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08-20 22:55:54)


對上次的年糕貼進行補充。可惜這裏沒有毛蟹,下回有溫哥華蟹做一下毛蟹年糕試試看。
家裏沒有大油鍋,無法做出“鮮得來”脆的口感。但是,鮮甜味濃,排骨的滑嫩配上年糕的軟糯,也是非常不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昨天看到小李子的毛豆魚塊。巧了,家裏真好有剩下的龍躉,和半袋冷凍毛豆,於是學做了這個菜,謝謝小李子,很好吃。我加了美極醬油和李錦記蒸魚豉油,最後用一點水澱粉勾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口水雞
豆幹芹菜幹尤絲
三杯蘢躉
筍幹菜炒四季豆
河蝦幹燴幹絲
爽脆高麗菜
自家後院的花
酒釀圓子
涼麵
白灼西蘭花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欖角就是油欖豉,和海鮮一起蒸味道鮮美,這方麵大媽豬是行家。
至於,河蝦幹是特地從紹興帶來的特產,用蝦幹吊出鮮湯後,放入滾刀塊的意大利瓜。收汁,鹽、糖調味,蔥花,勾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9-08-03 23:38:58)

三杯蘢躉
最近買了一整條的活蘢躉,鮮美無比,隻是太大,無法一次吃完。
剁椒蘢躉頭
美極蘢躉頭
蒜茸通菜
糟小香魚
酒釀圓子
MOJITO
蜜瓜火腿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0)
(2009-06-27 13:34:34)


出去宵夜是常有的事,但一家三口一起,還是第一次。難得小家夥有興趣,於是披星戴月的前往一家打冷宵夜。說起“打冷”,說法有很多,比較正麵的,也是我比較願意相信的一種是來自古語。古漢語中,“打”字有吃的意思,如果看過《水滸傳》等古典小說的,都會記得“打尖投宿”這個字眼。“打尖”也就是去飯店吃點東西的意思。在粵語中有很多古語的成分,譬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LD曾經寫過一篇短文《我為蟹狂》,一篇小小說《都是螃蟹了的禍》,可見她對螃蟹的厚愛。其實,江浙一帶長大的,對吃蟹都是情有獨鍾。海蟹的吃法有:嗆蟹,溫蟹,醉蟹,蟹糊,麵拖蟹。崇明島出產一種毛蟹,上海菜中就有了一道濃油赤醬的毛蟹年糕,其實這是一道借鑒排骨年糕做法的後上海菜。
說到河蟹,那就不能不談一下,馳名中外的中華絨毛蟹,當中以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記得糟溜魚片,魚香肉絲,是我最早學也是那時最拿手的兩個菜。上小學時開始對烹飪發生興趣,那時老媽是我的老師。一來飯店較貴,二來老媽手藝還不錯,所以,有席必是家宴。上海的住房難那是出了名的,一家四口,14平米,再加一個廚房,一個洗手間,更有甚者一家六口一間房。現在想想,還真佩服咱中華民族真是一個勤勞,忍耐的民族。
一有家宴,大人一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很久以前,第一次品嚐柱侯牛腩的時候,吃到最後都沒見到幹貝的影子。後來才明白自己的聯想功能太過強大,思維太過發散,其實是陋聞太過孤寡。把柱侯和瑤柱著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硬是湊在了一起。
柱侯其實是一個人名,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南海邊雖沒有畫一個偉大的圈,但卻創造了一個可與六必居媲美的廣式“甜麵醬”:柱侯醬。香味更豐富,味覺更層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