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犇的博客

音樂欣賞, 往事回顧
個人資料
博文

郭乃安先生,中國著名音樂學家,1920年11月16日生,貴州盤縣人。1939年貴州省立盤縣師範畢業,1941年在重慶進國立音樂院學習理論作曲,1947年畢業。曾於1946年1月與同學共同發起成立“山歌社”,並被選為社長,從事進步的學生運動及民間音樂的收集與研究。畢業後任上海《時代日報》副刊《新音樂》編輯,主持中華音樂學校教務工作。1949年以後,曾在上海總工會、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蕭斯塔科維奇的《C大調第七交響曲》(以下簡稱“蕭斯塔科維奇第七”),又名“列寧格勒”,完成於1941年,並於1942年五月在古比雪夫(現稱薩馬拉)首演,同年九月在舉行在列寧格勒(現稱彼得堡)的公演。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列寧格勒被德國納粹軍隊包圍期間。作曲家原想把這部作品獻給列寧,後來改為獻給列寧格勒。全曲由以下四個樂章組成:I: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蕭斯塔科維奇(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英文:DmitriDmitriyevichShostakovich),前蘇聯著名作曲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有多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包括15部交響曲。蕭斯塔科維奇的《d小調第五交響曲》(以下簡稱“蕭斯塔科維奇第五”)作於1937年,並於同年在列寧格勒(今彼得堡)首演。2016年BBC音樂雜誌評選出的“最偉大的”二十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著名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JeanSibelius,1865-1957)一生創作了七部交響曲。其中《C大調第七交響曲》(以下簡稱“西貝柳斯第七”)被認為是最傑出的,在BBC音樂雜誌2016年評選出的“最偉大的”二十首交響曲中榜上有名。作品於1924年完成,並於同年在斯德哥爾摩首演。“西貝柳斯第七”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隻有一個樂章,是一部很少見的單樂章交響曲。就這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0-04-24 07:23:38)

1992年12月,我受單位委派,參與了到印度的一次學術訪問,為期十餘天。那是印度政府舉辦“中國文化節”期間,有多種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動。記得中國政府派出了山東省京劇團,中國木偶劇團,一個畫家小組,和一個藝術學者小組參與了那個文化節。我有幸成為藝術學者小組的成員之一。當時文化部讓中國藝術研究院選派音樂和舞蹈的學者各一名,組成藝術學者小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馬勒的《第九交響曲》(以下簡稱“馬勒第九”)於1908-1909年創作,1912年首演,是馬勒的最後一部交響曲。“馬勒第九”全曲由以下四個樂章組成:I:悠閑的行板(Andantecomodo),D大調;II:以緩慢的蘭德勒舞曲速度(ImTempoeinesgemächlichenLändlers.Etwastäppischundsehrderb),C大調;III:滑稽的回旋曲:很快的快板(Rondo-Burleske:Allegroassai.Sehrtrotzig),a小調;IV: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馬勒的《第三交響曲》(以下簡稱“馬勒第三”)可能作於1893-1896年,並於1896年完成。“馬勒第三”由以下六個樂章組成,各樂章標記及馬勒曾給出的標題是:I:強有力而決然地(Kräftig.Entschieden),d小調轉F大調,“夏日來臨”;II:小步舞速度(TempodiMenuetto),A大調,“草原的花朵告訴我”;III:悠閑的諧謔曲(Comodo(Scherzando)),c小調轉C大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Mahler,1860-1911)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是較後期浪漫樂派的傑出代表。馬勒的作品數量不算多,主要是交響曲和歌曲。據統計,他一生作有十一部交響曲,正式編號的有九部。在BBC於2016年評選出的“最偉大的二十部”交響曲之中,馬勒的“第二”,“第三”和“第九”三部入選。我們將在此依次欣賞這三部精品。馬勒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完成了在英國一年的進修,我於1989年1月回國,繼續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工作。1991年7月,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第31屆世界大會在香港召開,主要議題是中國及東亞地區的傳統音樂研究。來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學者,包括二十多位中國大陸的學者,參加了大會,我也有幸身在其中。參加這次大會的收獲和感想很多,下麵是印象較深的兩個方麵。關於卞趙如蘭(RulanCh[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前麵我們欣賞了德沃夏克最著名的交響曲《自新世界》。他其它體裁的名作也有很多。今天我們要欣賞的《幽默曲》是1894年創作,由八首鋼琴小曲組成的套曲《幽默曲集》(Humoresques,Op.101)中的第七首,也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1892至1895年,德沃夏克應邀擔任紐約音樂學院院長,1894年夏天,他與家人從美國回到家鄉波西米亞度假,心情愉快。這個《幽默曲集》主要是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