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9 (78)
說具體點就是以下結論是有定論的.
1. 現在的暖化主要歸咎於人類造成
2. 暖化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對於不確定的是到底到2050年是升溫1.5還是2攝氏度的問題(相對工業化前) . 否認暖化的人就揪著這種科學界承認的枝節上的不確定性否認已經確認的結論. 所謂的質疑本身是人為的.
我正在讀IPCC 第五評估報告. 光討論到底暖化的各種因素就引用了200多篇論文,其中不乏Nature這種頂級雜誌的論文, 很多很多.
有沒有真正做科學而否認暖化這件事的論文? 科學史學家Naomi Oreske查閱了1993到2003年的298篇論文, 75%是認同暖化這一事實, 沒有一篇是否認的.
為什麽有這麽多論文. 關於這個複雜的問題, 有各種各樣的假設,每一個假設都有不同大學不同的科學家, 用不同機構測量收集的數據, 做了各種實驗, 並重複了很多次, 才敢確認是consensus的. 科學的結論不是一個普通報紙後者一個平民一拍腦袋想出來,或者道聽一下就能確認或質疑的。等你問到這個問題, 科學家早就質疑並做過很多實驗確認過了。
有人說的冰川的問題早在70年代就被考慮進氣候模型. 冰川的生成來自於太陽的輻射變化與地球運動的三種不穩定性(Milankovich Cycle)。 而後來科學家不斷加入新的影響氣候的因素, 不斷的增進模型預測的準確性。人類是暖化的主因這一結論不但沒有變,而且因為證據的積累,可信度不斷增加, 現在在科學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下圖顯示氣候模型的演進:其中FAR是第一個評估報告,SAR是第二個評估報告,以此類推。
第五個評估報告裏明確分配了各種因素對全球平均氣溫的影響:
最後說幾句科學家對自己的要求:
如第四評估報告所述,科學家對科學問題, 不斷提出假設,不斷用數據驗證,不斷自我糾錯,最後得出了確鑿的結論。
其實這早已超出了我們對未來風險評估的要求。 我們對風險的評估,不是象把嫌犯關監獄一樣無罪推定。 你要99%的確定嫌犯有罪才能定罪(Beyond reasonable doubt). 但是對風險的評估與治理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個交叉路口有10%的可能性出事, 你會走這個交叉路口嗎? 實際上我們不需要科學家證明到Beyond reasonable doubt就應該開始重視這個問題。 但是科學家早已證到了,現在治理是迫在眉睫的事,還要討論科學家的結論對不對,真是匪夷所思。
"According to British Petroleum's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we should have enough to last until about 2070"
我沒聽說過這個結論結論,即使是真的,the damage is done.
這一根本性轉折對全球末來氣溫的影響有什麽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