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女的天空

筆名醜女,能文能悟,敢愛敢哏;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已文會友,謝謝碰場.
個人資料
博文
(2008-05-07 00:25:24)
隨著墨爾本《中國漫畫家戲劇人物精品展》策劃工作的不斷深入,完善,一些重量級
的大師人物脫穎而出,隨之而來,令我吃驚不已。徐誠北—中國著名作家,戲劇評論
家,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是請他為戲劇人物漫畫展寫序,著名漫畫家丁聰先
生的夫人沈阿姨親自打電話聯係。有人告訴我,他的父母是徐盈和彭子岡,和周總理,
胡耀邦的關係很好。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4-27 04:00:48)

關於醜女墨爾本醜女在墨爾本,知道醜女肯定比知道我名字的人多。也時常有人會好奇的問:“為什麽要取醜女做筆名,是故弄玄虛,還是喧眾取寵。其實,這隻是一個偶然:決定用筆名,是準備參加由一九九八年《新海潮》報舉辦的全澳華人征文比賽。當時,經常讀中文報紙的不難發現這樣一件趣事:作者中除了幾位資深作家用真名以外,幾乎都有筆名,就如同現在的網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08-04-17 04:55:50)

結婚-是每個人一生中的大喜事。婚禮是每對戀人心中最美好的夢。在那個
特殊的年代的婚禮是什麽樣的?著名漫畫家李濱聲先生用文字和漫畫給我
們講述了下麵這個令人深思的故事:醜女特殊婚禮北京李濱聲那是一九五七年冬天的傍晚,“狀元府”工地上收工以後,我們四十幾個
人和平日一樣作鳥獸散,各自回家了。半個小時以後,這幫人中的一小部分約十來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4-17 04:54:06)

漫畫的困惑(北京李濱聲)漫畫的雅俗共賞。這樣說是自我安慰。成千上萬的大畫家多半對
漫畫是不消一顧得,況且一般大堂也從不見有懸掛漫畫的。這恐怕是
不爭的事實。有人說:“漫畫是一次性的藝術”這話倒也不假。漫畫主要發表在報
紙上,如同新聞紙一樣看過以後就消失了。作者也不珍惜原稿,認為
一經發表已經完成使命。編輯部更把用過的原稿視為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3-17 04:42:25)

墨爾本醜女從中國主辦方發過來的《中國漫畫家戲劇人物精品展》
的畫家名單裏,我沒有找到著名漫畫家何韋先生的名字,不
免有些失落。說到對戲劇漫畫人物畫的啟蒙,當屬何先生:
二十多年前,在訪談中,我第一次看到的戲劇人物漫畫就是
何先生的《拾玉鐲》,當時我就被畫上的人物造型所吸引,
過目不忘,夢寐以求。為此,我甚至打破自己的不索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08-03-12 05:09:06)

回國的行程定了,雖然隻有短短的八天,每一刻都安排得滿滿的:要看五十幅畫
的小樣,和中方討論下一步的計劃,走訪丁聰,方成,李濱聲,何韋等老師,偌
大的北京城,對於我來講,是個艱巨的任務。還要到鄭州,已和文化局的齊局長
約好,協議將大型原創舞劇《風中少林》介紹給墨爾本的觀眾。還有出畫冊,漫
畫家互訪等等。可是,放心不下的還有每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8-02-23 05:50:27)

2008年二月十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正月初四。濃鬱的節日氣氛將墨爾本裝點的
絢麗多彩。相約中國節暨澳大利亞中華年開幕盛演將在藝術中心演出大廳隆重推出。
由中央電視台組織的近三百人的演出隊伍,墨爾本華人二百人的合唱團和兩千多名
觀眾共同慶祝這個有意義的時刻。作為澳大利亞中華年活動的項目之一,我們墨爾本〈中國漫畫家戲劇人物精品〉畫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08-02-19 17:41:39)

第五十一幅畫去年十月四號,我下班後按照慣例打開電腦,一份來自法國的郵件悄然而致。這是一位叫
孔鬱的女孩,她在信中這樣寫道:醜女的天空,請原諒我冒昧的給你寫信,目前我生活在
法國,我是在《文學城》無意之中發現你的,我父親是一位老漫畫工作者,在天津人民美
術出版社工作近二十多年了。是《中國漫畫》雜誌,中國第一份漫畫雜誌的創始人之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08-02-17 14:57:35)
道謙的勇氣墨爾本(醜女)總理魯克文剛道了謙,澳大利亞西部城市佩斯東方郵報的編輯就打來電話,約寫一篇短文
談談看法。這類文章不是我的強項,我就和阿森商量。文章雖短,表達了我們華裔移民對
這個政府的認知。也還有一些期待,都在其中了。這篇文章在發表的同時也快件遞給了陸
克文總理,不知他會怎麽想?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周三在國會就白人登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剛度過澳大利亞國慶日,又將迎來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墨爾本《中國漫畫家戲劇人物
精品》畫展經過了半年的多的籌備,開始正式的啟動了。本著我們這次畫展的宗旨:一,
促進澳中兩國的友誼和文化交流。二,架起澳中兩國在漫畫領域的合作橋梁。三讓傳統
的中國文化走出唐人街,融入主流社會。四,挽救,保護,傳承中化非物資文化遺產。
由三十位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