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地區乃東縣克鬆村村民舉行活動,喜迎即將到來的「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大公網訊】3月26日,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地區乃東縣克鬆村村民舉行活動,喜迎即將到來的「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新華社[
閱讀全文]
的國民黨川軍第24軍劉文輝部,該部也從來沒有派兵越過金沙江進入西藏。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人民解放軍便開始了進行雪域高原大進軍,翌年進入拉薩,這才真正使西藏重新回到祖國多民族大家庭的懷抱。<br><br>出兵抗美援朝「影響」了台灣問題解決嗎?<br><br>近年不少網站上的文章談及1950年中國出兵抗美援朝的得失時,認為這「影響了台灣問題解決」,這一錯誤認識主要是不了解當時的曆史因果關係所致,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人故意混淆視聽以圖以否定抗美援朝戰爭。<br><br>看一下曆史進程的順序便可知道,遠在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前的四個月,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 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便發表聲明派兵入朝參戰,並宣布派第七艦隊進駐台灣,以「阻止對台灣的攻擊」。當天,第七艦隊的軍艦便從日本駛入台灣海峽,美軍第 13航空隊隨即也進駐台島基地,遠東美軍司令麥克阿瑟還於7月間訪問台灣同蔣介石達成「共同防禦」協定。後來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稱,當時他連天在夜間「祈禱中共軍隊能渡海攻台」,這樣便可用美國的飛機軍艦殲滅那些木船。此時,中共中央領導人也非常清楚,解放軍幾乎沒有可使用的海空作戰力量,在美國強大海空軍攔堵下用木船渡海攻台灣是根本不可能的。周恩來後來曾對此解釋說,美國在朝鮮、台灣、越南三個戰略方向上對中國形成威脅,可選擇來進行較量的三個戰場中隻有在朝鮮最為有利,因為在此最有利於發揮中國軍隊的陸戰優勢。同年10月19日,鑒於台灣問題已無法解決,美軍又逼近中朝邊境,新中國的軍隊才以「誌願軍」的名義正式入朝參戰,10月25日正式開始了抗美援朝戰爭。<br><br>了解曆史進程人都能清楚看到,不是出兵抗美援朝戰爭「影響了台灣問題解決」,恰恰是美國阻止新中國解決台灣問題促使毛澤東等領導人決定出兵朝鮮。至於1950年6月爆發的朝鮮內戰是否影響了台灣問題的解決呢?以前國內外曾有很多人對此持肯定觀點。不過1983年美國政府關於朝鮮戰爭的曆史檔案解密後,研究者從中可看到美國出兵台灣的計劃從1949年起便開始討論,遠東美軍司令部和五角大樓積極主張幹預,國務院則認為這可能把中共推向蘇聯一邊,杜魯門總統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決定采取「待塵埃落定」的觀望態度。1950年2月毛澤東在訪蘇時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美國軍政首腦認為離間中蘇已不可能,4月間國家安全委員會秘密發出的第 68號文件便確定要幹預台灣,遠東美軍也積極進行出兵準備,隻等待一個借口。<br><br>1950年6月 25日朝鮮北方同南方爆發了內戰,美軍馬上利用這一原本與台灣無關的事出兵台海。有些人認為朝鮮戰爭(並不是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使台灣「絕處逢生」,從表麵看雖是如此,若是細讀美國解密的檔案卻能發現,中蘇結盟後不論朝鮮是否爆發內戰,美軍阻止解放軍攻台的態度已確定下來。冷戰時代鑄成的戰略格局,特別是美國對新中國的敵意,才造成了台灣問題在當時無法解決。<br><br>中印邊界反擊戰時中國軍隊是否進入了印度境內?<br><br>近些年來網站的文章談及1962年的中印邊界反擊戰時,在宣揚勝利時使用了不少誇張描述,甚至說中國軍隊已經深入對方境內縱深,逼近某主要城市等。其實仔細看一下國內出版中印邊界反擊戰的戰史及地圖,以及看一下國外負責任的書籍便可知道,當時中國軍隊進行的反擊戰在東西兩段進行,西段反擊隻拔除了印軍跨境建立的43個據點,東段的反擊雖越過了原先的「實際控製線」前進了百公裏左右,也沒有越過中國地圖上標明的邊界線即「傳統習慣線」。<br><br>中印邊界自衛反擊的規模是很有限的,中國軍隊動用兵力隻有四個師4萬多人(根據當時的後勤能力和邊境惡劣的自然條件,也不可能大量調兵),殲敵不到萬人,對印度這樣一個大國給予了一定的教訓,使其後來不敢再進犯便達到了戰略目的,中方並未想用武力解決邊界問題。在反擊戰期間,中國軍隊根本沒有深入印境,反擊成功後乘勝即收,很快又撤回到1959年的實際控製線之內(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和後勤能力決定了這是惟一正確的選擇)。至於反擊戰的主戰場東段距離新德裏有千公裏之遙,也根本不在一個戰略方向,對那些荒誕無稽的傳言,隻要看看相關的嚴肅的曆史書和地圖便可知其錯謬。<br><br>西沙海戰時蔣介石是否「協助」過大陸?<br><br>從90年代以後,國內一些小報和文學作品敘述1974年1月西沙反擊戰時,曾以小說式筆法說蔣介石得知解放軍艦隻穿越台灣海峽時下令「放行」。近年網上一些文章不僅引用此傳言,還為美化蔣介石越寫越玄,甚至還有「護航」、「供應」和「打開航標燈」等離奇細節。<br><br>真實的曆史事實是,1974年解放軍海軍同南越海軍發生西沙海戰時,因南海艦隊力量不足,從東海艦隊調幾艘艦通過台灣海峽南下,途中未遭國民黨軍攔截,卻並非台灣當局故意「放行」。1965年八六海戰和崇武以東海戰後,台方海軍因遭痛擊已不再向解放軍海軍主動攻擊,解放軍也不主動打擊對方,大陸的艦船在台灣海峽的活動未受攔截已成多年慣例,至於「護航」「供應」等說純屬向壁虛構,「打開航標燈」是屬違反航海常識的胡編。了解台海地理的人都知道,海峽寬度最窄處也有130多公裏,而並非狹窄水道,在如此寬闊的航道打開岸邊「航標燈」,船上的人誰看得見?<br><br>如果看一下1974年1月西沙反擊戰時的國際戰略背景,恰恰可看出當時蔣介石仍同侵犯中國西沙群島的南越政權站在一邊。南越當局從1956年起便開始侵占中國的西沙和南沙島嶼,而從50年代後期起台灣當局就同美國、韓國一起援助南越政權,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在西貢派駐龐大的軍事顧問團並和參戰的空運人員,由蔣介石欣賞的將領胡璉長年以「大使」身份在那裏主持並向南越軍提供「剿共」經驗。1973年春美國從南越撤軍後,台灣軍事顧問團仍留西貢,此後兩年間繼續向其提供軍事援助。1975年4月南越政權遭越南人民軍總攻而崩潰時,台灣軍事顧問團才最後撤離,西貢政權末代「總統」阮文紹因怨恨被美國拋棄,選擇了台北作為逃亡後的棲身地,以顯示感激之情。這些史實,在當年是關心國際時事的人所共知的。說蔣介石在大陸與南越政權發生衝突時「協助」大陸,這豈不是因別有用心而顛倒曆史的謬談?豈不是在有意欺騙那些不了解這段曆史的中青年人?<br><br>中國在抗美援朝和南疆反擊戰中有多少女兵被俘?<br><br>近年一些網站的貼文中利用人們的獵奇心理,繪聲繪色地描寫抗美援朝和1979年南疆作戰有多少「被俘女兵」,並大篇幅地描述所謂悲慘細節。真實的史實卻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誌願軍隻有一名女兵成為戰俘,即1951年第五次戰役期間被俘的第180師護士楊玉華。美軍因感到對單個的中國女俘不便關押,便將其送入朝鮮人民軍女戰俘的戰俘營。1953年停戰後,楊玉華被遣返時在板門店交換場地展示了自己在戰俘營中縫製的國旗,受到誌願軍政治部主任杜平的當麵慰問。<br><br>在1979年南疆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沒有任何女兵被俘,被俘的240人全係男性。在那場作戰的陣亡軍人中也隻有一名女軍人,係在汽車上遭伏擊中彈犧牲。至於網上的諸多炒作和描寫,都純屬子虛烏有,從某種意義上還反映出編造者的一種不健康心理。<br><br>中國軍隊有「文職將軍」嗎?<br><br>網站上提到解放軍近年授銜的將軍時,有些人將一些從事文藝、科技工作的文職人員稱為「文職將軍」,甚至還把某些人具體地說成什麽「文職少將」。事實上,中國軍隊的軍語和銜級中根本沒有「文職將軍」,軍隊報紙上對此也專門有過澄清,未注意到這一點的網友仍相信或沿用這種不正確的稱呼。<br><br>解放軍和武警中的文職人員(包括演藝人員)隻有專業技術級別,而沒有軍銜。社會上一些人誤將他們中間某些級別高的人稱為「文職將軍」,主要源於2001年2月軍隊四總部提高高級專家待遇規定中對服飾的更改。根據這一待遇規定,文職專業技術三級以上的人員的軍裝帽飾改金黃色,肩章加將軍鬆枝葉,由此從外觀看有點像已授軍銜的少將(若看將星還是有重大區別)。這些人享受的待遇,也相當於軍級幹部,甚至在收入方麵更高些。<br><br>軍隊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包括演藝人員)得到較高級別待遇,發給的軍裝上有些飾物變化,體現了中央軍委對他們的關懷,卻並非授予「將軍」這一有很高軍事榮譽的軍銜。類似情況在地方部門也有很多,例如一些高級專家和演員也享有相當於部長、副部長乃至更高的待遇,卻不能根據「官本位」的觀念和待遇級別將他們稱為「部長級專家」、「副部級演員」,社會上和網站上對「文職將軍」這一流傳甚廣的錯誤稱呼自然也應予以糾正。<br><br>網絡上談到軍事和曆史問題時,錯誤的傳言可謂不勝枚舉。例如近年網站上轉載的一些長篇的戰史文章,有許多是從胡編亂造的「地攤書」和一些人為謀利杜撰出的所謂「紀實」、「實錄」中抄來,在許多問題上誤導了讀者。再如一些講述抗日戰爭史的網貼,也大量引用當年國民黨政權和台灣方麵誇大吹噓的虛假資料。在如今的信息社會中,出現這類混淆視聽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正確的對待方式應是及時揭露其謬並說明真相,這才是對讀者負責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少將))
轉貼:徐焰少將澄清:西沙海戰時蔣未助大陸
2010-3-26
資料圖:網上流傳的所謂國民黨軍駐紮西藏的照片。
【大公網訊】人民網3月26日報道:網絡的普及為人們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時也帶眾多不良和虛假信息的傳播。網絡中有關軍事和曆史問題的虛假傳言,長期以來也為數甚多,且以訛傳訛、一用再用,導致不少人信以為真。為向廣大讀者澄清謬誤,筆者特[
閱讀全文]
轉貼:美國第七艦隊指揮艦藍嶺號經停香港休整5日
3-25
新華網香港3月25日電美國第七艦隊旗艦“藍嶺”號25日停靠香港水域,並進行5日休整。
美國駐港總領館發言人表示,在港期間,“藍嶺”號水兵們將參觀寶蓮寺、天壇大佛和跑馬場等地,並參加一些社區活動。第七艦隊軍樂團將於28日下午在國際金融中心舉行兩場演奏會。
“藍嶺”號是一艘海空兩棲作戰指揮[
閱讀全文]
轉貼:外媒:穀歌會重返中國甚至買百度
2010-3-27
【大公網訊】Google聲稱電郵賬戶遭到黑客攻擊發出之後,如其威脅的那樣,在22日終止了對其中國大陸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審查。中國大陸對google.cn的訪問如今被轉到其香港站點google.com.hk。該頁麵上寫著「歡迎您來到穀歌搜索在中國的新家」。但外媒推測,Google此舉無非出自戰略上的考慮,相信還會以各種方式返回中國大陸。[
閱讀全文]
轉貼:老勝算:
下麵這篇文章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當前中美匯率之爭的實質,值得一讀!
我本人的看法,美國逼人民幣升值的用意很清楚,一是要變相賴賬,通過表麵合法的手段奪走中國人民的血汗錢,還要裝作道貌岸然;二是要搞垮中國經濟,以此阻止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步伐,維係獨霸世界的局麵。
這決不是一般的貨幣匯率之爭,這是一場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決戰[
閱讀全文]
轉貼:【楊柳評政】全麵否定毛澤東——是時下中國亂局的根源
2010-3-19中華網
是人,終究要死的。有的人,死的重於泰山;有的人,死的輕於鴻毛。有的人死後,人們奔走相告,放鞭炮以示慶祝;有的人死後,天下縞素,三日禁食誠信哀悼。
時下,中國不論是周邊的政治環境,還是國內的經濟環境,都暗藏著很大的風險。與美國一邊倒的外交,更是如同坐上了賊船[
閱讀全文]
轉貼:驢背上的兵工廠:抗戰時期八路軍武器研製秘聞
人們講起抗日戰爭中的的八路軍,往往稱之為土八路,其實土八路並不土。八路軍的將領大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的知識分子,整個隊伍中有學識的青年乃是八路軍的骨幹。僅就戰鬥在太行山區的八路軍流動工作團而言,便是一支人才濟濟、利技精英集聚、研製成果累累、功勳卓著的利技大軍。
八路軍流動工作團,是[
閱讀全文]
楊靖宇,抗聯,抗日英雄,魏拯民,趙尚誌
東北抗日義勇軍犧牲了10幾萬人,抗聯犧牲了數萬人。抗聯犧牲的人中有42名將軍。其中包括抗聯創始人李兆麟和楊靖宇、趙尚誌等人。可以說,由於東北抗日完全缺乏外界支援,沒有正麵戰場的支持,自然環境惡劣,麵對的又是日軍絕對主力關東軍,用抗聯老戰士回憶的話說:“活著比死了更難”,但這些英雄們依然堅持著戰鬥,但犧[
閱讀全文]
轉貼: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黨史縱橫》2006年11期 作者:袁成亮
電影《南征北戰》(黑白片)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題材故事片。這部影片以其恢宏的氣勢,眾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被列為“老三戰”之首(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由於《南征北戰》是在特殊環境下完成拍攝的,因此經曆了許多的磨難。
一波三折的開拍<[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