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故鄉公園裏的牡丹這幾天花開正盛,原同事發來一堆照片讓咱一解鄉愁。 突然想起那個公園多年前發生的一件蹊蹺事,當時很轟動。 熱戀中的一對情人,定下時間晚上在公園一角幽會。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多麽浪漫與美好。 人腳初定,月上中天,樹影婆娑。女孩先到滿心喜歡的期待著心上人。 遠遠望見公園小路上影影綽綽有人來,女孩確信是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海子的詩。麥田》:“吃麥子長大的,在月光下端著碗,碗內的月亮,和麥子,一直沒有聲響。。” 每次讀到這首詩,就想起那片月下的麥田,剛打完麥子的打麥場,還留著麥子的清香。 我的閨蜜小蕊是當年我們知青中被視作大哥的小蘇的女朋友,他們已經好了四五年。 那天晚上,小蕊約我去散步。清風徐來,月色朦朧,水塘邊隱約傳來聲聲蛙鳴。 剛走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4-13 04:34:45)
李老師來信中提出幾點具體要求:1.數理化功課不能丟,國家不會總是這個樣子。2.英語要學起來,掌握一門外語並不難。3.和小明要互相關照,對你們寄予厚望。 數理化複習我堅持了約半年,小夥伴們晚飯後喊我散步都不去,被她們戲謔地稱為“魯自學”。後來農話實在太累就丟開了。英語我沒有自學能力,在原高中學過俄語,在六中那半年才接觸到英語,也隻是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2-04-11 06:22:14)
在六中學習半年後放暑假回家,跟父母弟弟們又團聚也很享受。 一天接到李老師捎來的一個便簽(寫好折疊幾下像個燕子尾巴那種),問我為什麽不下鄉?縣裏非農業戶口的畢業生大多去了一個農場勞動鍛煉,說是將來上大學、當兵和就業的必經之路。他家小明都已經走了一個月了。我是沒有接到通知。 馬上收拾行裝,父親騎自行車七十多華裏帶我去縣城知青辦公室辦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2-04-08 06:45:13)
李老師和教我語文的閻老師一個辦公室,兩張桌子並在一起他們麵對麵坐著。 兩位老師和我母親同在教育係統互相認識,所以對我格外關照。每次批改我的作文都要認真討論,最後把我叫到辦公室當麵細講。令人懊惱的是,對我的作文否定的時候多。說是形式大於內容啦,用詞華麗啦,掉書袋兒啦等等。然後李老師看一眼閻老師,會心一笑發表議論:“都是韓某某的路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2022-04-06 06:30:11)
從很小時候起,就跟著父母過著“處處無家處處家”的日子。 轉學到另一個鄉鎮,一年後我高中畢業。畢業就等於失學、失業。母親征求我的意見,問我想幹什麽,要不要在家帶弟弟(我有個二弟才幾個月)。一種求知欲在心中湧動,我還想上學。我們家那個鎮子已經沒了高中班,於是就跟著下一屆學生到相鄰鎮子裏的“縣六中”去繼續讀書。 騎自行車十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2022-04-04 06:38:33)

在這個世上,除我父母之外,給過我溫暖,給過我愛,一直用關切的目光注視著我成長的,就是這位老師了,他姓李。我一生尊他為老師,但他從沒教過我。 我以為第一次見李老師是在我剛上高中那年,十四歲左右。一次勞動課,到附近村裏借工具,我借了把鐵鍬。不知怎麽鐵鍬就到了我的同班同學、李老師的兒子小明手上。我去討要,他不給還耍賴,說:你喊它一下,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2-03-27 09:28:49)

《紅樓夢新補》,作者張之,我以前的同事,一直以老師敬之。十年辛苦不尋常,續成《新補》留世間。今天讀到這篇文章,轉這裏,以紀念張之老師。 讀書樂:紅樓夢新補 亞穀   《紅樓夢新補》,作者張之,在新補上花了十年工夫。書初版於1984年,逆推上去,該大約在1974年左右開始,那正是文革餘威未盡的時期,補紅是四舊五黑的東西,作這種事,不免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假如春天隻有一朵桃花 我會學小王子 把她罩起來 免受風吹雨打 假如她隻有一次回眸 我會走進她的目光 輕挽玉臂 浪跡天涯 假如人生隻得一個春天 我會和她一起 閱盡人間春色後 化作晚霞 (是假如我是一個男子啊。) 附:可能成功的P的原詩: 假如春天隻有一朵桃花 摘,還是不 摘 我沒有想好 假如她隻有一次回眸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03-26 19:14:25)

讓桃花偶遇白雪 讓對視穿越時空 誰的嬌豔消融了冰冷 誰的清純淨化了性靈 當滄海變成桑田 當時光化為夕煙 你可還記得 我們曾經的相逢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