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西遊記之(二)賀蘭山
從銀川往蒙古進發的路上,很快手機就沒了信號,一路上都是光禿禿的小山包,我隨口問開車的師傅:這是什麽山啊?
師傅回答:賀蘭山。
啊?賀蘭山?這就是賀蘭山?!
對賀蘭山,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一首詞。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
閱讀全文]
本來還想用另外一個名字“喝必醉,逢必倒”,轉念一想,那是我自己的問題,不能賴到蒙古兄弟的頭上,就別用了。
另外,也有不少朋友提過意見,說您應該把話說清楚,是內蒙古不是蒙古,弄的我們還以為你出國了。我嘿嘿一笑:這個沒辦法,俺從來就沒有把內蒙古和蒙古分開過,在我眼裏隻有一個蒙古,隻是現在暫時分家,早晚還是要回來的——就象以前一[
閱讀全文]
微風西遊記之序言
這些日子在外麵亂跑,也顧不上寫東西,偶爾興起,也靜不下來成文,隻是把片段寫在紙上,等著不知道哪輩子再敷衍出來。
今天朋友電話過來,說起來他們昨天過鬼節,一幫人鬼叫鬼鬧了一番,痛快而歸,害的我羨慕不已,感歎道:怪不得我昨天晚上魂不守舍怎麽都覺得不是味兒,原來不是一個人的旅途羈縻致有所感,而是因為鬼節啊。
[
閱讀全文]
境界之交
據說“義”是中國文化獨有的概念,老外則隻有友誼,再往上跑,就是同性戀了。至於中國古代男人之間的“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再到生死之交,在他們看來一定是戀愛關係,絕不會是“純潔的友誼”。於是有些中國的好事者,就象學習弗洛伊德一樣,把這套東西搬過來,去研究古代帝王與臣子之間的遇合,是不是也已經與亞曆山大大帝的手下有著說[
閱讀全文]
而今忘卻來時路
一個認識很久的朋友,忽然發思古之幽情,“回娘家”在自己從前的書櫃裏,翻出了多年前寫下的文字,於是大發感慨:我也曾經那麽多愁善感過啊。。。
少女情懷總是詩,曾經多愁善感過並不奇怪,至於這樣的感慨,自然是因為曾經許多,而今鮮見。當然現在她是不是還有時間精力多愁善感,我不能隨便斷言。
她如今的生活,基本上[
閱讀全文]
從廢紙箱子肉餡兒說起
前陣子,肉包子裏攙紙箱子的事兒,引起軒然大波,再加上什麽大便做臭豆腐什麽的,可把人惡心的夠戧。還沒來得及消化這個風波,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政府已經辟謠,說那是假新聞,一時間這事兒還沒變成沉渣就再次泛起。
本來呢,我向來對新鮮的新聞不感冒,都不怎麽跟進,這次卻是有點兒發毛,沒辦法,過陣子要回國,這回國[
閱讀全文]
揀拾人生
晚間燥熱,慕窗外之涼風習習,便出門散步。
歸途時,見路燈下一物閃閃發光,貌似硬幣,過去拾起來一看,果然。
於是想起那個關於揀東西的故事,不由得微笑。 有一個年輕人,風華正茂,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一天,他正昂首闊步在街上走,無意中看到地上有一個錢包,他揀起來,等了一會兒,並沒有人回來尋找,於是就自己留[
閱讀全文]
嗬嗬,老幹媽也不能吃了? 這陣子總是買不到老幹媽,每次去亞洲店都說貨很快就到,結果下次去還是不到,一直納悶兒怎麽回事兒,卻也沒往壞處想。
關鍵是,我是窮慣了的人,總有儲存東西的下意識本能,所以一般都會有存貨,幾種老幹媽都有備用的吃著,我吃的又不多,半年內沒有新的也還能支持。
本來還挺為自己的高瞻遠矚偷著樂呢,結果今天看[
閱讀全文]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
這句話,據說是今年BBS上很流行的一個簽名或者留言,有朋友在我的博客裏也引用了一下,意思大概是說讓人們看清楚真相,別被一些貌似明顯的表象忽悠了。
是啊,我們別被白馬忽悠了,坐騎未必能表明身份——不過,我們也別被印象裏的唐僧忽悠了:)
我猜想,這句話裏說的唐僧,指的一定不是他做和[
閱讀全文]
更美好的世界篇外
關於其他美好的世界,佛曾經講過這麽一個故事,涉及了許多世界,我們就隨著故事來看看。
記得有次一個朋友聽我講了些佛經裏的故事,感歎道:以前看“西遊記”,覺得人的想像力真厲害,現在才知道,那太小兒科了。
誠哉斯言。 Longlonago有個國王,頭頂上忽然長了個肉包,柔軟細致不痛不癢,後來瓜熟蒂落,自然裂開,跳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