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伊朗總統大選即將開始中俄中東戰略核心關鍵戰役打響
2009-6-10中華網論壇
ZHANGLUO110評論:
ZHANGLUO110在此認為,伊朗總統大選即將於6月12日開始。由於伊朗現在正處於
中俄中東戰略的核心地位(可以說,中俄對伊朗的得失將直接會影響到中俄中東戰略的
成敗與否!),因此這次(6月12日)舉行的伊朗總統大選對中俄及其中東戰略的重要
性是不言而語的![
閱讀全文]
。<br><br> “渡江第一船”提前15分鍾“搶跑”<br><br> 後方緊急命令“回來”,“船長”宋孔廣“違令”:死也要死在南岸上<br><br> “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不到二十四小時,三十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現正向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諸城進擊中……”<br><br> 60年前,毛澤東在這篇為新華社撰寫的題為《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的新聞稿中,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的恢宏場麵作出氣勢非凡的描寫。在萬艘英勇的渡江戰船中,那曾立下赫赫戰功、率先將戰士們送抵長江南岸的“渡江第一船”當年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br><br> 日前,本報記者輾轉找到了仍健在的“渡江第一船”“船長”——原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宋孔廣。在南京軍區司令部第四幹休所的活動室裏,85歲的宋老以眼鏡盒當“船”,會議桌的中心凹槽當“長江”,為我們還原當年“第一船”渡江的故事。<br><br> 渡江前 為加速雙槳漁船變四槳<br><br> 渡江戰役時,宋孔廣隻有24歲,任27軍79師235團3連副指導員。這個團是赫赫有名的“濟南第一團”。1949年3月初至4月初,宋孔廣所在的部隊先後抵達安徽無為縣的長江岸,做渡江南進的各項準備工作。當時,部隊中的很多戰士都是北方人,不識水性,由於信息閉塞,加上國民黨對長江天險“妖魔化”宣傳,北方人眼中的長江是 “無風不起浪,有風浪三丈”。為打消戰友們的顧慮,使他們盡快掌握遊泳技能,宋孔廣帶領他們在內河學遊泳,沒有救生圈,就抱著木盆、竹板天天練劃水。<br><br> 另一個難題是船。當時大部分船隻都被國民黨帶到江南去了,帶不走的也全炸毀。為了找船,宋孔廣四處奔走。曾被國民黨軍隊打斷一條腿的“船老大” 拍板:和解放軍合作!在他和船工的紛紛響應下,到3月底,3連成功征集到151隻漁船,選調水手2467名。宋孔廣還記得,渡江時,這位“船老大”用斷腿僅存的腿彎夾櫓,雙手奮力劃槳幫助解放軍渡江。<br><br> 要以迅雷之勢突破國民黨的長江防線,就要加快船速,縮短船隊在江麵上行駛的時間,但征收來的民船都是漁用小木舟,船底較平,隻有一對槳,航速十分有限。如何加快航速呢?宋孔廣和戰士們經研究,決定在後船身加一對槳,條件好的船底再安置一個船櫓。下水一試驗,航速果真大大提高許多,這個辦法立刻就被推廣開了。<br><br> 船有了,“引船入江”又是一個難題:搜集的民船集中隱蔽在內湖,離起渡點還很遠,內湖有的與長江相通,但相通的入江口有國民黨嚴密把守,內湖與長江不相連的地方,中間隔著十餘裏旱路,船隻要渡過長江,還要翻越幾丈高的堤壩。部隊最後決定采用在渡江點“開壩挖河”的方案,將渡江點的江堤挖出一個“ 豁口”,寬度可以讓渡江船隻通過,保留一定高度防止江水決堤,再從存放船隻的內河內湖挖引河通到渡江口。為了不讓敵人發現,夜幕降臨後,挖河工程才開始進行,經過連續二十多天的午夜作業,就挖出了一條引河。<br><br> 渡江時 “渡江第一船”“搶跑”<br><br> 4月20日,國共和平談判破裂,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簽發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當晚19時,宋孔廣與戰友們、船工集結在無為縣長江北岸一線,用粗糙的黑泥碗喝了“齊心酒”。就在這時,又傳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毛主席今晚不睡覺,專門等著渡江戰役的喜訊。“大家的情緒更加高亢了,都憋足了一股勁。”宋老說。<br><br> 行動開始了。在夜幕的掩護下,他們悄悄揭去堤壩上的竹板,用水衝軟挖掉一半的堤洞上的土,將隱藏在江堤內側的木船用繩拖出,越過稀軟濕滑的江堤,滑入長江。風平浪靜的江麵上,隻見一隻隻整裝待發的小木船,在距離渡江點上遊150米處一字排開。宋孔廣則與渡江突擊隊的另外12名戰士一起登上了排在首個衝擊位置的排頭船。<br><br> 按計劃,20時30分發起衝擊,船隊有規定,不能傳達命令、不能吹號、不能用信號,後麵的船要跟著前麵的船往前衝。20時15分,全連的船都上了江麵,排放到位。宋孔廣所乘的排頭船這時調過頭來,準備聽命令啟航。一看“排頭船”調頭,其他船誤以為攻擊開始了,也跟著動了起來。看此情形,宋孔廣所在的排頭船頓時衝了出去。“船衝出去一百米後,我就聽到岸上的營長董萬華喊:回來、回來。聽到喊聲,我一看情況不對,但退回去已不可能。我對戰士們說,咱們死也要死到南岸上去,同誌們衝啊!”宋孔廣與戰友們誓死一搏。<br><br> 改裝後的船走得很快,船隊很快駛離江岸100多米遠,這時,國民黨守軍開始用輕、重機關槍瘋狂射擊。宋孔廣與戰友們一邊用臉盆、鐵鍬劃水加快船速,一邊躲避子彈。宋孔廣所乘的船隻率先抵達南岸後,年輕的船工迅速跳下,喊著口號用身子死死抵住船身,幫助解放軍順利上岸。強大的解放軍很快突破了長江天險。宋孔廣所乘的排頭船最先渡達南岸,但是,他們比規定開船時間提前了15分鍾,違反了紀律,所以事後爭議也很大。後來,還是聶鳳智軍長說的一句“中國人民解放軍先過的江”平息了爭議。<br><br> 渡江後 “第一船”其餘12人都犧牲在上海<br><br> 成功渡江後,解放軍大軍如決堤之水,洶湧向前。21日拂曉時分,宋孔廣所在的一營行至繁昌縣東山時,與敵88軍不期而遇,雙方打了一場“遭遇戰”,當時的88軍還剩200多人,最終被一營輕鬆擊破。<br><br> “我和渡江突擊隊的12位戰友是坐‘第一船’第一批登上南岸的,沒有一個傷亡,沒想到一路打到上海,除了我之外,全部犧牲在上海四川路橋。 ”21日天亮後,宋孔廣突然接到上級通知,調離三連,去一連擔任指導員,原來一起浴血奮戰的其他12位同誌則繼續南進,進抵上海。當他再次打聽到戰友的消息時,他們已全部犧牲。“他們犧牲在5月13日,離上海解放還差2天。”宋老說,當時為保全上海建築的完整性和人民人身財產安全,全軍嚴禁使用重武器、炸藥包等,上海的四川路橋是解放軍進攻的必經之路,國民黨軍早在橋邊的樓頂布置了嚴密的機槍防線,“敵軍在暗處用機槍橫掃,我們的突擊組在明處衝鋒,和我同船的12位兄弟就是這樣倒下的。”說到這,這位戎馬一生的老人不禁閉起了雙眼。<br><br> 英雄檔案:<br><br> 宋孔廣,1924年出生,山東威海人。1944年參加八路軍東海獨立團,翌年加入共產黨。後編入華東野戰軍,先後參加了膠東保衛戰和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1953年於軍事學院學習,翌年任一七九師副政委。1968年出任坦桑尼亞軍事專家組組長。 1971年回國任一七九師政委、師長。1978年進軍事學院學習,翌年任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1984年5月離休。<br>)
渡江第一船的故事
2009年3月10日12:57
作者:張軍榮魏靖秦小奕選稿:趙菊玲
這是渡江戰役中,長江北岸渡江的船隻開出港口向江南進發(資料照片)。
“渡江第一船”提前15分鍾“搶跑”
後方緊急命令“回來”,“船長”宋孔廣“違令”:死也要死在南岸上
“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不到二十四小時,三十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
閱讀全文]
,安裝在獨立第12作戰隊的兩架F-104戰鬥機上。PC-201相機與美國間諜衛星上的相機屬於同一級別,不過因體積超大,用於改裝的F-104戰鬥機不得不換上特別設計的加長型機頭整流罩,從而誕生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RF-104“始安”偵察機。<br><br> 20世紀80年代,台軍實施代號為“始安”的秘密計劃,重新恢複對大陸的空中偵察。有意思的是,“始安”計劃後來還有所發展,數批“始安”偵察機到釣魚島偵察。<br><br> ■獨一無二的“始安”偵察機<br><br> 1984年,台空軍從美國利頓公司買回兩部PC-201型長焦距斜向掃描式照相機(LOROP),安裝在獨立第12作戰隊的兩架F-104戰鬥機上。PC-201相機與美國間諜衛星上的相機屬於同一級別,不過因體積超大,用於改裝的F-104戰鬥機不得不換上特別設計的加長型機頭整流罩,從而誕生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RF-104“始安”偵察機。<br><br> 由於相機焦距長達1829毫米,天氣良好時,它的照相距離可達40海裏以上,第12作戰隊在測試PC-201相機時,從基隆外海就能拍攝到台北圓山飯店網球場上的網球。另外,PC-201相機內部有陀螺儀,能避免因飛機震動影響拍攝質量,並具有連續攝影功能,使拍攝的照片能進行立體識別。<br><br> 1990年9月底,日本《產經新聞》披露本國右翼團體 “日本青年社”在釣魚島上建造的燈塔被政府正式認定為航線標識,這暴露出日本政府將控製釣魚島“合法化”的企圖。<br><br> 此舉引起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嚴重關注,由於李登輝的態度是“不介入”,台軍方坐視台保釣船隻被日本海上保安廳艦艇衝撞攔截,結果備受指責。為平息民怨,台空軍秘密在當年10月和11月出動數批“始安”機前往釣魚島偵察,了解日本人到底在釣魚島上搞了些什麽名堂。<br><br> ■日本自衛隊出擊攔截<br><br> 1990年10月的一天,台空軍兩架“始安”機由桃園基地起飛,目標是刺探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區。與此同時,還有兩架F-104戰鬥機從新竹基地起飛掩護。4架飛機先爬升到1萬米高度飛行一段時間,然後轉往“北北東”方向。出海後,機群繼續往北飛,同時維持1.4馬赫高速,以防被日機攔截。<br><br> “始安”機出海後,沿著東經123度線往北飛,偵察完畢後立即左轉返航。其間,“始安”機離釣魚島最近處隻有15海裏,飛行員用肉眼都能看清楚釣魚島。<br><br> 很快,日本航空自衛隊設在衝繩的雷達站就發現這群 “不速之客”,於是數架F-4EJ戰機迅速從嘉手納基地升空攔截。台軍作戰管製雷達直到F-4EJ機群爬升到3000米上空時才發現,等到呼叫“始安”機注意時,雙方已經遭遇了。<br><br> 情況緊急,不過因雙方戰機使用的無線電頻率並不相同,因此誰都不清楚對方的通話內容。更讓台軍指揮官緊張的是,“始安”機沒接到放棄任務的命令,仍持續盤旋在釣魚島上空。<br><br> 在“始安”機後麵幾次偵察釣魚島的行動中,日本自衛隊反複出動電子戰飛機,企圖進行幹擾。更令人氣憤的是,日本人還用頻率為242兆赫的緊急救援頻道呼叫 “始安”機,用帶有日本口音的漢語警告台軍飛行員:“你已侵犯‘日本領空’,請盡快離開。”<br><br> 台軍飛行員偏偏持續逗留,在完成偵察後也不迅速返回桃園基地,而是先經台灣島東海岸至花蓮,再轉回桃園基地。途中,這架“始安”機在飛經蘇澳外海時,因天氣良好,索性順路把日本與那國島也拍攝了一通,洗出來的照片上日本海上保安廳機場跑道的英文字母都清晰可辨。<br><br> 令人遺憾的是,台空軍偵察釣魚島的行動未能持續下去。由於台當局領導人李登輝一再要求 “克製”,台軍飛機艦艇再未能接近釣魚島。)
ZT:90年台機偵察釣魚島超音速闖入遭日機攔截(圖)
2009年5月20日11:51
來源:華夏經緯網選稿:黃駿
1984年,台空軍從美國利頓公司買回兩部PC-201型長焦距斜向掃描式照相機(LOROP),安裝在獨立第12作戰隊的兩架F-104戰鬥機上。PC-201相機與美國間諜衛星上的相機屬於同一級別,不過因體積超大,用於改裝的F-104戰鬥機不得不換上特別設計的加長型機頭整流罩,從而誕生出[
閱讀全文]

6-10:日本右翼組織抗議台灣調查船在釣魚島海域作業
2009年6月10日11:02來源:環球時報作者:韋博選稿:趙菊玲
、
日本右翼組織包圍“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門口。
日右翼份子稱,不允許台灣“入侵日本領土”。
東方網6月10日消息:日本右翼組織9日下午到東京的“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門外示威,抗議台灣的海洋調查船從6月1日到6月5日在釣魚島海域[
閱讀全文]
【毛批示:“不要先向美軍開炮……盡量避免衝突”】
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美國充分領教了新中國的力量。為封鎖新中國,美國組織英、法、澳、菲等八國簽訂《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又稱“馬尼拉條約”,對中國形成半月形包圍圈。蔣介石為了獲得美國軍事力量的支持,實現反攻大陸的夢想,指示外交官員頻繁遊說美國朝野,促使美國與台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
[
閱讀全文]
ZT:軍迷[原創]南海的日常巡視需要如何解決6-9
在探討正文以前,首先聲明:中高烈度的海戰不在討論之中。
眼下南海之爭,愈演愈烈,周邊小國看準了中國“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致命弱處,無視中國申張的主權。瘋狂掠奪本屬於我國的資源。一些大國也趁機渾水摸魚,大撈一把。
尤其在南沙海域,我國的形勢十分被動。雖近期派巡視船巡視,但象征意義更大於[
閱讀全文]
ZT:軍迷:中國該如何麵對南海諸國的聯防?09-6-9
核心提示:[/b][/b]6月1日,第7屆五國聯防組織(FPDA)防長會議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的高級防務官員出席。
考慮到南海海域的曆史現狀特別是近期局勢的快速升級,參會國馬來西亞的身份特殊!
事在人為。
聯想到東南亞國家聯盟也即東盟十國機製的[
閱讀全文]
6-10軍迷:[原創]FC-1梟龍,是體現中庸還是雞肋?!
眾所周知,印度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的大規模采購新型戰鬥機,如米格29,美洲虎等,巴基斯坦在空優上日益下降,給巴基斯坦的防空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時至今日,印度不惜國內人民生活水平長期處在溫飽階段,把大把大把的美圓用在提高軍備方麵,威脅了整個南亞次大陸的和平安全。為此,巴基斯坦方麵早在80年代中期,[
閱讀全文]
華民族是一個勤勞的民族,炎黃子孫以吃苦耐勞著稱於世。然而,中國至今仍是不發達國家,人民並沒有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目前中國還有1.2億人口生活困難。人們不禁要問:中國人民為什麽勤勞而不富裕?
回顧曆史,對照現實,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人們的相當一部分勤勞被製度成本與交易成本消耗掉了,也就是說中國人民常年累月創造的財富無辜地被一些人侵吞和浪費掉[
閱讀全文]
索馬裏記者罷工抗議槍殺事件
新華網內羅畢6月10日電(記者邰背平)摩加迪沙消息:索馬裏媒體從業人員10日起開始罷工,抗議近來多起針對媒體人士的襲擊事件。
索馬裏媒體界代表9日在首都摩加迪沙宣讀了一份聲明,稱該國所有記者、編輯及媒體產業其他從業人員將舉行罷工,以抗議包括摩加迪沙謝貝利電台台長穆克塔爾·穆罕默德·希拉貝被殺案在內的多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