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者即可以嚐到蝦的鮮香,同時也可以嚐到酒的洌香,一舉兩得,不亦樂乎? <br>評點:喝酒是我的最愛,真擔心哪一天在醉的一踏糊塗時,被人像蝦一樣佐以杯羹。嗜飲酒者慎之慎之。<br>殘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6.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81613a5><br><br>第九名風幹雞<br><br>風幹雞:做這種東西時,需要一定的手法速度必須非常快。這是藏菜,大師以極快的速度拔毛、取髒、填調料入雞腹、縫上、掛於通風處(未放血殺死)。這時雞必須還是活的,然後如風鈴一般在風雪之中“咕咕“直叫,其景慰為壯觀。<br>評點:看古龍的小說中,與西門吹雪對決的人,往往一招過後,低頭一看自己胸口一個血洞正在流血,然後才反應過來中招了。我想這雞也差不多,經過大師的折騰後,低頭一看,毛也沒了,內髒也換了,才會明白過來:完了,中招了,可怕的是還不死。<br>殘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15.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99d65ae><br><br>第八名龍須鳳爪<br><br>龍須鳳爪:非常考究的一道菜,龍須是活鯉魚的魚須,鳳爪是活雞掌下正中的一塊精肉。具體烹飪方法不詳。 <br>評點:吃這道菜時,後堂院中必然有一群瘸兩足的雞,池中必然有一群食不知味的鯉魚,可憐芸芸眾生。<br>殘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a714a61><br><br>第七名活叫驢<br><br>活叫驢:你吃過新鮮的驢肉嗎?再新鮮的驢肉也不過是剛殺的驢吧?活叫驢則不同,驢根本不用殺,直接從活驢身上剜肉。聽著後堂的驢慘叫,前廳若無其事的正在食用那隻驢身上的某個部分,真正是色香味聲俱全。 <br>評點:記得山海經中有一種叫息肉的東西,吃它的肉,它會複生。還有中國傳說中的安息牛,也是可以割食的,幾天後它自然恢複。可是驢並沒有這種本事呀?這種殘忍的吃法,讓我想起,中國曆史上最殘忍的刑罰——淩遲。<br>殘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5.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b49e014><br><br>第六名——烤鴨掌<br><br>活鴨放在燒熱的鐵板之上,把塗著調料的鐵板逐漸加溫。活鴨因為熱,會在鐵板走來走去,到後來就開始跳。結果鴨掌燒熟了,鴨子卻還活著,切下沾滿調料的鴨掌,即可直接裝盤上桌,活鴨子做其它菜用。 <br>評點:《封神演義》中就有“炮烙”兩手,漸聞其手掌焦臭,紂王哈哈大笑。看來紂王後繼有人了。 <br>殘忍度:★★★★ <br><br><img src=http://static11.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bf5b21a><br><br>第五名——鐵板甲魚<br><br>將鮮活的甲魚投放在配好調料的涼湯中,用慢火煨。當水漸漸升溫後,活甲魚就會因為熱而大量喝湯,調料自然就進入了甲魚的體內。火越來越熱,看著鍋中甲魚痛苦的翻滾,舉箸之人興奮異常。等到甲魚熟了,甲魚喝下的湯汁使甲魚肉味中都有湯的味道,據說鮮美無比。 <br>評點:妙就妙在用慢火煨,殺死時絕不可以一下就弄死它,而是享受慢慢折磨和虐待生命的樂趣。公安人員可以參考。 <br>殘忍度:★★★★☆<br><br><img src=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c9b60ef><br><br>第四名——澆驢肉<br><br>這道菜也是和驢過不去,活驢固定好,旁邊有燒沸的老湯。食客指定要吃某一部分,廚師或劊子手便剝下那一塊驢皮,露出鮮肉來,再用勺舀沸湯澆其肉,等澆得肉熟了再割下來,裝盤上桌。 <br>評點:據說吃這道菜的,大部分並不是為了吃菜而吃菜,純粹就是為了看如何澆驢和驢的麵目表情。 <br>殘忍度:★★★★★ <br><br><img src=http://static13.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5e745d3e94ec><br><br>第三名——三吱兒<br><br>剛出生的小老鼠(活的)一盤,調料一盤。食用者用筷子夾住活老鼠,老鼠會“吱兒”的叫一聲(這是第一吱兒);放到調料裏時,鼠又會“吱兒”一聲,(這是第二吱兒);當放入食用者口中時,鼠發出最後一“吱兒”。<br>評點:吃小老鼠的人可恥但不可怕,可怕的是發明這道菜和起這殘忍名字的人。“三吱兒”,把殘忍的食用生靈的過程,歸納在一起,不能不說是罪大惡極。<br>殘忍度:★★★★☆ <br><br><img src=http://static1.photo.sina.com.cn/bmiddle/548d0cb4g6fd86fcf0530><br><br>第二名——活吃猴腦<br><br>一個中間挖洞的方桌,幾個人圍桌而坐,中間的洞象火鍋,正好容一隻猴子的頭伸出。廚師牽出一隻活潑可愛的猴子,讓猴兒的頭頂從小洞中伸出,然後用金屬箍住,並且箍得非常緊。再用小錘輕輕一敲,頭蓋骨應聲而落,猴的腦漿就完全裸露在食客們麵前。這時,食客將湯匙伸向紅白相間的猴腦,隨著猴子垂死的慘叫,拉開了生食猴腦慘烈的序曲。 <br>評點:寫到這裏,手都在發軟,難以想象那些人是如何吃的下去的。想想那隻猴在桌下的慘狀,想想如果是食客本人被這樣活生生的開顱,還這樣有趣麽? <br>殘忍度:★★★★★ <br><br>第一位:排在第一的應該是在廣東和台灣一帶流行的**湯,就是將幾個月大的或是足月的**胎褒湯。<br>殘忍度:★★★★★★★★★★★★★★★★★★★★★★★★★★★★★★<br><br>大多網友認為:看著這十道菜,越到後麵越覺得頭皮發麻,想吐了~~~~~~~<br><br>真的不了解為什麽要以這樣的方式吃動物們,甚至還有人~~~<br><br>隻能說嗜好這些菜的人真是心理變態了!!!!!!!!!!!!!!<br><br>他們是不是覺得這樣會使得他們很有品味,與眾不同?????????<br><br>慘絕人寰啊!!!!!!!!!<br><br>(推薦閱讀,來源四川新聞網))
中華應當剔除的不良文化:中國十大最殘忍的菜(組圖)
第十名醉蝦
醉蝦:故名思義,把活蝦放入酒中,沒一會兒蝦就醉死了(應該說是醉了)。食用者即可以嚐到蝦的鮮香,同時也可以嚐到酒的洌香,一舉兩得,不亦樂乎?
評點:喝酒是我的最愛,真擔心哪一天在醉的一踏糊塗時,被人像蝦一樣佐以杯羹。嗜飲酒者慎之慎之。
殘忍度:★★☆☆☆
第九名風[
閱讀全文]
21日晚,莫斯科市政府出動大量警察和法院執法人員到一居民區,封鎖道路後把住戶趕出房子用推土機開始強拆。住戶稱事先沒有接到通知,有些人沒有找到棲身之地;官員稱所拆房屋是違章建築他們隻是依法辦事。28日,俄議會人士稱冬天趕人出家門讓人無法接受。
據新華社電俄羅斯莫斯科市政府一樁拆遷行動引發全俄關注。被拆遷居民認為市政當局隻為賣地賺錢;[
閱讀全文]
ZT:號召吃狗肉的無恥之徒,如果你要罵,請看完這篇的每一個字再罵!
近來在天涯上,經常看到一些號召吃狗肉的文章,我感到十分反感。
我不是狗粉,也從不吃狗肉。對於某些狗粉和號召吃狗肉的人,我都感到反感。
1,對於一些狗粉:我曾在深圳南頭附近看到一個中年男,在遛狗的時候,讓他的狗在大路旁大便。對於這種狗粉而言,他們的自私而沒素質的,他們[
閱讀全文]

中國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又殺回來了?
BBC中文網
上海有毒奶粉被查一年後才公布消息
近日在中國再次出現的食品中三聚氰胺超標的問題,由於媒體星期一的報道,又一次引起公眾關注。
報道公布了貴州省衛生廳近日發布的三聚氰胺超標食品名單,其中包括上海的熊貓乳品和山東淄博的綠賽爾乳品等。
這一消息立即招致社會各界的眾多議論,最大的擔心是三聚氰[
閱讀全文]
<br><br>《泰晤士報》記者韋德找來了3名品酒專家和一名劇作家一起品嚐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威士忌。<br><br>原先的用意是以此紀念蘇格蘭詩人彭斯的生日。<br><br>韋德向BBC中文網表示,計劃是以新上市的1種英格蘭品牌威士忌和3種蘇格蘭品牌的威士忌對打,以比較輕鬆的方式來看結果。<br><br>門前叫陣<br><br>大家都知道,威士忌可以算是蘇格蘭的特產,現在英格蘭也有人生產威士忌,正好拿來“作文章”。<br><br>根據歐洲的規定,隻有年份在3年以上的威士忌才能正式銷售,一般而言威士忌品酒,卻最好是能夠一次品5種。<br><br>但是市麵上很難找到3年左右的威士忌,所以擔任這場品酒會主審裁判的麥克裏恩貢獻了一瓶已開封的2年台灣噶瑪蘭威士忌(樣品小瓶裝)。<br><br>品酒會采取“蒙目”品嚐,除了幫忙上酒的餐館老板普拉伊諾之外,沒有別人知道哪個杯子裏頭斟的是哪個牌子的威士忌。<br><br>結果卻是叫人大吃一驚,最後的結果居然是台灣的噶瑪蘭威士忌得分最高。<br><br>打分數<br><br>這些評審可不是省油的燈,例如麥克裏恩本人是30年經驗的品酒專家,在威士忌酒界地位極高。<br><br>另外還包括一位烈酒專家、一位百貨公司名酒采購的顧問。<br><br>麥克裏恩向BBC中文網表示,雖然計劃是輕鬆的,但是裁判們評審起來可是絲毫不留情麵。<br><br>例如有的威士忌味道就被評成“醃包心菜”、“浴鹽”、“令人反胃”,有一個品牌的威士忌則被評成是“燒舌頭”。<br><br>“深感光榮”<br><br>協助噶瑪蘭威士忌在台灣宜蘭設廠、擔任製酒顧問的斯萬則對BBC中文網表示,首先是對這個結果感到光榮,但是不感到意外。<br><br>斯萬說,噶瑪蘭威士忌是花了很大的心血,配合台灣的氣溫,調製特別的配方和流程。<br><br>他表示噶瑪蘭威士忌先前就已經在美國舊金山和英國倫敦的酒展上奪獎。<br><br>斯萬自稱“早就知道這個威士忌應該就是好威士忌”。<br><br>不過按照凡事都有進步空間的說法,斯萬說,他個人感覺噶瑪蘭威士忌口味上可能稍微“尖刺”了一點。<br><br>這位酒廠顧問隨即強調,台灣的酒廠即將在春節推出陳年威士忌,口味應該會更醇厚一些。<br><br>斯萬說,他會建議酒廠老板留些噶瑪蘭威士忌給歐洲市場,讓歐洲也嚐嚐看這個“跌破專家眼鏡”的台灣威士忌。)
“什麽!?這是台灣威士忌?”
BBC中文網
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威士忌對壘,卻殺出了個台灣來的程咬金。(相片取自台灣噶瑪蘭酒廠網站)
《泰晤士報》記者韋德找來了3名品酒專家和一名劇作家一起品嚐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威士忌。
原先的用意是以此紀念蘇格蘭詩人彭斯的生日。
韋德向BBC中文網表示,計劃是以新上市的1種英格蘭品牌威士忌和3種蘇格蘭品牌的威[
閱讀全文]
默克爾總理訪華,丟盡了德國人的臉麵。
雖是一國領導人,但默克爾在南京卻處處像一個普通客人。
除了入住索菲特銀河大酒店的普通套房外,昨天早餐時,酒店本來準備了兩套方案,房內用餐或是在隻為貴賓服務的46樓行政樓層索菲特會所用餐,但默克爾總理堅持和一般住店客人一樣去7樓錦繡西餐廳,而且不進VIP包間,和隨行的德國工作人員一道在大廳吃自助早餐。[
閱讀全文]
,司機非常準點守時,坐起來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好。我琢磨,隨著汽車的普及,將來全部搬遷到產業園上班,公司的車輛管理是不是也能這麽借鑒呢?<br> ——不可思議地“守規矩”。德國人守規矩是出了名的,有幾件小事,可以充分證明。路上開車,如果你想左拐走超車道,不小心讓後麵的汽車司機踩了刹車,那就意味著你的犯規。十幾天裏,我還真沒發現有人犯規。酒店到機場的大巴,每30分鍾發一趟,時間沒到,即使車裏擠得水泄不通,人人喊早點發車,司機也是無動於衷。最搞笑的是,從布勞恩回奧格斯堡,司機按GPS指定的路線走,到了城裏,明明前麵就是我們住的酒店,但司機就是堅持要按GPS走,結果車子繞酒店跑了幾大圈,硬是多走了十幾分鍾的冤枉路!<br><br> 開闊視野 增長技能<br> 吳鵬程<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33249853d12747d2a1afebc60bd1374d.jpg><br><br> 作為世界知名的印刷設備製造廠家,曼.羅蘭公司的產品一直都深受各印刷廠家的信賴。在他們的生產現場,整個設備的組裝成型是由很多的工序共同完成的,每道工序分工明確、權責清晰。在參觀三個印刷廠的過程中,我感覺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他們的製版設備無一例外地緊挨著生產車間,出來的印版均由傳送帶直接送到操作台。有的印廠機台操作台上增加了一個顯示屏,專門顯示產品的版麵內容,既可以對照內容查找錯誤,又真實地還原了圖片色彩。奧格斯堡一家印刷廠的一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三幅羅蘭機深深吸引了我們,它擁有自動上紙係統、半自動上版裝置和靈活多變的轉向裝置。他們的紙卷經過人工剝皮處理後,就發送到儲紙軌道,印刷機會根據不同的生產自動選擇所需紙卷,隨後幹淨利索地自動完成一係列的動作:定位、安裝、粘貼附帶信號膜的膠帶、更換新紙卷、卸載並收集小筒芯,整個九紙架隻需要一個人。在奧地利一家印廠的郵發係統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係統配置很齊備,整排的貯紙輪按照不同的要求貯備著相應的報紙,還有自動白邊裁切裝置、自動粘貼標簽裝置以及自動分發係統。整個車間不僅恒溫,還十分注重濕度,配有濕度儀和加濕器,做到科學生產。<br> 德國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但是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很注重節約。曼.羅蘭公司食堂裏的食品很豐盛,但不論高層管理人員,還是普通員工,都不允許剩飯。參觀的幾家印刷廠,也是對原輔材料做到物盡其用,沒有一點浪費。其中的一個細節令人記憶猶新,紙架換紙後的小筒芯,他們有專人將筒芯上的餘紙剝離開,分開收集回收。<br><br> 敬業嚴謹的德國人<br> 陳江漢<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0bc8a8102a4f4cc4975ca994d081f7fd.jpg><br><br> 德國師傅帶徒弟的方式 很有特點。 一般情況下, 他們先講解基本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然後 放心地讓我們動手,隻是 在 最後把把關。在 學習 中,我仔細地觀察德國師傅的每一個動作, 結合技術資料 反複琢磨 他們 的 工作方 法。 德國 師傅每做一件事,我都緊緊地盯著看。哪怕是擰一個螺絲,擺放一個零件,我都不放過。心裏還琢磨,為什麽這麽做?要是我來 ,該 怎麽做? 學 習期間, 我們爭先恐後地 動手 操作 。經過這次鍛煉,感覺自己的動手能力確實有了提高。<br> 德國企業管理製度 要求 嚴格,上班報到要打卡,下班離廠也要刷卡 ; 工作時間不允許聊天,不 允許 坐著、抽煙、吃東西等。職工一般提前10到20分鍾上班,事先做好 更 換 工 裝等準備工作。德國工人 工作 認真、負責。在車間一線工作的師傅年齡都比較大。多數在車間裏幹了十幾二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常規工作 盡管已經 輕車熟路,但是他們 依然 認 認真 真 、 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對經手的 設備 嚴格按規程檢查,拆卸時非常仔細,安裝時十分謹慎。給人的感覺是,就象給自己修車一樣非常用心。跟著這些德國師傅工作,不僅學到技術和經驗,也學到了為顧客負責的敬業精神。<br><br> 熱情友好的德國人<br> 王豪陽<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1ade601d2769454b8abb97e3d2e0a8f0.jpg><br><br> 折頁機和紙架是我們這次學習的一個重點。走入羅蘭公司的大門,我們發現德方特意為我們升起了中國國旗,讓我們倍感溫暖。培訓期間,羅蘭公司培訓人員給我們詳細講解了折頁機和紙架的基本操作和維護保養。針對我們在印刷業務中提出的疑問,還安排專人對我們進行了特別的講解,並實地參觀了他們的車間。我們還有幸親自動手拆裝了折頁機的主要部件,以及紙架壓力輥的壓力調節和驅動電機的拆裝。我們所熟知的操作,他們都放手讓我們大膽地做;我們不清楚的,他們都事先就操作規程一一講解,然後讓我們自己動手。對我們做得很到位的地方,他們都不吝稱讚;對我們的每一個技術失誤,他們都耐心地講解糾正,直到我們弄懂為止,使我們了解了很多以前不曾知道的東西,也積累了一定的動手能力。<br><br> 培訓交流生動有效<br> 張耀五<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8e29002016944ad9aff4a6a136793ddd.jpg><br><br> 學習期間,我們都踴躍地向培訓老師提問,培訓老師循循善誘,用最簡單的模型來解釋最複雜的問題,使我們對整個印刷機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層。尤其是實物演示部分,老師會在課堂上模擬一些故障來讓我們自己解決,既鍛煉了動手能力,又加深了對所講內容的理解。<br> 2月21日,我在德國紐倫堡參加了電氣培訓,接受了包米勒公司有關無軸傳動方麵的培訓,他們的培訓中心設施相當完備,培訓人員為我們考慮的也很周到。課堂間隙,我們可以與老師相互交流,深入探討平時在維修保養中遇到的疑難雜症,同時也了解到無軸傳動方麵的最前沿的技術信息,既開闊了視野,也懂得了如何將所學運用到工作中。<br> 2月25日,我參觀了位於捷克邊境的MAN公司客戶,他們的機器設備相當先進,尤其是郵發設備,幾乎看不見人,自動化程度也很高,現場的設備雜而不亂,秩序井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r> 注重工作細節<br> 陳琪<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97cc416a8baf4989ac25a14ae030a475.jpg><br><br> 德方安排我們參觀了印刷廠,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國人注重生產過程中的各項細節。 我們在參觀奧格斯堡的一家報社印刷廠時,發現他們在紙庫裏安裝了專業的幹濕度計、加濕裝置,可以根據周圍環境的不同,保持紙庫當中的濕度;而且在印刷機台的操作室的日期掛曆上,用很明顯的紅色標記標示出了當天的日期,可見他們機台上每天是有專人負責用標記標示出當天的日期,以提示每個人檢查印品的日期。<br> 在曼·羅蘭公司的生產組裝部門,我觀察到德方將生產印刷機複雜的工序分解成了一道道比較簡單的工作,分別交給一個人或一個比較小的部門來完成。工作細分後,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可以在每個環節把好質量關,最大限度地杜絕了殘次品出廠。這種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管理思路很實用,也很科學。也許正是這樣,曼.羅蘭公司的產品質量在國際上的口碑才會如此的好!<br><br> 注重科學的工作方法<br> 周傳勇<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b91a72092d7f44339542556fcd69357e.jpg><br><br> 通過參觀學習,我既增長了見識,也學到了好的工作方法。我們都知道影響報紙質量的因素,但在如何控製這些因素,他們的確有太多需要我們借鑒的地方。例如原材料,這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地方,也是最需要穩定的地方。紙張、油墨、潤版液、洗車水,他們都長期使用同一種產品,在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絕對很少更換不同的產品。因為不同的產品的化學成分也不一樣,膠輥的生產廠家已經針對我們的印刷輔料進行了抗腐蝕處理,如果我們頻繁更換不同的紙張、油墨、潤版液、洗車水,就會對膠輥和橡皮布產生傷害,加劇膠輥的變形和橡皮布的老化,就會嚴重影響印刷質量。印刷車間,他們相對來講是一個密封的地方,特別是紙庫,都有自動的溫度、濕度控製儀,隨時加減溫度,並向空氣中加濕,保證穩定的溫度和濕度,沒有門窗直接對外打開,這樣能保證印刷的紙張處於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印刷的質量。<br><br> 要重視安全操作<br> 肖遷<br><img src=http://www.ctyw.com/_CMS_NEWS_IMG_/www31/2008-03/24/84cc0a20f05b49eabe02f34bd96d2df6.jpg><br><br> 印刷生產及設備維護,安全要放在首位。這一點在德國感受很深刻。進入羅蘭公司,德國老師給我們上的第一課就是學習安全規則。不僅是人員的安全,設備的安全也同樣重要。整個羅蘭廠區內在生產期間總是一派繁忙的樣子,忙碌的工作人員,天上各種型號的航吊,地麵的各類叉車、推車,可以說,危險是時刻存在的。如何讓各類設備有條不紊地運作,同時保障人員和設備安全,明晰的製度和規範操作是先決條件。我們產業園目前承擔了大量的生產任務,同時還要兼顧搬遷工程的順利進行,安全意識更顯重要。對於我們電器維護人員來說,尤其要注意用電的安全。<br> 要跟上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學習充電。在這次培訓中,老師特別提到,有些控製模塊、控製電腦等電子產品換代速度很快。隨著現代電子、通訊、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印刷機電器控製係統也在不斷升級,這就要求我們在完成份內工作的同時,還要堅持主動學習和積累,這樣才能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
公司選派技術骨幹赴德國參加技術培訓
編者按:2月14日,受德國羅蘭公司邀請,在公司副總經理肖華良的帶領下,吳鵬程等一行12名技術骨幹前往德國羅蘭印刷設備製造廠,參加了為期14天的印刷技術和電氣維護培訓。德方提供了豐富的培訓內容,既有課堂理論講解,也有裝配現場實踐指導,還有現場模擬操作。培訓期間,大家詳細了解了寬幅羅蘭機PECOM操作係統的操作[
閱讀全文]
用量杯吃飯的德國人
作者:王濱
有人說天堂裏最好的廚師是法國人,地獄裏最好的廚師是德國人。此話雖過於誇張,但多少能反映出德國人不會吃的事實。所以在德國,任何一個中國人做的飯都能香倒一片德國人,以至於“梁上君子”不偷財物“偷”食物。
有一次我把頭天晚上吃剩的雞蛋炒洋蔥放在了桌子上。上課前我打電話給宿舍管理處,讓他們派個人給我換換[
閱讀全文]

海地重建工作推出“工作換酬勞”項目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地震後潘基文探訪海地
在海地發生震災之後,聯合國希望能促使該國災民更多參與本國的災後重建進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西班牙政府為此推出了所謂的工作換酬勞項目,旨在幫助22萬海地居民參與清除地震廢墟的工作,為他們每日提供5美元的酬勞,此舉也旨在促進海地的經濟發展。聯合國海地問題特使,美[
閱讀全文]
自由、正義和民族主義之爭
作者:李詰
一個大國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在公開的場合被公然侵犯、見諸媒體的新聞事件已不是頭一回了。前不久是美國總統布什,現在輪到中國總理溫家寶了。
據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2月3日播出):當地時間2號下午(北京時間2月2日23時15分),溫家
寶總理在劍橋大學演講時,禮堂後方一名西方人模樣男子突然起身叫嚷,並向[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