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科學家發現,長時間走路的健康效果比高強度鍛煉更好。荷蘭一項實驗結果顯示,低強度鍛煉比起一小時的高強度鍛煉,能更好地改善人體的胰島素敏感性和血脂水平,這兩個數值是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主要診斷指標。
  荷蘭馬斯特裏赫特大學(MaastrichtUniversity)的研究者,將18名年齡在19至24歲的年輕人分為3組:其中一組每天久坐14小時不運動;第二組坐13小時,做1小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2-18 21:54:48)
  甜蜜的巧克力,代表著濃濃的愛意。情人節也因為巧克力變得更加浪漫。隨著情人節腳步的逼近,濃情巧克力的絲滑芬芳已經開始在誘惑我們的味蕾。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巧克力真叫人難以抗拒!
  巧克力是一種以可可為主料的甜品,其營養成分因製作方法不同而有別。巧克力一般可分為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
  內科專科醫生羅國雄醫生說,三種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科技網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7日報道,最近,一個由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英國阿伯丁大學等單位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經過17年對古人類牙石中保留的細菌DNA的研究,從進化角度揭示了飲食變化對人類健康狀況造成的影響,時間上從石器時代到後工業時代,跨越7500年曆史。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遺傳學》上。
在古人類頜骨牙齒上會有牙石(鈣化了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越來越多人希望借助日常運動達到健身目的。美國心髒病專家在《英國心髒雜誌》12月號社論中提示,健身強度應適宜,過度運動有損心髒健康。
社論作者是聖盧克美國中部心髒問題研究所的詹姆斯·奧基夫和約翰奧克斯納心血管研究所的卡爾·拉維。
知名醫學期刊近期刊載的兩份研究報告支持兩名社論作者的觀點。一項研究由作者之一奧基夫主持,涉及5萬多名研究對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海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王笑峰認為,通常在人們40歲以前,遺傳對壽命的影響約占15-25%,此時生活習慣因素還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換句話說,年輕時愛不愛惜身體,對壽命的影響是很大的。到了40歲以後,遺傳的作用開始越來越凸顯,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遺傳因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美國葉史瓦大學研究顯示,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中遺傳占了70%,也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人都知道魚是一種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聰明,成人吃了有益心髒。然而,近幾年,因為水體的汙染,魚類蓄積重金屬的問題使人們開始重視吃魚的安全性。
  比如甲基汞,就是一種典型的通過魚類攝入的重金屬汙染物。它主要侵犯中樞神經係統,可造成語言和記憶障礙等。體內汞含量輕微超標,對成人的危害並不明顯,但能破壞胎兒和兒童的神經係統和認知行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家總是認為自己家裏做出來的食物是最安全、營養的,可你知道嗎?如果衛生做不好,廚房也可以是致病來源。美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調查發現,生活中1/4的食物中毒來源於自家烹飪的飲食。日前,台灣《康健》雜誌刊文“遠離廚房的致命危機”,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營養科教授李惠明對此做出了解讀,教大家給烹飪上7道安全鎖。
  食材買回立刻處理。細菌繁殖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導讀:路邊的小飯館,衛生條件肮髒淩亂程度令人發指。不逼到沒辦法,誰也不願意去那裏吃飯。可是,在家裏廚房做飯,如果有以下這些壞習慣,那做出來的飯菜沒準比小餐館還要髒!
  廚房裏常見的幾大壞習慣有以下幾點:
  一、做飯前不擦台麵
  做飯前要先給廚房操作台麵進行消毒,菜板及廚具也要重新衝洗一遍;做飯過程中,接觸生肉的用具應該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3-02-02 18:02:56)
  一口氣跑一公裏,氣喘籲籲,以為這樣鍛煉身體好,殊不知,效果恰恰相反,有時還會受到運動損傷。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7日報道,英國斯特林大學運動醫學家發現,鍛煉時,隔一段時間放鬆一下,不僅能讓肌肉得到更好的恢複,還能讓身體更快地適應鍛煉。
  研究人員將參試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人進行爆發式的高強度鍛煉,用力騎自行車,但速度低於短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血壓血脂正常、體重不超標,心髒就一定健康嗎?近日,美國“健康村”網站給出了否定答案,與此同時該網站還根據過往研究總結了幾個“傷心”的壞習慣。
  不愛吃豆類。紅豆、黑豆、蠶豆等豆類食物富含蛋白質而又沒有飽和脂肪。它們還含有大量可溶性膳食纖維,這些纖維就像一把把小笤帚,將血脂從清掃出去。
  習慣待在室內。老不出來曬太陽,人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