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1夢老佛七開示
http://www.wretch.cc/blog/mengchan2006/22235668
第一日【中】:本體念佛
現在你念佛,隻能止妄現在你念阿彌陀佛,隻能是止妄。念佛要能達到用真心念,不要用妄心念。這個現在我們的道友做不到,特別是我們在家道友做不到。那你就用妄心念,妄心念得妄心歇了,那真就現了。妄心歇了,真心就現了。你能念到沒有雜念了,好比今天從早到晚上,念佛,一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4-01 02:02:13)

http://www.fjdh.com/speak/List/List_788.html

一九一五年六月:夢參老和尚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開通縣。
  一九三一年:在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依止慈林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名為“覺醒”。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作夢的因緣出家,便給自己取名為“夢參”。
  同年在北京拈花寺受比丘戒,戒期圓滿,南下九華山,朝禮地藏菩薩道場,正遇上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居士不如法言行種種--依止篇1、四處趕場 求法拜師
門類博雜 無法修持
 
某些居士隻要聽說某某高僧或活佛來了,肯定會去拜見,求加持,求灌頂,求傳法。見到了其他同修,也會熱情洋溢地告訴他們,自己見過多少大德,接了多少傳承。但這些傳承,自己修持了沒有,是否真正得了法益,就語焉不詳了。
 
佛安立八萬四千法門,依據眾生不同的根基和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6669/
  此帖轉自金陵寺網站
  令同修自警,為正法興起,為同入實修盡一份力。凡十八種,分為兩篇.
  通行篇
  1、燒香拜佛 求簽問卜
  祈消其災 求滿其願
  某些居士,專門喜歡拜廟請香,祈求佛菩薩保佑,或是消除某些具體的災障,或是祈求解決家裏的某些問題,或是祈求升官發財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某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3-25 09:19:27)
1世尊從因緣果報角度開示醫藥之重要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如我所說若有病人得遇良醫好藥瞻病病得除差。若不遇者則不得差。是義雲何。
世尊講:如我所說,如果有病人遇到良醫、好藥,診療疾病,那麽疾病就會好轉(疾病除差就是好轉、病愈的意思)。如果遇不到,那麽就不會好。這是為什麽呢?
善男子。如是之人壽命不定。
這樣的人是壽命不定
命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3-25 08:57:31)
http://www.kunde.org.tw/diwong-12.htm行占察懺消改業果【業不清淨、應先修懺悔法門】地藏王菩薩在此經文中,特別強調、告誡我們,將來如果眾生想要解脫生、老、病、死的苦惱,而開始要來發心學習佛法,和修行禪定及不執相的般若智慧時,就應當要先觀察、占察,過去世所造惡業的有多少和輕重等情形。如果惡業造得多而深厚的人,是不可以馬上來修學禪定和智慧的,應該要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隻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衝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裏麵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http://news.sohu.com/s2005/05baifangli.shtml
這位老人在74歲以後的生命中,靠著一腳一腳地蹬三輪,掙下35萬元人民幣,捐給了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
而每一個走近他的人都驚異地發現,他的個人生活幾近乞丐,他的私有財產賬單上是一個零。從1993年到1998年,老人資助了紅光中學的200多名藏族學生,月月給他們補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傅大士研究    
http://www.chibs.edu.tw/publication/LunCong/019/019.htm 

《金剛經讚》研究——兼論《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http://www.plm.org.hk/dispArticle.Asp?ID=26157


《金剛經》與禪宗思想
http://www.guoxue.com/fxyj/cxss/cxss025.ht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3-23 15:22:02)

在佛教典籍中,為了闡釋不同的教義,業也有多種分類。為了讓讀者在以後閱讀經典過程中明了各種分類的含義,在這裏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從業的性質來分,有善業、惡業和無記業三類。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對善惡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時候在A地區認為是善的事物,但在B地區卻被認定為惡,那佛教是如何理解的呢?前麵我們提到過,佛陀以遍知一切的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