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時在甲樓生活的孩子,是毛毛、濤濤、丁丁、平平、源源、亭亭。50年代中期,毛毛在北京101中學畢業後,被送蘇聯深造。早在1939年,劉允斌和劉愛琴,就被送到蘇聯,他們兄妹也曾在毛岸英兄弟呆過的莫尼諾兒童院學習過一段。1945年,劉允斌考入莫斯科鋼鐵學院冶煉專業。在該院畢業後,他以優異成績進入莫斯科大學,讀核物理學研究生,1955年獲副博士學位。兩年後[
閱讀全文]
1952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在近3年的戰事中,新中國將主力部隊70個軍中的40個軍投入了朝鮮戰場。將近130萬人在狹小的半島地形上與具有強大火力的美軍周旋,難免付出相當的死傷代價。至於戰俘方麵,美軍與南朝鮮軍被俘5萬人,其中美軍約9000多人。北朝鮮軍包括了朝鮮戰爭初期潰敗的高達13萬人,誌願軍戰俘則在2萬人左右,其中被俘最多的是第五次戰役,有1.7[
閱讀全文]
作者:師東兵
第三章“寫檢查?笑話!你們還配讓我寫檢查?”人生的樂趣,不僅是在歡笑裏陶醉,也是在痛苦中苦熬。沒有形形色色的生活衝撞,就不可能純潔你的靈魂,也不會燃燒你的熱情。張春橋早在十幾年前和江青一塊搞樣板戲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話:“作為英雄,如果沒有眼淚和生死考驗,就會淡如清水。”今天,輪到他來品嚐一下這個滋味的時候了。從一[
閱讀全文]
作者:師東兵
第二章全國奮起聲討時他的頭腦冷靜下來了張春橋盯著一張一張聲討和批判自己的報紙,異常冷靜。他已經清醒地意識到,現在想要把這些倒回去是完全不可能了。勸阻華國鋒和汪東興回頭是岸,也很不現實。自己已經落入羅網,完完全全是那麽一種龍困沙灘、飛鳥囚籠的味道。“張春橋,你別抱任何的幻想了。”專案組派來的人以華國鋒的代表自居,他[
閱讀全文]
作者:師東兵
第一章鐵窗對張春橋來說並不突然 對張春橋來說,他永遠忘記不了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晚上的那個所謂的政治局常委會議,實際上是一個誘捕他的騙局。就在他準時來到中南海懷仁堂的時候,等候他的是早已布置好的抓他的警衛,還有組織這次行動的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華國鋒、葉劍英,還有那個跟隨毛澤東幾十年、卻並沒有得到毛澤東真正信任的中[
閱讀全文]
作者:師東兵
序言一個文革政治家的肖像和思考寫完我的《文化大革命紀實係列》長篇紀實文學後,我的重點轉移到一些當年重大事件的參與者和組織者等具體人物命運上來。我計劃選擇一些非常具體的、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用文學的筆觸來剖析他們的歸宿和靈魂,使我的這套紀實係列能更為完整地給那場被稱為大革命的運動畫上一個句號。因為人們對所謂的無產階[
閱讀全文]

1976年的“總理遺言案”曾經轟動全國文革十年間,這是最大的一起“反革命謠言”案件。這起利用偽造周恩來“臨終遺言”的事件看似荒誕,卻折射出風雨飄搖的國家裏那些惴惴不安的人們的心情。23歲的杭州汽輪機廠學徒工“蛐蛐兒”手裏拿著兩份自己編造出來的“總理遺言”給他的父親看,一份是周恩來寫給“主席、中央並政治局諸同誌”的,一份是寫給“小超”的。[
閱讀全文]
江青在春耦齋舞場留給人的印象,也是相當深的。她的氣質中,好像含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氤氳,能讓人很快就有感覺。 在孩子們的記憶裏,在中南海春耦齋舞場,江青和毛澤東,幾乎沒有像朱德和康克清、劉少奇和王光美那樣,相偕而來過。多數情況下,她來得要早一些,但有時也會到得晚一點。 如果她和毛澤東同時出現在舞場上,毛澤東會和她共舞一曲。江[
閱讀全文]

上海,1945年12月,中國海關檢查日本人的行李
攝影:GeorgeLacks(美國)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