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5-02-21 17:03:55)
  晚間胡亂翻書,看到曾國藩的相人秘訣,主要有下麵幾則: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宇,富貴看精神;若要看條理,隻在語言中。當然他留下的“冰鑒”裏細則多的很,不過總的來說還是重神不重形,重內在不重外在。當年他領導的湘軍裏人才輩出,撐起了大清帝國的半壁江山,他自己也成為清朝第一位得以善終的漢人封疆大吏,應該說和他過人的觀人之術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02-21 17:03:05)
  由說阮藉的那篇,看到了許多朋友很欣賞嵇康,欣賞他的詩文和為人,以及欣賞他的從容赴死,就想到了幾句閑話,雖然是野叟獻曝,也就拿出來說說。
  嵇康的詩很不錯,個別句子極好,如“目送飛鴻,手揮五弦”,境界極高,曆來為人稱頌。不過說詩論文是我的弱項,也不是興趣所在,就略過不提。
  嵇康為人“峻切”,換成現代語大概就是“直脾氣、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5-02-21 17:02:19)
  因為引用阮藉的那句“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引起一位朋友的興趣,又讓我有了興趣說說阮藉這個很有意思的人。  阮藉是一個很有才華也很有報負的人,否則也不會好好的去臧否什麽英雄。他是當時“竹林七賢”中最有聲望的人,唯一可以和他並肩的是嵇康,不過他比嵇康要高明的多。可惜他們都生錯了年代,嵇康死於非命,阮藉也隻有“詠懷”一世,歎“小人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2-21 16:56:16)
  走在路上,腦子裏忽然冒出了“不歸”這個詞。
  不歸是什麽樣的狀態呢?想不通。
  
  回歸是我們都希望的事。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希望回故鄉,在心裏魂牽夢縈的故鄉是那麽的美好,故鄉情節是甩不開放不下的。其實,故鄉自然是沒有想象中那麽美的。
  很多人也希望回歸童年。童年的天真無邪純真自然,是每個渴望心靈寧靜的人都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02-19 15:27:26)
  一個很久沒聯係的朋友打電話來,言談盡歡。末了他問:“一般怎麽聯係你,有座機嗎?手機太貴了。”我笑:“當然有啊。這段時間我一般都在座機區,不怎麽出門。”於是告訴了他我的座機號。德國有這個好處,可以簽一種有座機區的手機,在一定區域內,打入打出都是按照固定電話收費的。相對於他們昂貴的手機話費,是一種價廉物美的選擇。
  掛了電話,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一個人在房間裏發呆,耳邊忽然就回響了這首歌的旋律,不由得跟著唱了起來。
  這一唱才知道,有些東西原來能在人的心裏存留那麽久。
  歌詞一句一句的出來,不需要去想,就那麽隨隨便便的,仿佛流水。  打開電腦,找出這首歌的mp3,一遍一遍的放著,偶爾再哼兩句。
  當初怎麽會喜歡這首歌,早已經記不清楚,隻記得磁帶封麵上,還年輕的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說起黃易,我還出過一個洋相。
  有次朋友拿本黃易的書問我情況——都知道我對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了解的多——其實那時侯因為溫瑞安同誌已經走火入魔,我已經不怎麽看武俠了。但是既然人家問了,我總不能沒的答,結果這一回答,就出了問題。
  那時侯黃老兄在大陸還聲名不彰,他的武俠我也沒看過,隻看過他的一些科幻。感覺上有點兒倪匡的路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02-16 17:24:09)
  一個msn上的朋友,忽然改了這個名字,令我不由得感慨。  初見時,不了解對方的過去,不知道雙方的未來,合適的保持距離,合適的把握尺度,沒有情感糾葛,沒有利益爭執,不期待對方什麽,也不介意對方什麽,互相寬容大度,彼此理解體諒,大家都把自己好的一麵呈現出來,談笑晏晏,如坐春風——多好的開始!
  仿佛在人群中擦肩而過,再無相遇之緣,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02-09 17:32:15)
象夢(一)

                他  他剛剛從夢中醒來,就緊緊抓住她的手。
  她用奇怪的眼神望了望他。他的表現十分反常,抓她的手異常的緊,還有些微微的戰抖。
  “我以前一直在懷疑,”他的目光是她以前從來沒見過的,“我是否會為你付出我的生命,現在我知道了。”他握著她的手,緊緊盯著她的眼睛,“嫁給我吧!”。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5-02-06 17:35:39)
  車行在路上,仿佛行在水中。
  並不是因為夜涼如水,隻是那聲音,低低的,輕輕的,偶爾翻個小花兒,仿佛小溪的水,潺潺清流在靜靜的夜裏。
  風掠過額頭,驚起幾絲頭發,耳跡的聲音也就有了伴兒,不再孤單。  前方的街心,跑過一隻貓。
  它低伏著身子,仿佛匍匐的樣子,腳步卻快的很,一下子就溜進了小巷。
  我一時興起,就“喵”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
[81]
[82]
[83]
[84]
[8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