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清華同學好多都走了, “天眼”領銜人不久前也走了

(2017-10-02 19:08:34) 下一個

金秋隨感

 

-吳瓊-

 

九月一到,天氣開始涼快起來。每天早上陽台上總有落葉,柿子與獼猴桃開始成熟,白色的繡球花變成了粉紅色,煞是可愛。各種戶外聚會也就相繼而來,朋友的,家庭的,俱樂部的,連續三個周末,我都忙著準備食品,也希望能夠有點廚藝創新。最後一次,終於做得自己比較滿意,聚會上受歡迎的程度也比往年同一個團體的聚會上高,大方盤子很快就空了。說起來也不複雜,我用春卷皮,切成四塊,包上肉末,洋蔥,青椒,胡蘿卜絲,少些米飯,奶酪,番茄醬的混合物,做成燒賣,用小烤箱烤熟,直接就將盤子端去,居然效果不錯。自己也很高興,因為這個五六十人的聚會上好看好吃的食品太多了,能夠讓許多人選用,不那麽容易。這種做法在家裏做家常飯菜時也可以采用,比做春卷要容易,速度也快,味道香脆。若吃不完時喂狗狗,也是特受喜愛,扔過去,肯定接住,比肉包子更加有去無還。

 

上星期五晚上看微信時發現大學同學群裏留言很多,一查才知道一位在天文台工作的傑出科學家兼總工程師的同學病情惡化而去世了,他是中國最大的五百米口徑球麵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的領銜人,為這個項目他將近二十年嘔心瀝血,去年九月下旬完工,不到一年,他就走了。如今留下了龐大的“天眼”,給後人機會去探索神秘的天文世界,也是他為國家科技進步鞠躬盡瘁的紀念碑吧。傷感之餘,我查了一下同學通訊錄,已經有二十六名去了天國。將來大家陸續去那裏報到,也許可以在吳剛,嫦娥的陪伴下,再續同學緣分,一起回憶往日歲月,把酒迎風,談笑風生。

 

已經有很久沒有去當地圖書館了,家裏有不少經典的小說可看,但是視力不好,看一會兒字就變得模糊起來了。於是想還不如先去借個DVD看一下,結果到了那裏想借的沒有找到,不甘心空手而歸,索性就按作者名字查找一下,看看他的別的作品也可以。再把別人剛還來的架子翻看一下,隨便

挑幾個,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本來想看的是Henry James 的作品,已經看過好幾篇了,最喜歡的是他的Washington Square,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他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語言也很精彩,道理明白透徹。其實剛來時我並不看好他,覺得他與他的心理學家的弟弟都是富豪子弟,不用自己去謀生,與貧困大眾缺乏共同感情,寫得好也不值得我去佩服。也許小時候看了太多高爾基的作品,還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為人生充滿苦難的作家才能對社會有深刻的認識,作品就會更加生動感人。

 

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的思維方式開始改變,看書或看電影,憑自己的直覺去喜歡或不喜歡,不再去追究作者的身世或受別人的評價影響。如果作家觀察仔細,敘述簡潔明了,故事引人入勝,分析深入透徹,在我看來就算是好的作品。算起來陸陸續續也看了不少,比較喜歡的有傑克. 倫敦的海狼,White Fang,毛姆的人類枷鎖和他的許多長篇短篇,霍桑的紅字,Truman Capote的Cold Blood 及幾篇短篇。前不久剛看完的“飄”,“教父”。現在有網絡很方便,查一下就能找到最佳經典小說一百篇,發現我居然也看了其中的不少篇,盡管有時我還不明白它們是如何排出來的,但至少可供參考。

 

看一本好書,真是人生的享受,我們可以超越時空去與不同年代,國家或地域的作者進行文化,思想,情感的交流。可以有心靈的溝通或對人對事看法上的認同,甚至會有“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的願望,所謂精神生活的豐富也許也包括有那麽多神交的文友,盡管作者不見得認你為友,也不知道你喜歡他們的作品,看得放不下手。在有限的人生,能夠不斷發現值得欣賞的作品並有時間去拜讀也是不亦樂乎的天上人間最稱心如意的事了。

 

Henry James有很長一段時間生活在英國,最後放棄美國國籍,常住英國。不知道英國的文化生活是否有吸引他的地方?看過了福爾摩斯全集,The woman in white, 還有許多Agatha 的作品,我常常心裏有個疑問,偵探小說是不是英國的特產?倫敦的霧霾是否孕育了那些曲折離奇的案例?英國人是否更願意探討人性形成的特殊或更深層的因素?因為沒有到那個地方生活過,隻是一種好奇和猜測,還沒有足夠的數據和事實去證明什麽,不過這兩個國家的電影,小說似乎風格不太一樣。也許美國人比較隨意,直率,英國人比較嚴密,拘謹,各有千秋。

 

本來想到網上去查找一下,夜深了,也疲勞了,算了。以前曾經把自己叫做花奴,這回改一下,叫書蟲吧。有機會去有書的地方,總是會呆很久,也不會空手出來,不是借,就是買,也不掂量自己是否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別人說要慎言,我也不遵循,寫起短文來隨便亂議,好在沒有指名道姓說哪個作家的作品我不喜歡,再說人家名人哪裏在乎一個small potato的讀者喜不喜歡呢?

 

昨晚未寫完,今天打開微信看到又一篇引發共鳴的文章,文中說:

 

“有人問我:如果你可以帶一樣東西回中國,你會帶什麽?我想都不用想:當然是美國的公共圖書館係統!”

 

太有同感了!我也會選公共圖書館,這裏的圖書館實在太方便了,這次我去是星期天下午,還書車要排隊,裏麵有家長帶孩子去找兒童讀物或DVD,也有舊書書市,除了英文書架,還有中文及其他語種的書報,音樂和電影。還有計算機網絡,複印機,給老人或殘疾人送書的流動車等等。真希望中國東南西北,大城小鎮,都有供居民使用的公共圖書館。現在國內經濟發達了,科技水平上去了, 大工程如橋梁,鐵路,博物館,天眼都讓世界刮目相看,連我的老家小鎮也成了江南旅遊景點,上了中央電視台。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看到中國地圖上星羅棋布的大大小小的公共圖書館。

 

快到中秋了,今天外麵氣溫居然高達90度,幾個DIY的戶外項目不得不暫停,匆匆寫完昨晚沒有結束的文章,問候大家節日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抬抬杠 回複 悄悄話 別造清華人的謠,哪一屆的會是26/200?你七老八十了吧。
Dayu2009 回複 悄悄話 理工情懷, 讚!
.川曄 回複 悄悄話 看來清華的這位同學的寫作水平有待提高。除了極不嚴謹之外,還文不對題,散亂無章啊!
夢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bo88' 的評論 :
抱歉,全年級近兩百人。
又要過年 回複 悄悄話 清華有個在加拿大的吳瓊,要把腳並並攏,管住中間那條縫。
nunumom 回複 悄悄話 2017年9月15日晚,天眼之父, 南仁東因病情惡化逝世,享年72歲, 1963.09-1968.07  清華大學無線電係真空及超高頻技術專業,學士
isuiyi 回複 悄悄話 恐怕美國的公共圖書館係統不適合中國國情。
labo88 回複 悄悄話 就是。 26/?
What's the population?
長島阿美 回複 悄悄話 把要看的書目在圖書館網站上搜索好,很多時候暢銷書本地圖書館沒有,但幾天後會調撥過來,放在一旁,並會通知你已經到貨。去圖書館直接就拿到了。這個是最方便的。還有,現在喜馬拉雅聽書太好了,還免費!這一點的革命。中國趕上了好的曆史時機。
Jolene22 回複 悄悄話 圖書館是美國的國寶. 昨天去了我們城裏剛新開的中心館,高大明亮,不少年輕人在. 很驕傲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寫得不錯。
流水小橋 回複 悄悄話 你這個清華生至少表達不嚴謹,還文不對題!
愛琴海岸 回複 悄悄話 看來你的生活軌跡與你的同學們毫無交集, 或許早逝的他們缺少了真正的”生活“。
MoatCity 回複 悄悄話 26 classmates passed away? How big was your class? Hard to believ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