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今天,很無奈的得知,又一位我尊重的朋友的長輩去世了。
還在世的人,我們畢竟還能做一些什麽,或者是有機會做一些什麽,對於故去的人,我們能做什麽呢?
這樣的問題,在大地震發生的時候,也曾經想到。
大約,一般人是做不了什麽了,於我,還可以為他念念佛。不管是感情寄托,還是精神寄托,或者是真的有一點點的用處,做一些什麽,總比什麽都不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其實,佛家理論裏的世界觀、生命觀、生死觀,很難截然分開,隻是都放在一起講,實在太多,隻好勉強分成了三部分,前言不搭後語之處,湊合著看吧。
談到生死觀,免不了涉及被認為是迷信的部分,對此類說法有毛骨悚然之感的朋友,還是先轉台的好,免得看了不舒服。
其實,那些東西有沒有迷信呢?老百姓口耳相傳的東西,很多都是迷信,是需要破除的,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2008-06-07 15:27:43)

有朋友在問,誰看了長江七號,問好不好,也看到有人寫了文章,說到對這部電影的失望,覺得周星馳已經江郎才盡。
開始並沒有因此想寫篇什麽,因為,這實在是部讓我沒多少話想說的電影,隻是蠻喜歡,卻就那樣——很正常的感覺,那不是為我這個年紀拍的電影,如果我太喜歡了,就麻煩大了。就象有些原來喜歡鄭淵潔的朋友發覺鄭淵潔也不知道為什麽放棄了原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上篇的廢話比較多內容比較少,有朋友不太滿意,確實是我的問題,不過有些難辦,其實講生命,可以講的東西太多,而且也很有趣,隻是大部分完全可以顛覆我們平素的概念,最有想象力的人,恐怕也難以承受那些匪夷所思的內容,隻好放棄了。況且(況且況且況且,一列火車開過),我的重點想放在談“生命觀”——主要是觀念上——而不是介紹有趣的知識上。當然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今天一位朋友的話讓我很鬱悶,說我這次寫的風格不同了,平易近人了。
我,我,我,什麽時候不平易近人過嗎?原來我給人的感覺一向很凶神惡煞嗎?
——原來自我感覺與別人的觀感差別那麽大啊。我還以為自己平時裝的挺好,沒想到人民群眾的眼睛雪亮如人肉搜索器,端的是神目如電明察秋毫,一把揪出了冒充虛偽的“假行僧”。  提起這個,倒不是一定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其實,當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就知道,這是個“MissionImpossible”。佛悟到的,或者說證到的,他花了餘生一直在說,都沒有說完說清楚,後來他自己感歎:“我所說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我所說法,如伐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無一法可得”,“是諸法空相”。
我以凡夫之聰辯,又怎麽可能把佛自己都說不明白的話說明白。
然而,又不能不說,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為了回答一位朋友的問題,先補充一段。
因為想簡單的介紹佛的悟道因緣及過程,所以沒有把一些細節細化,結果出了點誤會,是我考慮不夠周全,慚愧慚愧。
苦修不是修行的正途,卻是重要的助道品,佛的成道不是因為苦修,而是他尋求真理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或者說是嚐試。在找不到老師可以請教以後,他希望通過苦修來得到答案,當他發現苦修不能達到目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學佛的真相(二)佛到底什麽樣?
有朋友提起了“業”的問題,本來想就這個問題談一談,轉念一想,那樣的話,本來的思路就被打亂了,而且談“業”一定要談因果,那就一定要整整一篇的篇幅來說了。所以,還是放到談因果時一起講。
很多人以為,學佛,是迷信,燒香拜佛,烏煙瘴氣,一幫不知所謂的老太太,成天神神叨叨的混在一起,不知道搞些什麽名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地震後的朋友,你們還好嗎?
今天在網上看到關於地震的“含淚的幽默”段子集,裏麵一個段子如下:
我一個朋友更是強大
  他在成都做生意  
  地震後當晚...我上線看到他在上QQ  
  我問:狗日的,你還不跑?  
  他說:跑個鳥...我們小區人都跑完球鳥....現在一個小區隻有我一個人,100M的帶寬...下毛片的好時候.....忍俊不禁之餘,不由得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關於學佛,寫過不少喋喋不休的話,也有很多喋喋不休的話早就想寫,卻因為自己願力的改變而推延,無它,隻是覺得應該多學習一些再說話,更加妥當。“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我既不通宗也不通教,大放厥詞自然不如三緘其口,先去老實用功的好。作為一個學佛人,雖然不是說一定要通讀經藏,但是沒有讀完,總是不夠那麽有底氣——能得根本智的人,當然無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