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人生

這裏是《常青人生》論壇的文庫
博文

“小呀麽,小二郎呀,背著書包上學堂…”
這是我五年級時照片,那時還未戴上紅領巾。
“小呀麽小二郎呀,背著書包上學堂……”八十年代初,一曲台灣校園歌在大陸唱響。這一首歌,勾起了我的回憶,對小學生活的回憶,對第一天跨進小學校門的回憶。
我在我家排行第二,又是男孩,叔叔、阿姨們都叫我小二郎。一九五九年,小二郎七歲了,到了上學的年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1-20 17:35:26)
小學時的課文
還記得小學時的課文嗎?
俺是62年進的小學。上海那時一年級的第一本語文書,前半本是教拚音,a,o,e,i,;b,p,m,f……後半本開始教字。俺們那一年一開始時教的字是“大小多少,上下來去”。跟前麵的幾年一樣。到了下一年,一開始識的字是“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到66年後的一年級,最初識的字是宇宙的最強音---“毛主席萬歲”!
俺們一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很喜歡本壇,潛水多日,冒一下頭。貼一舊帖拜一下壇。
中學憶舊:極左老師管班級如治國
69年,停課鬧革命已2年多,複課鬧革命開始。馬尾們被就近分入中學。報到那天,一長列牛鬼蛇神立於進校後的小道旁,讓新生認識,以便日後分得清敵我。其中無非地富反壞右叛徒特務走資派。
開學10天後,師資不足,一批老牛出牛棚,俺們班來了個摘帽右派協助30來歲的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日月運周,百川東流。
就在這河川日複一日的奔流之間,一個天真懵懂的少年一眨眼變成了青年,複由青年而壯年,在不經意間已成了中年人。如今自己的孩子都已從高中畢業,然而三十年前的高中生活依舊縈繞於心,未曾因歲月的流逝而褪色。我們這段高中生涯不僅僅是從花季少年到翩翩青年的普通人生轉折,而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因而也更值得緬懷。
那是一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美後這二十多年,俺跑到哪兒好像都屬老字輩,周圍華人朋友圈子裏,比俺夫婦倆年長的總是寥寥。終於在這兒看到好幾位學長,便來湊趣參加活動以表敬意。以歌曲為題,順帶看看有無“知音”:)。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少兒歌曲漸漸都帶上了革命意義。貓啊鳥啊雞啊等不再成為兒童歌曲主題。少年歌曲中像膾炙人口的《讓我們蕩起雙槳》一類抒情的很少。較早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11-19 14:10:13)
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文革開始,先是批讀書做官論,後來又批讀書無用論,再後來就幹脆停課鬧革命了。毛主席號召備戰備荒的時候,我正在小學5年級,從那時開始挖防空洞,一直挖到中學畢業。所以說中小學生活留給我最多的記憶就是挖防空洞。一開始在小學挖的防空洞如同農民家的菜窖。小學的操場不大,隻好在操場的一個角落選了大約3米多寬,10米多長的地方挖一個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俺喜歡看老照片,它瞬間給曆史定了格。今天貼幾張來拋磚引玉一下!
幾個同班同學:現在他們中有,工程師,記者,處長,司長,會計師,醫生,建築師,
和朋友在香山;那時去過好多次香山。其中戴墨鏡的那位爺爺是大名頂頂的紅軍強渡大渡河時的18勇士之首,先鋒營長,孫繼先將軍。
和小學當時的教導主任,全國特級小學教師王世鵬在頤和園
和家人在一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兩歲的時候,爸爸就離開了我們。聽農場的人說他是焦裕祿式的幹部。我們兄妹四個人。大哥在四川外婆家長到高中畢業才回到我們家。沒多久就調到總場的工廠上班,很少回家。小哥15歲就參軍了。媽媽在商店裏上班,晚上她經常要值班。家裏總是隻有我和姐姐兩個人。有一天又輪到我媽值夜班,我和姐姐像平常一樣作完作業就睡覺了。半夜,我姐被一種奇怪的聲音驚醒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對中學時代的老師們我印象特別深,比起小學的老師和大學老師的印象更深,也許小
學老師太久遠記不起來了,而大學老師又不和學生常呆一起,中學老師們天天和我
們泡一起準備高考,他們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仿佛就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清晰。
高中的時候,學校分班,我的文科一直很好,而理科不怎麽樣,也很高興的分到文
科班,第二年,班裏來了新的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1-19 11:52:12)
去年回國,在大街上看到一個人,姐姐對我說,“那是胡誌軍,你小學的同學”。是嗎?隻見一個中年男人向我們迎麵走來。我趕緊想上前打招呼,那人卻好像有意避開我,從邊上匆匆而過。姐姐說,“他可能沒認出你,或者是有意回避。他一直混的不太好,自己早下了崗,和老婆也離了婚。”
他可是我小學1-5年級印象最深的老班長。說他老,是因為他比班上別的孩子大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