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創造AI的本意是製造擁有超級奴隸卻又無比忠誠的人類的奴隸或者工具。這不僅是大資本的向往,而且是動力。就如阿拉伯燈神,擦一擦就能滿足主人的願望。至不濟是東亞的灶神,給滇糖墩兒就能換取更多的好處。是多神體係下的小神。然而再小也是神靈,也有超越人類許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不同於以往的工具,AI是有思考學習能力的奴隸。奴隸不同於牛馬,何況比主[
閱讀全文]
其實這有一點偽命題。美國一直都偉大。起起伏伏也是縱向的自我比較,橫向的從來都是橫掃。
美國繼承的主要是歐洲或者更準確地說地中海文明,即所謂(歐亞大陸)西方文明。西方文明自古以來都是領先於(歐亞大陸)東方文明的,更不用說中南非文明,美洲古文明了。而且美國不僅超越了歐洲,也遠遠領先於歐洲文明的其它分支,拉美,澳新等等。
其根本原[
閱讀全文]
以美國中產為基準,一個人一生現金收入二百五十萬,養一個孩子五十萬,存養老金五十萬。
如果十個人養十個下一代,社會性養老。十個下一代贍養十個上一代,十個養老服務正好。當然這十個養老服務可以由兩個下一代具體承擔,具體掙這份錢。表麵上看並不需要一對一,或者直觀的養兒防老。
如果有一個人不養兒,可以節省五十萬育兒費,還可以節省精力多[
閱讀全文]
實際上舊時代更是多對多。封建社會社團就不說了,哪怕是編戶齊民的東亞,宗族勢力也是抱團取暖的。從集中力量搞科舉,到幼幼老老,都是一種分擔風險的方式。真正一對一,是都市化列寧化的結果。即便在都市化早期,教會的互助作用也是很大的。但是都市化畢竟推進了原子化和流民化。於是大政府的福利機製就越來越占據上風。但是本質上是小池子變成大池子。比較[
閱讀全文]
印度(南亞)基本上一直是封建製的,在英印帝國時期也是如此。而中國(東亞)秦製以後就是皇帝奴隸大一統製,主體上越來越沒有封建製。
印度的精英多數都是領主邦主之類的延續,拉幫結派是傳統。互相之間鬥爭合作是常態。中國精英則是士大夫官僚讀書人的傳統,是依附於皇上的存在。印度的社會結構是網,中國的社會結構是樹。中國人尤其士大夫階級,嚴重缺乏[
閱讀全文]
可比南京扶老太太案。中國的係統性歧視要嚴重千百倍,比如婚姻法,比如鐵鏈女的判決,都非常非常非常歧視女性。
美國現在對華人的歧視主要問題,根本不在平常這些雞毛蒜皮上,也不在T11錄取上。而在中美(西)爭奪的殃及無辜上。一方麵用反歧視來為中共粉紅打掩護是非常愚蠢的。不僅本來就是他們的罪惡,威脅了美國包括絕大多數老鍾的根本利益。尤其在這種大[
閱讀全文]
隨著交通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化長遠而言還是一個終極目標。但是可預見未來,去全球化依然是主流。當今的全球化是美國主導,二戰以後開始的。在蘇聯瓦解以後進入加速上升期。但是次貸危機以後進入衰退期或者去全球化期。從二戰勝利到冷戰勝利,全球化其實還隻是半球化。美國主要向所謂自由世界輸出秩序或者領導力。其中包括終結了英法的殖民地秩序,和[
閱讀全文]
美國文理科大約六四開。中國文理科大約二八開。五五開應該是一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比例。六四開湊活,但是需要通過吸取理工移民才能達到良好狀態。二八開是不可持續發展的。尤其真正的文科可能一九開,一九十九開。因為中國,嚴格而言東亞大陸,自古以來就既沒有真正的文科,也沒有真正的理科。隻有有了真正的文科,才可能有真正的理科。
近代以來,大[
閱讀全文]
當今掛中國兩字東東,實際年齡多數是清末民國,能夠上溯到明中就是高齡了。什麽唐宋國學都是牽強附會。
中國這個詞在先秦指的基本上就是國都。後來指的是中原。擁有現在這個意思是明末以後。基本上是二次鴉片戰爭以後,被列強打怕了,開始知道世界之大。並且接受西方民族國家的概念,才開始有的按照西方標準來自我定義。但即便如此,清國和中國的概念也是有[
閱讀全文]
東亞文明自古以來是落後於西亞乃至西歐的環地中海文明的。表現在平均水平的一貫落後。比如按照東亞士大夫官僚讀書人胡扯出來的二十四史而言。東亞平原地區總是天朝上國。然而每每被北方的大草原民族以少欺多,乃至亡國滅種。之所以這樣一方麵是有昏君奸臣,一方麵是蠻夷窮凶極惡。窮得敢拚命,而且野蠻殘暴,所以中原人不堪一擊。其實這是完全扯淡。真正的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