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榕菁
2022年3月9日我在中文博客貼出了一篇討論狹義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假設的文章【[i]】,隨後在3月14日將該文修改後的英文版貼在了英文網站【[ii]】,從而開啟了我推翻狹義相對論並挑戰作為20世紀物理學基礎的更為廣泛的理論物理體係的征程。在2022年3月我並沒有開始懷疑狹義相對論的正確性,隻是因為之前在academia.com的與光速不變假設有關的討論中接觸到了對該假設[
閱讀全文]
戴榕菁自詹姆斯韋伯望遠鏡送回第一張遙遠星係的照片起,關於JWST推翻了現有的宇宙學理論的聲音就不絕於耳。很顯然,JWST的照片打破了根據現有的宇宙學模型得出的一些既有的結論,但問題是JWST到底推翻了現有宇宙學理論的哪些結論。當然,同時也有些人出來替現有的宇宙學理論辯護。在“推翻論”中比較特別的論調是:JWST拍攝到了按照現有的宇宙學理論根本不可[
閱讀全文]
中微子及與之相關的亂象
戴榕菁
中微子是所謂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中最奇幻和具有爭議性(如【[1]】)的粒子,從對它的構想,發現,以及認識的發展中我們可以領略到現代理論和實驗物理運作的一些特征。
1.簡單背景
在1910年代人們發現beta衰變產生的電子輻射動能呈現連續曲線的形狀因而與量子領域的能量跳躍分布不符,似乎是有一部分能量消失了,而beta衰變[
閱讀全文]
戴榕菁
前文“人們為什麽看不到基本粒子?”中提到所謂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中聲稱基本粒子的半徑為零。那麽基本粒子的半徑真的為零嗎?當然不是。隻要它們具有物理真實性,不論是作為波還是作為粒子都不可能完全不占有空間。
那麽,為什麽標準模型會聲稱基本粒子的半徑為零呢?關於這一點理論物理界是不會明確給你答案的,因為這裏又涉及到現有的理論[
閱讀全文]
戴榕菁如果有人在向你宣講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的同時又聲稱他能通過實驗看見基本粒子,那麽他就是在唬你。。。。這是因為按照標準模型,基本粒子是沒有體積的,這也正是為什麽基本粒子被賦予一個叫做自旋(spin)的數值,卻又被聲稱不能自旋的原因------因為自旋需要半徑,而標準模型認為基本粒子沒有半徑,所以就沒有自旋。有人也許會說可以通過雲室之類的裝置來[
閱讀全文]
戴榕菁過去一百多年裏所謂的“物理學之目的不是揭示真理,而是提供表達現實的模型”的論調成為了物理學界的顯哲學。與之相應地,物理學家們構造了一個充滿了數學迷幻的龐大的模型大廈,而越來越多的物理學家們則熱心於發明各種模型。但問題是他們似乎把科學與技術的終極目標給搞混了。科學與技術的終極目標之差異在於前者是要【發現】而後者才是要【發明[
閱讀全文]
戴榕菁
前文“物理學排斥哲學後出現的兩大特征。。。。”中提到摒棄了哲學的物理學的兩大法寶是數學遊戲和心理暗示,當時漏掉了一項非常關鍵的道具----一把刀,一把據說在幾個世紀前曾由一位名叫奧卡姆的人用過的剃刀,叫做奧卡姆剃刀【[1]】,也有一說是那把刀並非專屬於他,而是很多人用過的刀,被後人冠上了奧卡姆的名字,甚至連奧卡姆這個名字也是將[
閱讀全文]
剛才在油管看到一個節目中提到中國有個科幻片中有個叫智子的外星人將地球的量子力學鎖定了200年。是否會鎖定200年我不知道,但已經鎖定了100來年應該是不假。今天的量子力學所依據的最基本的動量守恒沒有經驗的依據,是空想出來的,哈密爾頓方程是類推出來的,拉格朗日函數是定義出來的。這樣的科學你能相信它靠譜?至於是否會再繼續所100年以湊出中國的科幻片中[
閱讀全文]
戴榕菁對永動機的禁忌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悲哀,是記錄著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愚昧無知的一個烙印。比曆史上圍剿禁止永動機更為荒唐的是當文明發展到了21世紀,當宇宙學的知識已經告訴人們太陽係有結束的那一天,我們的四維宇宙有結束的那一天的前提下,主流科技界不思重新審定永動機的意義,卻仍然沾沾自喜地以能夠出色地承襲老祖宗的遺訓排擠禁止永動機為榮。其[
閱讀全文]
戴榕菁
對於經曆過失眠的人來說,最難受的失眠是既困又累但就是睡不著。
其實,對這個世界的很多人來說,尤其是刻苦讀書聽課的學子們,“既困又累但就是睡不著”這種可怕的失眠狀態卻是他們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努力練就的一種“本領”。且不說古有出大招發懸梁錐刺股今有為考大學打點滴的莘莘學子們,就是因為各種原因而要在既困又累的狀態下啃書[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