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

我想知道,在一個中國留學生眼中,實現美好的思念是怎樣一個夢.....
個人資料
博文
(2009-10-25 08:05:17)
菊,綻放水裏。細碎咋響的聲音,像那年月光,瓷盤上初長成。
心事如菊。壺水,像長長的雨流進一行詩裏。應該有個心儀的背影,轉身,也隻是刹那。可是,多希望那溫暖瞬間,是天長地久的一個開始。於是,那些把盞時分:柔和,安靜,在詩裏,卻蓄意隱藏一樁等待的心事。
壺的一半,是墨綠膠質,掩了一半的記憶。相信若有等待的事件,一邊徐徐淡定的柔美,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曆史上最具文化意義的水,可能就是杭州的西湖了。白居易有詩:“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西湖是囊括所有的-----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柳風桂雨,晨鍾暮鼓,悲歡離合,長歌短吟,英雄美女,高僧士子,浪子孤魂,陽春白雪,下裏巴人………。她太豐富了,太密集了,步移景動,處處都得細細道來,數不勝數,不知從何說起。這幾年我多次到杭州,有時小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10-25 08:02:16)
八六子

雨才收,落紅如海,驀然攪動春愁。任接葉巢鶯自語,銜泥梁燕輕回,喚杯莫休。

腰肢端的風流。廿四橋邊月淡,三千裏外歌柔。更商略、飄然一舸歸去,峰青江上,霞飛夢裏;爭知雨露巫山才斷,佩環楚女難留。醉凝眸,燈華天際若浮。

高陽台

落日銜山,歸禽噪木,單衣獨領春涼。消幾東風,淒然李葬桃殤。滿園惟有遊絲在,亂橫空、欲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0-25 08:00:26)
六醜
  題《荷花圖》
  歎丹青筆妙,滴露處、雲裳凝碧。采芳澤畔,盈盈親手摘,一朵傾國。雨細擎春蓋,如煙如夢,惹相思堆積。蓬山有路殷勤覓,味取三秋,絲成千尺。此情可消魂魄。問芳心幾許?怕是無極。
  澄湖清寂,縱風斜雨急,不減芳菲質。香遠逸,扶搖萬裏雲翮,正東南風勁,九霄輕入。人間恨、光陰虛擲。從此後、忘卻紅塵俗事,綠波亭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0-25 07:57:58)
晚風吹過發髻,輕輕揪起衣角,沿著領口就鑽了進去,直抵心底。不自主的顫抖一下,插在衣服口中的手將衣服緊裹一下。中秋已過,秋意漸濃。
秋意濃的時候,不僅是那份直抵心間的寒意,還有被季節催黃的樹葉。雖然它們還未脫離枝頭,而顏容黯淡已遮擋不住它們已逝的活力,於是在寒風中,以最美的顏色和最壯麗的形態做著最後的舞者,我崇拜它們的姿態,欣賞它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0-25 07:56:10)
在春天的深處,碧綠盈盈。一枝被夕陽圈養的花蕾,在柔柔的風裏睡去。天光好美。
年少。不懂詩可以瘦瘦的。青澀的枝,適合輕掠一曲童謠裏的兩小無猜。一張淡紫心境卡片,幾個萌萌的字符,輕易回到春的盈盈處。那笑靨,輕輕揉碎淺淺的光影。一些時間,生生羽化成泥。許多黃昏雨,流向心尖,長出大片大片的芭蕉葉。一粒紅櫻桃,在雨天睜開眼睛,四周,全是被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0-25 07:54:52)
我夢著寧波外灘的夢,跌入到西安古城的百丈紅塵;我相思著閃紅爍紫的楊梅時令,步經了流火七月,迷醉於一片楓樹林。有詩人曾經說過:“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秋風起時,穀子黃了,葉子落了,北雁南歸,叫醒那一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句子。於是,露從今夜白,在花事初了的黃昏和黎明,一彎弦月射出三百石的傷逝情網,縛住了每一個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0-25 07:52:58)
又是中秋,一如既往,我走進這寧靜的夜裏。
中秋的月最圓,而在我印象中,好像是中秋月是難得皓月當空的。中秋的夜也許有太多的愁緒,都化為人間嫋嫋升起的酒霧,彌漫於空中。中秋的夜一般是濃霧重重,甚至於烏雲密布,中秋難見月,似乎是自古留下的傳統,也難怪得蘇東坡老先生在舉杯問青天:明月幾時有?中秋,也許是人們最相思的日子,思念遠方的親人,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0-25 07:51:38)
水墨似的天空開始綻放,一縷幽香如流水般蔓延開來,蕩起陣陣漣漪。夜被風吹醒,沿著風的方向,流轉,散去,融入如花似夢的浪漫。夜終於在淒迷中沉醉,風過往,留下醉人的痕跡。
這,興許是一幅古樸典雅的畫卷,隱隱透著墨香;亦或是詩詞般的意境,清幽,淡雅,略微透著一層淡淡的憂。在這樣淡定的季節裏,拋開所有的沉浮,尋覓一個秋天,充滿詩意的秋天。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近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首都司德-哥爾摩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隨後,高錕的名字很快出現在網絡和報刊的的顯著位置上
中國人渴望諾貝爾獎,不僅僅是為了麵子
其實華人或華裔科學家獲諾貝爾獎並不是什麽稀罕事,此前的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等華人的獲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1]
[62]
[63]
[64]
[6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