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人生

這裏是《常青人生》論壇的文庫
博文

我的小學可能是北京最古老的小學了,她的前身是明朝永樂年間的順天府學,至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曆史了,現在的名字叫府學胡同小學。
學校的大門,禮堂,教室,辦公室大都是古代風格的建築,伴隨著不時傳出的琅琅讀書聲,更使校園增添了幾分學苑的肅穆和書卷氣。
在校園中一個獨立的院落裏,還有一個文天祥祠。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朽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能不能跳級的過程中,我唯一擔心的是能不能跳,一點也沒想過是不是跟的上。不是有實力,是"無知者無畏"。在充分品嚐了跳級成功的喜悅之後,接踵而來的巨大壓力讓我經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階段。
那一年我十三歲。個子突然串得象個大人,盡管班裏同學都比我要大上兩歲,可倒黴的我比絕大多數人都高。這已經夠讓我自卑的了。加上基礎差,又不懂這裏的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隨父母搬家到一個新城市。在原來的城市上的是7年級,按理應該轉入新城市的初中二年級。可去教育局辦手續時碰到個特笨的辦事員,他不知道7年級是個什麽東西,又見我豎著瘦高的個子,就說,我們這兒沒有7年級,你應該上高一。我心裏狂喜,高中生啊,那不就是知識分子了嗎?我用極大的毅力忍住洶湧而至的喜悅。帶我去的是爸爸單位的叔叔。他疑惑的看看我,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女孩子也打架啊?當然打了!
我看過別的女孩子打架,一般都是揪頭發、抓臉、撕衣服。。。。。我從小就膽子小,看見打架罵人的場麵就躲的遠遠的。
終於有一天,我。。。我也打架了!很遙遠的故事了,文革早期的故事~~~~
那時我大概有10歲左右的樣子大。正趕上“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文攻武衛鬧的正凶的時期,不光大人鬧騰,連很純真的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年級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還記得小時候唱的這個童謠嗎?
那年,我和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一起進了學校的大門!真正成了一年級的小豆包!
看到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脖子上帶的紅領巾可羨慕啦!就想著啥時我們這些新同學也能戴上紅領巾呀?
一天,老師告訴我們說:明天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要來咱們班,每個大哥哥大姐姐將在我們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生下來56天就進了托兒所,在北京時一直上的是全托,一個星期回家一趟。到了鎮江,我又進了鎮江地區機關幼兒園,還是全托。後期上幼兒園都是自己走去的。有一次去的路上,被一個騎車的人撞倒,前輪從背上壓過,當時胸前口袋裝有一個核桃,被撞後胸口疼得最凶。撞我的人見我還活著,騎車就走了。不知那人事後怎麽想的。
到了鎮江沒多久,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今天是美國勞工節,巧得很這也是中國傳統的開學日。在家過長周末,突然意識到40年前就是在9月1日這一天我走進了中學校門。到我們初中該畢業的那年,北京市教育係統改為春季入學,為了與招生時間銜接,我們要等到冬季才能畢業,也就是說我們那幾屆的中學生都多上了半年初中。那是剛剛複課鬧革命的年代,是讀書無用的年代,雖然我們多上了半年初中,學到的文化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翻篇舊文來參加活動~~~這篇算是在網上正二八經地碼的第一篇作文。那時候連拚音都忘光了,費了好大力氣才打完。現在讀著,怎一個‘澀’字了得!沒時間重寫,大家湊合看吧:))
((圖畫:秋韻)
上中學時,跟我最好的有四個女同學。小城四麵環山。學校座落在山肩上,她們幾家都住山腳,每天兩次爬幾百級石階去上學。我家在山腰,下午去上課時我常在半路等她們,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次收到信,給我一個人的信,而且不是由大人轉交的,是在小學六年級,來信的是史純敏,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孩。
我們這個小學地處武漢最繁華的江漢路,也是商業區,這是往好的說,按現在的標準,說是貧民窟也不太離譜。史和其它的孩子明顯地不一樣,稍帶白皙的臉,留一對長長的辮子,我並不知道她父母的職業,但是我去過她的家,不是很大,卻是收拾的非常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聽前麵兩位大俠唱的樣板戲,又把我帶回那看樣板戲的年代。
我們這代人是在文革中長大的,那時文化生活極度貧乏,全國的文藝活動隻有八部樣板戲,外加《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一九一八》兩部電影。因此樣板戲和電影中的每句台詞都變成了經典。直到現在的漢語中還留下了象“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三爺,今兒個有我沒他,有他沒我!”“老九不能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