣候子刊的這一篇文章從另一個側麵說明問題:地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2019-10-16 18:42:06)

重申:科學家不是看見一個圖,做了一個實驗就下定論的。而是不同種的實驗,重複多次才敢下結論。下麵這個圖來自Harris2001的Nature的論文。1970和1997兩次衛星測量,地熱離開地球的熱量在光譜上不同譜位的熱量喪失(注意,地球保留熱量越多,散到太空的越少)。 Harrisetal.2001Naturevol41,355-357.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0-16 18:12:50)

科學家綜合了太陽,溫室氣體,雲層,土地占用,浮質等等等等的因素,並考慮了諸多正反饋與負反饋做了很多模型。下圖顯示模型的準確性。本圖同時顯示:自然界因素對氣溫的影響(藍線)。 上圖指的是全球平均氣溫。由於氣候是個混沌體係,平均氣溫比局部氣溫容易估計。就如同我們無法預測每個人的壽命,但是整個國家或地區的人的壽命是可以準確預測的。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0-16 17:33:51)

一提核能,就象起福島。我們來看看到底福島的危害有多大。 人類接受輻射的單位是用mSv(希沃特)來度量。一個心電圖的輻射量是10mSv,如果多做幾個,就可能達到100mSv(1).密歇根醫學院說一般人每年接受總共100mSv的檢查是安全的(2)。照一個CT那麽短的時間就是7mSv. 日本福島的輻射是多少:據國際衛生組織,最重的災區輻射量是每年10-50mSv;絕大多數災區是每年1-10mSv.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說具體點就是以下結論是有定論的. 1.現在的暖化主要歸咎於人類造成 2.暖化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對於不確定的是到底到2050年是升溫1.5還是2攝氏度的問題(相對工業化前).否認暖化的人就揪著這種科學界承認的枝節上的不確定性否認已經確認的結論.所謂的質疑本身是人為的. 我正在讀IPCC第五評估報告.光討論到底暖化的各種因素就引用了200多篇論文,其中不乏Nature這種頂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9-10-09 06:49:28)
沒有時間細思與碼字,粗略寫幾句. 1.人的本性不一定是追求自由.從自然與生理規律來說,絕大多數人追求的是先活下來再說,有一定生活水平再談自由民主.這符合倉稟實而知禮節的中國古訓,也符合馬斯洛的需求論. 2.有少數人對物質更極端追求,不擇手段,沒有底線.這種人需要譴責. 3.也有少數人有更大的胸懷,有更廣的人文關懷,寧可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為更多人謀福,而這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1)
閱讀 ()評論 (0)
楊千刀有兩個相對獨立的重要問題要回答: 1.錢從哪兒來? 2.有什麽效果? 綜合以上兩個問題看值不值。 本貼以阿拉斯加的石油分紅為例此隻簡述第2個問題,有什麽效果,見這篇文章: 1。就業:有微小但不顯著的提升;至少沒有養懶漢。 2。消費:人們把分紅大多花在non-durablegoods上:食品,清潔,美容。 3。健康:嬰兒出生呢個體重,特別是窮人的孩子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09-29 09:48:05)
最近本人一直在研究實現降碳的正麵實踐,但是看到反環保的各種借口,忍不住站出來總結一下反環保人士的各種手段,以正視聽。 一。攻擊科學整體。 被商業利益收買或者出於政治理念的少數科學家攻擊科學是反對控煙開始的。煙草商通過煙草商策略阻礙禁煙,一直跟科學鬥到21世紀,害死了無數人。參與者之一就是那個ClimateChangeReconsidered的最後那個作者FredSinger.FredSin[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