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飛的蜂鳥

蜂鳥有極強的飛行能力,它們能敏捷地上下飛、側飛、倒飛,還能原位不動地停留在花前吸食花蜜。蜂鳥翅膀扇動極快,每秒鍾達80次之多。
個人資料
博文
&2008年8月8日,讓我們一起高唱《快樂頌》來慶祝奧運會吧!
蜂鳥注: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快樂頌》也常被稱作“貝九”。期待著,在亞洲的大地上,湧寫出“亞九”,慶祝這人類和鳥類的盛大慶典!=================================================================
歡樂頌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歡樂頌》,又稱《快樂頌》(德語為Andie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周五植樹:栽一棵“語義”樹
蜂鳥注:“語義”樹的前景遠大的很(第四聲)那。
===========================
Asemanticnetworkoftheword...
472x300-13k-gif
caad.arch.ethz.ch
[Morefromcaad.arch.ethz.ch]FIGURE:Apartofasemanticnetwork...
437x253-10k-gif
www.tojet.net...`semanticnetwork'representing...
761x910-493k-gif
caad.arch.ethz.ch...organizesemanticnetworkdata...[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周末賞芭蕾: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蜂鳥把這芭蕾獻給法壇上的大大小小朋友耶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周五植樹:栽一棵“伊莎貝爾.阿佳妮”樹
蜂鳥注:就氣質而言,這世上,這世上隻有伊莎貝爾.阿佳妮,才配得上演大文豪雨果的女兒。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25684/找到的算是阿佳尼簡介2007-09-3003:09:38  來自:psalms@mifan(SoreThroat)  伊莎貝爾.阿佳妮
  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周末讀書:朱大可談普希金銅像:欲望和死亡--兒童節隱秘記憶
蜂鳥注:您看,凡有些許小布爾喬亞文化氣質的鳥兒們都對上海的普希金銅像情有獨鍾。我有幸也認識過一位叫大頭的同學,姓林,腦門的確很大,由於父母都在日本,他孤苦零仃地在上海上學,就住在此文中說的“淮海大樓”的阿姨家,我常去他家玩。他是我母親的學生,母親格外疼愛他,常常邀請他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文請見:http://108st.com/xuhui/yueyang.html嶽陽路並不是一條很長的馬路,也沒有什麽顯赫的聲名,然而它卻因了“嶽陽”的名字而變得古樸和優雅起來。走在嶽陽路上,我們似乎可以真切地聆聽到範仲淹的餘音,恍惚中眼前也許真的會浮現出湖南的靈山秀水呢!嶽陽路上招人注意的宏偉建築並不多見,這裏有的隻是高大茂密的法國梧桐、不事張揚的藝術科研機構、安然佇立的施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法律]zt修憲正案:人民有避難權─汶川5.12地震啟示錄-老鄲-
蜂鳥注:不完全同意他的說法,但值得思考。
原文載於:http://www.fhy.net/On-line/2008/fhy0805e.html
=========================================================
修憲正案:人民有避難權
─汶川5.12地震啟示錄
-老鄲-
  如果要製定一本新的真話的可行的共和國憲法,應該明文規定:人民有避難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祭"五·一二"植樹:栽一棵"九三年"樹 "九三年"原著全文載於 http://www.yifan.net/yihe/novels/foreign/93year/93year.html 九三年【法】雨果著

·卷一在海上·
第一章索德雷樹林
第二章巨劍號輕巡航艦
第三章阿爾馬洛
第四章泰爾馬什
·卷二在巴黎·
第一章西穆爾丹
第二章孔雀街的小酒館
第三章國民公會
·卷三在旺代·
第一章旺代
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周三默悼:悼念在5.12地震中遇難的孩子和親人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周五植樹:栽一棵“狄德羅”樹
蜂鳥注:從小就喜歡,欽佩那些契契不舍地編寫百科全書的人,至今仍不斷提醒自己的無知,提醒自己學無止境。
原文載於:http://zh.wikipedia.org/wiki/德尼·狄德羅德尼·狄德羅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德尼·狄德羅德尼·狄德羅(Denis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Encyclopédie)(1751年—1772年)。此書概括了18世紀啟蒙運動的精神。其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