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ZT:國產加農和加榴:155毫米與152毫米的口徑之爭
09-6-29
155毫米與152毫米的口徑之爭
  在討論國產大口徑壓製火炮的同時,很多人都有個疑問:
既然已經有了152毫米加農炮和加榴炮,為什麽還要發展155毫米的加榴炮?
  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
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國家都是將加農炮和榴彈炮搭配起來使用。
例如,美國當時裝備有M59式155毫米加農炮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不可不知聶榮臻與林彪三次激烈爭吵09-6-29
  1932年2月,聶榮臻調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政治委員,林彪也同時接替朱德出任第一軍團軍團長。從此,聶榮臻開始與這位比自己小8歲的軍團長一起領導紅一軍團轉戰南北。
  1932年4月,紅一軍團攻克福建第二大城市漳州。當時,為了進行下一步的戰鬥準備,“籌款子”成了部隊一項主要任務。部隊入城後,有條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解放蘭州之役:消滅馬步芳部慘烈之戰,首攻輕敵一個陣地未得
09-6-29
來源:揚子晚報
我軍炮火封鎖敵軍唯一的退逃之路。[圖片來源:揚子晚報]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甘肅省蘭州地區同西北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蘭州,北臨黃河,東、西、南三麵環山。抗戰時期就構築了國防工事,國民黨守軍稱該城為“不可攻破的鐵城”。1949年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台兒莊戰役:57把大刀定乾坤09-6-29
圖為台兒莊戰役遺址——清真古寺。此寺在大戰中曾為我方指揮部,是日軍爭奪要地。
  70年前的1938年3月,一支大刀敢死隊在台兒莊戰役中痛宰日寇,扭轉了戰局。
這個故事流傳至今,許多人都把這支敢死隊說成是池峰城師長的第31師,但實則為
第27師師長黃樵鬆的158團7連官兵。
  3月27日清晨,日軍磯穀部63聯隊攻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二戰東線:蘇聯紅軍的坦克手花木蘭:開坦克與法西斯作戰
原文:2007-7-11
  1941年秋,蘇聯紅軍的一個征兵站前來了一位姑娘。
她叫亞曆山德拉·羅斯楚金娜,是一位來自烏茲別克斯坦首府塔什幹的拖拉機手。
28歲的亞曆山德拉一心想到前線打德國鬼子,但卻被征兵官員當頭潑了盆冷水。於是她剪短了頭發,穿上男子的衣服,來到另一家征兵站。
亞曆山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這1894的事:英遠東艦隊因日艦擊沉高升號險些與日本開戰
  1894年,甲午戰爭以一種相當特殊的方式爆發:日本軍艦浪速號在朝鮮洋麵擊沉大清運兵船,而這條船卻是由英國人駕駛、飄揚著英國國旗的地地道道的英國船“高升號”。
  消息傳來,英國國內輿論一片沸騰,群情激奮,要求政府對日進行報複。此時,巡弋在東亞的英國遠東艦隊,也做出了不尋常的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6-29 10:40:41)

ZT:開國大典閱兵的前奏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盛大閱兵。首都30多萬人參加了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檢閱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朱德總司令乘車在長安街檢閱了受閱部隊,並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陸海空三軍部隊16400多名官兵接受了檢閱。開國大典閱兵,是黨領導人民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開國大典:閱兵過程中通信係統受強幹擾09-6-28
  人物小傳:艾平,陝西省米脂縣人,1932年11月生,1945年1月入伍,曾任中央軍委無線電通信總台報務員、報務主任等職。
  3月21日,筆者拜訪了江蘇省軍區南京第一幹休所離休幹部艾平,聽他講述了執行開國大典通信保障任務的情景。
  接到緊急命令
  新中國成立前夕,艾平任中央軍委無線電通信總台報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開國大典閱兵細節:受閱部隊統一使用三八大蓋09-6-29
  新中國開國大典中的閱兵式,曆時兩個半小時,受閱部隊共1.64萬餘人,場麵非常壯觀。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威武雄壯的陣容展現在國人麵前,不僅為新中國的開國盛典獻上了一份厚禮,也給世界以震驚。這次閱兵是我國現代閱兵式的藍本。以後曆次天安門國慶閱兵的程序和內容基本無大的改變,僅在方隊和人員的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陳賡,周恩來,中共北京特科的成立和遭遇
  “北京特科”是上世紀30年代一個嚴格遵守周恩來指示——“不與黨的地方組織發生聯係,單獨進行情報、兵運、保衛、鋤奸等活動”的中共隱秘機構,受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局領導,利用各種方式搜索重要情報。陳賡、潘東周、小說《紅岩》裏華子良的人物原型韓子棟,都是北京特科的諜報員。
  陳賡北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91]
[392]
[393]
[394]
[3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