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7-11-18 06:21:20)
我們學佛法為什麽不得成就呢?“由昔業障”——由於被過去生(包括前一天、前一小時、前一秒鍾)所造的業因障礙住了。業障的問題,講起來很多,可另作專題討論,在這裏不詳細講。
  那麽,被自己的業力所障礙,不能證得道果,怎麽辦呢?“當勤懺悔”。懺悔這兩個字,我們很熟,尤其是我們學佛的人,動不動就懺悔。到佛菩薩前麵磕幾個頭,拜一拜,哭一場,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誠敬頻道http://www.buddedu.com/chjpd/index.htm#
十善業道經有聲書
淨宗修行早課
淨宗修行晚課
片名:無量壽經115分鍾
(顯聖版)下載(wmv)
片名:無量壽經60分鍾
(玉佛版)下載(wmv)
片名:無量壽經115分鍾
(玉佛版)下載(wmv)
作者:凡夫是我2007-8-3115:03 回複此發言
--------------------------------------------------------------------------------
3回複:阿彌陀經有聲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或作骨鑠觀。應先觀自身額上,皮肉爛墜,唯見白骨。漸漸從狹至寬。想於一頭,皮肉爛墜,見於白骨。乃至全身,皆見白骨。既見自身一具骨鑠分明現已。複觀餘人爛墜亦爾。觀第二具已。漸次於一房一寺一城一國,乃至遍地,以海為邊,骨鑠充滿。為令觀心增長。複卻從寬至狹漸略而觀。唯見一國皆是骨鑠。漸見一城一寺一房一具。又於一具中乃至漸漸唯見眉間少許白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快樂學佛
  1.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2.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3.盡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4.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5.發願要發好願,說話要說好話。
  6.說一句好話如口吐蓮花,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
  7.屋寬不如心寬。
  8.欣賞別人,就是莊嚴自己。
  9.多一次原諒人,就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2003年學佛,學佛後一直在觀察身邊人的因果.2003年底我就觀察總結了無數身邊人的善惡因果,當時我曾經說過:"因果不需要看古人的,一點也不需要,我們身邊有很多因果.
    學佛到2006年後,出現了奇怪的事情,我身邊天天能夠觀察到因果,我觀察到自己的任何一個念頭都會有因果,並且因果來得很快,比如在公園撒尿,出門就會被假山的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0-29 14:10:44)
四個老婆有一天,釋迦牟尼給他的幾個弟子講了個故事:有個商人娶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既伶俐又可愛,陪在他身邊,像影子一樣跟隨他;第二個老婆是他從外地搶來的,她格外美麗,讓人羨慕;第三個老婆,整天打理他的日常瑣事,讓他不用為生活操心;第四個老婆是最忙的,但是他不知道她整天都在忙什麽,他幾乎忘記子她的存在。商人要出遠門了,旅途十分辛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麵對逆緣的三大應對方法
---轉載---
麵對逆緣第一招——懺悔
  再講回陜北,慈輝在那裏派糧施被是治標,若想徹底改善他們的生活,真正解決那裏窮困的問題,隻有從治本下手,從阿賴耶識從思想去改——把佛法帶進陝北。問題是陜北的人生活那麽苦,三餐都成問題,你叫他們學佛,他們又不懂,怎麽去改呢?於是我們在那裏辦梁皇法會,把經書運到陝北。經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10-28 10:23:06)
大家一定知道佛祖拈花一笑和趙洲吃茶去的典故吧?這兩者可以用於很多揭...現在讓我阿七再發兩篇...
一、平常心
越州大珠慧海禪師者建州人也。姓朱氏,依越州大雲寺道智和尚受業。有天,一位師父問慧海:“和尚修道,還要用功嗎?”
慧海:“用功。”
師父又問:“如何用功呢?”
慧海:“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師父不解,便問道:“天下所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0-28 10:01:48)
懺悔法門是進入修行的對治法。受了皈依,得了皈依戒體,進入了正修行,需要譴除磨障,隨時懺悔,為了驀直去.而所要懺悔的,是智慧的不夠,對事物的利害得失沒有均衡抉擇的能力,並不是羅列自己的缺失,那樣徒然令心不安,精進力自信力卻易喪失。更有人如此發露一過,內心反而安詳平靜,帶著這樣的境界修行,極易錯認本來。
學佛者,必須受三皈依,一切戒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改善命運的十六個妙方
前言:教育
什麽是教育呢?不是現在從小學、大學、研究生所學的,那隻是知識技能培訓。教育是人文、倫理道德觀念的培養、普及。教育的目的是要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明了人與宇宙自然的關係,明了因果法則。也就是說,教你怎樣做人的才是教育。
科技不能興國,教育才能興國。科技發展了,我們是否就沒有煩惱了呢?社會就能長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36]
[137]
[138]
[13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