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夢老佛七開示& 應該這樣誦經& 語錄& 夢參妙答

(2009-04-01 02:14:20) 下一個

1     夢老佛七開示   
          http://www.wretch.cc/blog/mengchan2006/22235668

第一日 【中】:本體念佛

現在你念佛,隻能止妄

現在你念阿彌陀佛,隻能是止妄。念佛要能達到用真心念,不要用妄心念。這個現在我們的道友做不到,特別是我們在家道友做不到。那你就用妄心念,妄心念得妄心歇了,那真就現了。妄心歇了,真心就現了。

你能念到沒有雜念了,好比今天從早到晚上,念佛,一點雜念都沒有,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雜念都沒有。這個不但你們諸位,在家的菩薩,像我們比丘尼師父們,還做不到。若做到,就成了。真還不能顯,妄還不能歇。

但是,我們一定要懂得,懂得什麼呢?把我們的妄,我們要認得它:這是妄。

這一點你入了佛門,受了三皈,你才能知道真和妄。不然,連這個你也不知道啊。你一天所有的生活當中,全在虛妄當中,沒有一件是真實的。唯有到廟裏念念佛,這個還是真實的,因為它能夠導致你歸真啊。

借假修真

我們一般把假的當成真的,這是因為不知道真的。什麼是真的?現在你吃飯、穿衣,乃至你的肉體,全是假的!信不信?先得建立這樣一個信心。因為這個信心建不起,你就看不破,放不下,念佛也念不好。念佛也是假的,像我們現在講〈十迴向品〉,像我們這樣講起來,現在我們這全是假的。這叫“ 借假修真 ”,以假的達到真實的。

我們凡夫在假之中,悟不到真;聖人他借假的,他能修真,達到真。印度那些阿羅漢借假修真,他隻能達到一半,達到的很少。像咱們講那些華嚴菩薩,他真是達到真的。

咱們現在呢?真假分不清楚,不知道還有個真的。連知道都不知道!我們一入了佛門了才知道。不入佛門,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真的?以假為真,所以你就造了很多的業。

假使你要離開這個“真”的心,那就等於是死人。凡夫,像我們大家就是,把真迷了,把假當成真的了,而且執著不放。哪個道友看破了,放下了,那你很快就成就了。假的放不下,真的怎能得到呢?像我們手裏拿個東西,你拿了這個,你就不能拿那個,把這個放下,才能拿到那個。我剛才跟大家說的,你把這個世界放下,極樂世界你才能去得到啊。你不放下,怎麼去得到呢?這是假的!不要貪戀!

遇著點什麼事兒了,不要發脾氣。遇到什麼事都不要發氣,看得破,放得下。

但是借這個假的,你能達到真的,因為現在都在假當中。你知道:我這個不是真實的,有可壞性,而且必然壞!每年都壞,壞到死的時候。有的壞得快一點,有的壞得慢一點。還有自然的災害。

真的呢?什麼也破壞不了的,那就是真的。哎,汽車一撞呢?就沒事了,大水把你一沖呢?就沒事兒了,這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它不壞的。山河大地,哪個是真?全是假的!


本體念佛

聖人、佛、菩薩,跟我們凡夫,就是一念之間。

為什麼要注重我們的念,我們是失念,失掉念頭。人在失念的時候,念佛、念佛,就是一念,那就注重我們現在念佛。我們念的是什麼呢?是真的,佛是真的,可不是像啊。我們念那個念佛,我們是用諔┬模?F在我們真心說不懂得,大家照懇懇的念,注重這個念。因為虛妄的心,它不是常的。虛妄心不是常的。

念呢?就是念頭。過去古人說:“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念,念佛、念佛嗎!誰來念呢?要把能念佛的找到,誰在念?念:“ 南無阿彌陀佛 ! 南無阿彌陀佛 !”完了想,誰在念?找著這個念的。能念的跟你所念的佛,這全是假的,但是,這裏頭有個真的:你能念的念,是真的,所念的佛,是真的。能、所,都是真的。

這個念,就得有功夫的念,叫“ 本體念佛 ”。

真心究竟在何處?你就在念佛當中,去體驗你真心在何處。這叫“悟”。悟,就是明白了,明白的“明”。咱們經常說,知覺的“覺”;覺悟了,就是明白了。“佛”,就翻“覺”。覺,就是明白了。你覺,你明白;你不覺,你不明白,你就不是佛。

明白了,怎麼表現呢?明白有個什麼樣子呢?它不是物質,它不可以拿得出來你看,沒有,這叫智慧。

能念阿彌陀佛的心,雖然現在它是妄,它有真的成分。有真的成分了,不是真,有真的成分。等你念到一定程度,它就把妄變成真了。變成真了,你那時候念的佛啊,是真心念的真佛。但是,我們真心念真佛時候辦不到,現在我們是假心。假心念念著,它就變真的了,同一個種性。

因此,念佛要用真心來念。這個真心,它不隨你過去、現在、未來遷變,它不動的,真心就不動。咱們要能保住這個真心,那你就生極樂世界沒問題。生極樂到成佛,沒問題,這樣決定能成佛。

這樣來念,就是聖念,聖人的念佛。咱們現在念呢?是在迷的當中。當然你念佛的時候,心裏一點雜念沒有,就放一線光明,光明就漸漸顯現了。當念成就了,光明就顯,你自己會感受得到。修行啊,自己能夠有感受。

像我們,不論在華嚴部的,在戒律部的。戒律部,戒律是防非止惡的,防非止惡也是,把那個錯誤的止息,真的就顯現了。戒律的意思就是讓你把幹擾停歇下來,你靜下來了,這個時候你用功,你用什麼功都能夠成就,不止說你念佛,你這樣的來修行。

現在我們打佛七,打佛七第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知道我這個念頭是假的,我要把它變成真的,轉成真的。怎麼轉呢?阿彌陀佛是真的,我念阿彌陀佛是真的,我的心變成佛心。念念著佛,你的心念得就轉變了,那你就把這個世界的、從你念佛當中,你承擔,承擔什麼呢?承擔妄歇真現。真要現了,你使這個真,不要錯過。我們哪位念佛,你都到一定時候,念的功夫用到了,真的會顯現。顯現是靠不住的,隻是暫時的。為什麼呢?等你念得真正的、靠得住了的時候,就全是真的了,妄的沒有了。

現在我們剛開始念,還是妄的成分多,真的成分少。念、念,念得心相應了,靜下來了,雜念沒有了,這自己知道啊,每位道友都可以知道啊。說我自己雜念都沒有了。心靜境存,境界沒有了,什麼境相啊,就是阿彌陀佛。外境沒有,全心貫注,隻是佛,佛就是外境。那佛跟我的心合了,我的心跟佛合了,那就功夫到家了。

這就是《楞嚴經》上說的。《楞嚴經》這樣說:你的心,被外邊的境界轉了,就是妄。妄,就是生死輪迴。

說我的心能夠轉境了,外邊境轉不到我了。我們念阿彌脫佛,任何外頭的事物、聲音多大、吵鬧,動不了我的心,我還是念佛。這就是心能轉境了。能定得下來,能靜得下來了。

我們這個念佛是散亂的。你散亂的怎能達到一心不亂呢?那你必須得達到了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也不是什麼很難得的,就是你心裏靜下來了。念念念念,心裡純一了,外邊的境界相,沒有了,就是心跟境合了。你在念阿彌陀佛,或者放放鞭炮,或者多少人吵鬧啊,你根本沒有,你還是靜靜地,還是念你的阿彌陀佛,什麼都像沒聽見一樣的。

像在家裏頭,家庭裏頭,念佛,孩子下學了,鬧、鬧,怎麼喊:“媽媽,媽媽”的,媽媽入了定了,就是心靜了,沒想到。但是你做這些事兒,在做煮飯啊,給孩子吃啊,照顧他們生活的時候,心裏沒動,還在念佛上,做這些事情像沒做一樣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說:“ 無作而作,作即無作 ”,涵義就是這個意思。這叫念佛有功夫了!


自心念自性佛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擔,自己念了,阿彌陀佛佛性,就是我自己的佛性。要自己念念地把自己的佛性,念得能定下來,鞏固了;定就發生慧。這個慧,就是認識我自己的自心,就是:“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那就是 自心念自性佛 。這個功夫,恐怕咱們還沒有做到,就向這方麵做。

千萬不要把自己跟阿彌陀佛隔開,不要分成兩個,分開了是永遠相應不了。相應的意思,佛教經常講相應。什麼叫相應呢?就是:你的心,相應了。相應的時候,心變了。咱們經常說的:“他變心了”。說什麼呢?他變了佛心了,不是那個以前的妄心了。妄心是生死心,佛心是不生不滅的。咱們常常說:“了生死”,怎麼了?就是這樣了啊,這就是了生死了。你別太執著了,太執著了就麻煩。


意症與念佛

現在有種病,叫意症,意念的意。這個非常微妙的,就是心理作用。意思的意,症呢?是病的那個症。什麼叫意症?我給大家舉個事實。

我在南普陀佛學院的時候,我有個女弟子,南普陀有女眾佛學院,分男女兩眾。我們這邊女眾也有一百七八十人。我有個弟子,她害病了。什麼病呢?非常微妙。她就是突然覺得,手也抬不起來了,腳也不能動了,什麼都不動,四肢不能動了。抬到醫院去,醫院裏看,醫生說,這個病我們治不了。他說她這叫意症,沒得病,怪不怪啊?沒得病,不曉得什麼都不能動,手指頭都不能動了。

後來她跟我說,我當教務長,那還是 1983 年,她現在活得很好的,什麼事兒都沒有。

完了,我想,醫生不能治這怎麼辦呢?她不能吃也不能喝,再等幾天,那就真正不能動了。我就琢磨,她三姐妹一起出家的,把她的姐姐跟她妹妹,她是老二,我還帶了幾個我們管理的,我們幾個去。我說:“妳們誰也別開腔,就我一個人說話”。我去了,我就喊她:“妳起來!”她就起來了,坐起來了。她看我去,她心裏就恐怖了。我說:“下來!”,她就下來了。醫生在那兒,醫生、護士“不能動的,怎會能動了?”我說:“她沒得病,生點氣啊,跟同學鬧意見,跟我回去吧。”“妳跟我回去吧”,“哦”,跟我回去,打這麼就好了,生什麼病也沒有。原來在醫院躺了三天了,也沒吃,也沒喝,這是意症。

意症是什麼呢?她思想,突然間自己認為:我自己不行了。她就手也不能動了,腳也不能動了,什麼都不能動了。現在就有這種病。瘋也沒瘋,啥也沒啥。我在臺北長庚醫院,也有這種病人,沒辦法治療。要刺激他,一刺激,他一動,沒事了,什麼都沒有了。叫意症。

這跟我們念佛是一樣的,我拿來舉這個例子。因為本身就是佛,他不相信,非要變了這麼個假人。誰是假人?真的沒有了,跟死人一樣的,真死妄存。

真的並沒死啊!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佛性,隱現在我們內部當中。它為什麼不起作用呢?意症!這是學佛上的意症。

要相信自己!

地點:五臺山普壽寺 時間: 2005 年 4 月 1 日
文字整理:江蘇隆峻 潤稿校正:方廣文化


2  夢參老和尚說應該這樣誦經

      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b801387/d87149774.htm

      你若是讀《普門品》,《普門品》是讚歎觀世音菩薩功德,讚歎觀世音菩薩說,你遇到什麽災難,隻要一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能救苦救難。經文上是這樣說,你要知道,念觀世音菩薩要至心,不至心不會來。如果你會修觀的,念《普門品》的時候,你觀想為什麽觀世音菩薩發這麽大願? 我也要學他,讀誦他過去所作的事情,也就是故事,那就是觀世音菩薩他過去所作的事情。你讀他,也要學他發願。


  誦經的時候,要把“觀”加進去,效果就大,那樣才能斷煩惱.有的道友們曾經這樣問過我說:“誦《普賢行願品》,已經誦了幾千部,每天誦一部的話,我誦了十幾年,但是,一點兒效果都沒有。”我說:“你是怎麽誦的?” 他說:“拿著經本念就是了。”對不對呢? 對。我說:“你所說的效果是要求什麽效果呢? 你最初發的是什麽願?” 在習誦的時候,你得發願,你讀哪一部經,或者讀《地藏經》,或者讀《普門品》、《普賢行願品》,那就隨順地藏菩薩發願讀《地藏經》,你讀《普門品》,就隨著觀世音菩薩發願,讀《普賢行願品》要隨著普賢菩薩發願。


  你這樣誦,效果就大了。你如果能夠了解這部經的涵義,誦的時候,要是不起執著,沒有能誦的我,也沒有所誦的經,念經時讀誦,你的心跟經結成一體,你的心跟觀世音菩薩結成一體,你讀哪一部經,就跟哪一位菩薩結為一體,那就叫入了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是你讀經的一個方式。


  讀完了經,一定要回向。開始讀的時候要發願,讀完了要回向,過程一定得做,這就叫修行。你讀經,就是在這兒行菩薩道! 就是修行! 我自己坐在那兒念,我怎麽行菩薩道呢?你讀經的讀誦功德,加持回向給一切眾生,特別是三惡道的眾生,你發願希望菩薩加持,度脫它們,免除它們的災難。回向的意思,就是把我們心裏的力量,我們所作事業的力量,所得的報酬,都拿去給他們。像我們打工,把打工賺來的錢,供養三寶。完了,看見窮苦的眾生,布施給他,這種功德是很大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讀誦經的時候也如是,你所得到的報酬就是菩薩加被你,三寶加持你。希望三寶加持一切眾生,無論有緣、無緣,這樣你在讀誦的時候,才能斷煩惱。

  習誦的時候,能夠除滅中大煩惱,得到無上智。否則的話,你照著經文,隻念那個字,你是得不到的,讀的時候、念的時候,要加上觀想力,這樣子才能夠得到無上智。因為大家修定的少,念《藥師經》是為了消災免難,減除痛苦,使我身心健康不害病,乃至於已經有病了,使他除癒,菩薩加被除愈。你讀《藥師經》也得會讀,同時你在讀的時候,隨經文的意思入觀,定跟慧兩者是相結合在一起的。你在讀的時候,如果沒有雜亂心,你讀讀會入定的。這可不是睡覺,讀到昏沉也像入定一樣,那就混淆了。所謂入定的意思,例如你讀《華嚴經》,你會入到華嚴境界。


  過去有位老和尚就是這樣,他是在定中讀,速度很快,怎麽樣快呢? 他是從天王殿到大殿的路上就讀了一部《華嚴經》。大家知道《華嚴經》有八十卷,他才走那麽一兩百步,就讀完一部《華嚴經》,他是在定中讀的! 要普遍的讀,那就是一即一切。後來侍者提出問題,不相信他,就找了八十個人,一人拿一卷,八十個人聽著他讀經,拿第一卷聽到他讀一卷,拿八十卷聽到讀八十卷,他就讀好了。

  我們雖然還不到這種定力,但是我們可以從初淺的作起,你讀《地藏經》,讀到哪一品,就觀想哪一品,知道這一品是什麽意思,要懂得意思再去讀,效果更好一點。乃至於讀經的時候,不要把瑣碎的事情都擱在腦子裏頭。讀經的時候,不要打妄想,你很忙亂的時候,就坐在那兒讀經,讀一讀就睡著了。這個情況也有,讀一讀,打妄想、昏沉,不知道讀到哪裏了。修定不許掉舉,不許昏沉,讀經也是這樣,不能掉舉,也不能昏沉。你要是掉舉,這一部經看的是很少,你會讀很長的時間也讀不完,讀一讀,會生厭煩的,要是碰見一部長的經,你更是讀不下去。這些是要防犯的過患,才能得到一切智。

  讀經就是修慧,也是修福。《金剛經》講般若空義,讀《金剛經》,福德之大,超過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供養,比那個布施的功德都大,這就是福。而且能用、能得到慧,那就是慧。福慧雙修,才可以得到般若智。經文當中好像沒有說修法,其實每部經都告訴我們方法,你得修習,習的時候就是學,你這樣的讀才能夠得到受用。佛令這一切的眾生,要是有大乘根機的,專門修大乘的,讓他習讀誦大乘,不但自己去習、去讀,也勸別人去習去讀。這樣子就能夠得到無上智慧,也因為讀大乘經典,回向給一切眾生,除一切苦,可以消除眾生所有的苦難。你自己讀,讓一切眾生也讀,令他們趣入無畏城。

  “無畏城”,成了佛之後,有四無所畏,畏是畏懼的,我們現在懼怕的情形很多。有很多道友讀《地藏經》,感應不同,或者看見鬼神,或者發冷,這並不是壞現象。這個時候你都要問一問,這是他有畏懼,不敢再讀經。本來讀經是消除畏懼的,但是他有了畏懼,由讀經而感受畏懼,這種情況很多。

  不隻是《地藏經》,讀別的經也會有,你要先明了,讀誦大乘經,就有護法護持,怎麽會有這種恐怖感呢? 本來讀經的時候,能夠趣向無畏,趣向沒恐怖。佛的四無畏是一切智無畏,障道無所畏。你修道的時候,說清楚那些障道法。在說的時候,無所畏。隻有佛才能說清楚一切的障道法,你要修道,有些障道必須跟你說清楚。說的時候,無所畏懼。還有,漏盡無畏。漏盡,就是再不漏落三界的意思,乃至不漏落一切眾生,使他永遠都得到解脫。第四是盡苦道無畏,說盡苦道無所畏懼,說的時候無畏懼,因為佛的智慧能夠知道。這是求大乘的,求大乘的要想入佛智,達到佛的境界,除一切眾生苦,在讀誦大乘經典的時候,就能得到這些利益,這跟前麵求利益、得定的時候是一樣的.


3 語錄

當你用功用到這樣子,能念念的不忘,你會自己生起一種智慧。這個智慧就是你自己判斷.
過去我不知道的事,現在明白了。過去看這句話,怎麽看也理解不到,如果你現在經常念三寶或者又再念這部經的時候,你就知道了。怎麽知道呢?就是由你念三寶的功德,你自心的磨練所生起的慧心,這叫慧。這個慧,就是你對一切事物,能做分析、抉擇、判斷。



佛法中最圓滿、最究竟的是什麽呢?就是你現前的、平常的一念心你念念念三寶,念念念佛、法、僧,之後又照佛所說的法去做,這叫殊勝因緣會得到佛、法、僧三寶的加持。為什麽能得到呢?因為你自性的佛、法、僧三寶顯現。所以這種加持力,地藏菩薩加持,或觀世音菩薩加持,其實是自己加持你自己。懂得這個道理,功德更殊勝。‘我自己加持自己,那邊念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做什麽?但是你不念觀世菩薩、地藏菩薩,你自己又發生不出來,你一念了,跟你自己結合了,結為一體了,才產生效果。


戒不是束縛,戒是把那些擾亂你道業的,用戒把它都排除的,你就解脫了,你就成道了。
你念經要有精進心。精是純一,一點沒災難,純淨了。精進了就不退,勇猛向前,直心是道場,正念真如,直證菩提,所以在《大乘起信論》叫直心。當然最初的階段你達不到,但是你這個勇猛心、精進,而且中夾著妄念,不夾著思想,當你精純了,你可以把你好多劫罪的一情超度出去《地藏經》說‘是人超越三十劫罪’,聞到哪一個佛的名字,度多少大劫、幾百大劫就是你的心純了,一念純淨心超過了。 像我們說這個人很固執,或者用一個好的名詞,很剛強。像我們出家人一講持戒,寧可持戒而死,不做犯戒偷生,他也是剛強;你怎麽折磨他的肉體,他不改變他的思想,他的意誌就是他的思想,有一點點‘無我’的味道,但是他不能放下,忠孝節義也都有這個涵義。

修行就是想,想就是思惟,還要磕頭幹什麽呢?磕頭也是修行。當你磕頭的時候,消滅你的身業所造的殺、盜、淫業;當你口讚歎佛的時候,消滅你口業的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當你憶想念佛、念法、念僧的時候,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滅你的貪、嗔、癡,叫做舍業清淨這要練習,你這樣想,這樣思惟,這樣修,漸漸就能入佛道。



http://www.buddhistdoor.com/MingPo/issue089.html#SubT2

4  夢參妙答

問∶你的生活態度是甚麽?
答∶天天歡歡喜喜的,能多活幾年;一天愁眉苦臉的,老想30528;「老啦,老啦」,你能改變嗎?既然改變不了,倒不如活得高興自在,這會少很多病苦和煩惱。

問∶麵對不公平的情況該用甚麽心對待?
答∶事情各有因果,沒有不公平的事,隻有自作自受!

問∶人心這麽壞,怎樣才能生起悲心?
答∶要把眾生看成菩薩。用慈悲心來看待┅┅壞是現象,好是他的本質┅┅壞人才是你發大悲心的對象;(難道)好人還要你來度?──你來度我!

問∶「煩惱即菩提」要如何理解?
答∶煩惱的「性」是甚麽,煩惱從何起?你能懂嗎?懂得你就明白了!沒有煩惱,那有菩提?兩者是相對的┅┅煩惱就是菩提┅┅尤如有佛才顯出眾生,有眾生才能顯出佛的不同,兩者是相對的。

問∶甚麽是「神通」?
答∶神就是心;明白了就是通。自然的心是神;無障無礙即通。

問∶可否推薦一些合適的經書作閱讀?
答∶適合看甚麽經書得看不同人的性格和本緣┅┅讀經,是告訴你學佛的方法,不光是讀文字。譬如去餐廳,翻開餐牌,把所有菜名念一遍,你會飽嗎?當然還沒,要吃了才飽呀。讀經,不是愈多愈好,要看得明白,心持奉行才好。

問∶咒語為甚麽不翻譯?
答∶譯了出來你就不會持咒了!正如 oj mani padme h363;j ,你會朗朗上口地頌念,意譯出來為「歸依蓮華上之摩尼珠」,你會這樣念嗎?┅┅咒──是取其「密」意。

問∶甚麽叫密宗?
答∶說給你聽就不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