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7-11-30 19:49:11)
氣功班上的西醫-樂翁敏京-花城(Bloomington,Indiana)裏有幾所「老人院」,專為年邁人士住宿、生活、療養而設立的。譬如北郊的“Meadowood”、東南郊的“Redbud”、及東北隅的“BellTrace”,都很知名,設備也不錯,是退休體衰者的最佳選擇與去處。近年來,東風西漸,洋人慢慢對相傳數千年的「中醫」感到興趣與好奇,報章雜誌上也常見有人介紹「中醫」、「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凡人小事兩則-吳瓊-一.再訪瓊娜中秋前一天,我帶了些柿子,獼猴桃去看望瓊娜,她住的地方離我原來教書的學校很近。不上班了,去那邊的次數也少了。每次隻要見到她,她都會邀請我去,我也很願意去見她,因為每次都會從她那裏帶回來正能量。她的一條狗去世了,現在隻剩下12歲的那條與她作伴,她告訴我,要與狗狗打招呼,表示友好,否則狗會嫉妒,她的孫兒女和重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0-30 18:38:40)

毒藤之災-楊敏京-一九七四年秋,我託妻寄子,關山飛渡,隻身來到印州花城(Bloomington,Indiana),在印大「英語研究所」進修攻讀。一麵是體驗重新入學、讀書窮經的快慰;另一麵則是頓失與妻兒共享天倫之樂的溫馨。兩種情緒揪纏結緝成一團,時亢時疲,時喜時憂,莫衷一是。頭一年(兩學期)匆匆就過去了,先後攻讀了六門英美文學的課程,獲益良多,但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金秋隨感-吳瓊-九月一到,天氣開始涼快起來。每天早上陽台上總有落葉,柿子與獼猴桃開始成熟,白色的繡球花變成了粉紅色,煞是可愛。各種戶外聚會也就相繼而來,朋友的,家庭的,俱樂部的,連續三個周末,我都忙著準備食品,也希望能夠有點廚藝創新。最後一次,終於做得自己比較滿意,聚會上受歡迎的程度也比往年同一個團體的聚會上高,大方盤子很快就空了。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丘頂」之「鬆」 -樂翁敏京- 坐落在「印州花城」(Bloomington,Indiana)「印大」校園的東北角,有一片佔地約五畆、略呈高低起伏、正方形的林地。這是校園上的「實驗農場」,知名度頗高,隻要問起「丘頂」(Hilltop),幾乎無人不曉,尤其是在校園上生活過、又有孩子的家庭、更能津津樂道,回味無窮。 這個「實驗農場」成立於一九四八年,由「生物係」夏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自己動手做(DIY)吳瓊微信交流中有許多對退休老人有用的勸告和知識,如何過得健康,快樂,充實。人們普遍認為老年人的生活容易變得單調,無聊,寂寞。其實除了與朋友交流以外,在家裏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創意的DIY(DoItYouself)小項目也會給自己帶來樂趣,成就感。比如說,看到別人介紹的某種烹飪方法,可以試一試,我前幾天就試了微波爐烤蛋糕和小烤爐做雲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7-07-30 14:08:05)
在一起-吳瓊-盛夏,炎熱難當,有幾天大部分時間得躲在室內,隻有清晨和深夜才可以從事戶外活動。白天一開門熱浪撲麵而來,滾燙的熱氣像是蒸籠裏蒸包子的蒸汽,不由得怯步再思,如果不是必須出去做的事情,還是不出去為好。美人蕉,曇花,繡球花,夜來香(英文名字,4clock)相繼開放,出去隨便走走,總有花的色彩悅目,芳香沁肺,舞姿迷人。小朋友來度假,我帶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7-30 14:06:53)

鋼琴演奏的今、昔交錯-樂翁敏京-今(2017-6-29)晚八時,在印大音樂院「奧爾廳」,有一場鋼琴獨奏會,由鋼琴兼作曲家納莫夫(EmileNaoumoff)教授演出。納教授是法籍世界知名的作曲兼指揮大師娜蒂莪。布蘭吉(NadiaBoulanger,1887-1979)的關門弟子,名氣響亮,座無虛席。自印大五月初學期結束後,我們便沒再去音樂院聆賞音樂會了,今晚機會難得,世之與我是專程而去的。先瞧瞧「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7-01 09:32:49)
周末日記-吳瓊-平平淡淡的日子過得飛快,端午剛過,就已經是夏至了,白天會越來越短了!記得陳毅有首詩裏說:“誌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長”。我雖然不是誌士,卻老覺得白天不夠長,沒有幹多少事情,一天就過去了,也許是現在做事情的效率不如以前了,以所完成事情的多少來測量白天的長短,自然覺得比年輕時要短了。至於是否是愁人,我好像也不算,因為還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莎士比亞的音樂世界-樂翁敏京-ㄧ,序言「內心沒有音樂的人,他若再不受美妙音樂的感動,這人最宜於做賣國陰謀,掠奪的事;他心情的動作必如夜一般的黑暗,他的感情必如地獄一般的幽鬱。這樣的人是不可靠的。」(『威尼斯商人』V,i,梁譯)凡是喜歡莎劇的人,讀到上麵這段出現在『威尼斯商人』中、頗具「判決」口脗的劇詞時,恐怕都難免不爲之大吃一驚。驚悸之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