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中國小麥種植區劃
     依據中國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小麥栽培特點,把全國劃分為不同類型的小麥種植區,便於因地製宜、合理安排小麥生產。
中國小麥分布廣,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由於各地自然條件不同,形成明顯的不同種植區。早在1936年依氣候及小麥生產狀況把中國小麥分為7個區域,其中6個冬麥區,1個春麥區;1937年又根據100多個小麥品種在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鄭律成與延安的動人歌聲
  
  抗戰時的延安,是一個歌聲起伏的天地。
  
  唱歌,早已遠遠超出了文化娛樂的範疇,被我軍列為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紅軍初創時期,教唱革命歌曲就是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延安時期,一大批音樂家來到聖地,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參加革命。這其中,有一位來自朝鮮的作曲家——鄭律成。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相信抗戰時期的陝甘寧邊區大量種植鴉片的說法,來源主要有兩個,其中一個是當年國民黨控製的媒體的報道以及今天的台灣學者根據當時報道所搞出來的論文,另一個就是就是《延安日記》。前者由於大家都知道國民黨與共產黨有隙,報道很可能失真,所以基本沒有人去引述。所以本文重點談談後者。
  筆者有幸翻看過《延安日記》,發現其中說到延安鴉片問題的至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孟照輝
  《隨筆》雜誌第6期,刊登了一篇署名袁唏撰寫的《真相》一文。這篇文章的作者用正正反反的手法,並借外國人之口,對朝鮮戰爭??實則是對抗美援朝戰爭作了極不嚴肅的評論。凡是經曆過這段曆史的人,或研讀過這段曆史的人,看後無不感到驚訝!
  作者開篇第一句話,便強加於人,說什麽“朝鮮戰爭結束幾十年後,世人才知道了戰爭的真相。”否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60;160;160;文/李蒙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黎元洪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政治人物,他在武昌起義一夜間就由名不見經傳的清軍協統而成為軍政府的大都督,震驚中外。他登上政治舞台難道隻是時勢造就和機緣巧合嗎?革命黨人為什麽要在武昌起義中把這位清廷軍官推為首領?他又為何能青雲直上,三任副總統,兩任大總統,成為民國初年一顆耀眼的政治明星?在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民大眾的喜慶之日,就是反動派的難受之時。
有些人在這幾天特別難受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毛澤東在六十年前的政協第一次會議上說:"讓國
內外一切反動派在我們西前發抖吧。讓他說我們這
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努力必
將穩步地達到自巳的目標!"六十年來我們有過左
和右的錆誤,但是我們不屈不撓地走過來了。毛澤
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鄧小平當年訪美,為進一改善中美兩國關係。由於政治原因,
台灣方麵對他這次訪問的敵意是可想而知的。
那天鄧小平開記者招侍會,很多台灣記者在
場。自然是沒安好心,想找他的麻煩,出他
的醜。當時鄧的英文翻譯恰好去上廁所,台灣
記者看到機會來了,便不用中文偏用英文提問。
話說鄧小平雖然年輕時留過洋,但留的是法國,
再加上他平時不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記不太清了,大概是在六七年一月上海造反派奪權
之前。我父母工作的那所大學的造反派決定占領上海
火車站(天目路上的北站)。那時據說"走資派"鼓
動"保皇派"以搞"三停(停水,停電,停交通。)來
對抗運動。"鳥龜站長"跑掉了。大部份員工也不上班。
整個車站處於無政府的混亂狀態。因此,造反派便"攜
裹"全體師生員工,包括被打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紅衛兵打人,還是女的。我見過,盡管我當時還小,記得
很清楚。當時北京大串聯來了一幫女紅衛兵,穿了腿了色
的軍裝,很年輕,很威武。把我家鄰居一個曾當過民國時
期浙江省什麽廳的廳長老頭。揪到門口,跪爬在那裏。用墨
水澆了一頭。再一腳踩其背上,用軍用皮帶抽,真是驚心動
魄。那大概是六六年底到六七初。外來紅衛兵並不多見,多
的是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由於每集分四個視頻,所以一共有50x4=200視頻。
太多了,我就不貼出來了。
有興趣的網友可先上YouTube,然後在YouTube上查詢(search)
框中填入:
人間正道是蒼桑epn"(n=1,2,3,、、、、、、50)就可以
依次找到該劇第n集的四個視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