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誌願軍一萬多戰俘自願選擇去台灣始末

(2010-10-07 06:08:28) 下一個

1952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在近3年的戰事中,新中國將主力部隊70個軍中的40個軍投入了朝鮮戰場。將近130萬人在狹小的半島地形上與具有強大火力的美軍周旋,難免付出相當的死傷代價。至於戰俘方麵,美軍與南朝鮮軍被俘5萬人,其中美軍約9000多人。北朝鮮軍包括了朝鮮戰爭初期潰敗的高達13萬人,誌願軍戰俘則在2萬人左右,其中被俘最多的是第五次戰役,有1.7萬多人被俘,其中第60軍180師有5000多人被俘。

9月6日,雙方直接遣返戰俘“交換完畢”,但是,美軍手上尚有14235名誌願軍戰俘未被遣返,美方稱這些戰俘自己拒絕返回共產主義陣營。當時,板門店附近的軍事分界線南北兩邊都設立了“不直接遣返”戰俘營,在分界線以北的“北營”尚有359名聯合國軍戰俘;分界線以南的“南營”有22604名中朝軍隊戰俘,其中中國戰俘14704人。按聯合國軍公布的數字,中國戰俘隻有14235人,之所以多出400人來,是因為其中混入了由台灣“國防部政治部”派來“爭奪反共義士”的專職特務,他們千方百計在被俘誌願軍中做策動工作。

中美最後就這些戰俘去向問題達成了協議,即采取自願原則。戰俘們可以自由選擇回大陸或去台灣,新中國代表和美國代表都有90天的時間對誌願軍戰俘進行調查和說服的“解釋”工作。這項工作由中立國印度主持,以確保任何一方不得采取脅迫手段,所有戰俘的選擇確實是出於自願的。

在印度代表主持的解釋營帳中,戰俘們依序進入解釋營,分別聆聽中共代表與美軍代表的解釋,最後戰俘們做出決定,回大陸的由中共代表的這邊出口出去,去台灣的則由美軍代表這頭出去。3個月後,所有戰俘均完成解釋“工作”,大約有600多名誌願軍戰俘選擇回大陸,去台灣的則有1.4萬多人。至此,誌願軍在朝鮮戰場共兩萬戰俘,隻有三分之一返回大陸。

賴名湯參與運送戰俘的“洛遜計劃”

1954年1月20日,中立國遣返委員會將南營重新移交給聯合國軍看管,由聯合國軍負責把這一萬多名誌願軍戰俘運送往台灣。當年任職國民黨“國防部”二廳廳長賴名湯負責該次行動。

1954年1月23日,1.4萬多名誌願軍戰俘全部換上國民黨軍裝,於淩晨3時許,分乘225輛美軍大卡車,離開中立區印度村。上午8時起由韓國仁川港搭上16艘美國軍艦,浩浩蕩蕩地駛向基隆。惟一顯示與台灣相關的是台灣出動海軍5艘中字號登陸艦。

為了迎接這一刻,國民黨動員了許多歡迎群眾,開啟了所有的宣傳機器,把來台灣的誌願軍戰俘稱為“反共義士”,並將1月23日這天定為“自由日”。能成功策動1.4萬多誌願軍戰俘來到台灣,對當時的台灣蔣介石政權的確是一件“喜事”。

誌願軍戰俘交由蔣經國領導下的一個輔導組織負責,逐個審查後,補入“國軍”基層監視使用。

誌願軍戰俘去台的原因

為何會有這麽多的誌願軍戰俘選擇去台灣呢?從解放軍成員的結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國共內戰三年中,雙方軍隊幾乎是以每年70萬至100萬的兵員呈現互為消長之勢。解放軍兵員的增加有相當一部分就是來自國民黨的戰俘。

在解放軍軍威如日中天而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優劣之勢極為分明時,國民黨投誠士兵被無可置疑的生存選擇淹沒;不過在意外的狀況下,他們成為美軍的戰俘,而國民黨在台灣似又出現新的生機時,這種心理的複雜性便瞬間浮現了,加上國民黨人員直接麵對麵地煽風點火,新的偏向就產生了。

選擇去台灣的誌願軍戰俘絕大部分都是原國民黨官兵。當然,也有少數誌願軍戰俘並非原國民黨軍人,而是有革命資曆的共產黨幹部。或許因為累積了長年的政治經驗而變得極端世故,他們判斷即使回大陸也將麵臨困難的處境,組織上不可能再信任他們,更不可能重用他們,有關的政治審查恐將永無休止。因此還不如靠到國民黨這邊,憑著這一點被利用的價值,雖談不上榮華富貴,但估計相對地安全。

40年後,兩岸局勢又換了人間,國民黨老兵開始返回大陸探親,大陸政府明令地方單位盛情招待。去台的那1.4萬多誌願軍戰俘,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從國民黨軍中退伍。文化層次較低者終生清苦,以勞力糊口;文化層次較高、較有本事者,則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成了公司的老板。一些前誌願軍戰俘如今以台商的身份,西裝革履地回到大陸本鄉,受到地方統戰部門的熱情接待。

(網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