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女的天空

筆名醜女,能文能悟,敢愛敢哏;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已文會友,謝謝碰場.
個人資料
正文

漫畫的困惑

(2008-04-17 04:54:06) 下一個

漫畫的困惑

 (北京 李濱聲)

漫畫的雅俗共賞。這樣說是自我安慰。成千上萬的大畫家多半對

漫畫是不消一顧得,況且一般大堂也從不見有懸掛漫畫的。這恐怕是

不爭的事實。

 有人說:“漫畫是一次性的藝術”這話倒也不假。漫畫主要發表在報

紙上,如同新聞紙一樣看過以後就消失了。作者也不珍惜原稿,認為

一經發表已經完成使命。編輯部更把用過的原稿視為草芥,當廢紙處

理掉,兩三角錢一大寶。

 然而,有的漫畫給留給人們的印象卻是久遠的,因為它有社會效益,

有宣傳功能,如同民謠一樣,最能反映一定時期的社會真實,人民的

愛憎與向往。盡管寓莊於諧。

 一位資深老報人認為,諷刺落後就等於表揚先進,任何一種文藝形式

都有局限性,漫畫揚長避短,為的是更好的發揮自身的作用,不存在

“專找黑暗麵”的問題。

 話雖如此,無情的曆史可不管這一套,把有的漫畫定為“毒草”,把

有的漫畫作者化為敵人,這是曆史上曾經發生過的誤會。

 今天好了,中國開始民主了,言論自由突出表現在出租司機的嘴上,

一些貪官枉法的“事跡”不少都是漫畫題材,因披露在報紙上,已成

為輿論和報道,漫畫也就無用武之地了。人民群眾變得“順口溜”觀

察獨到,反映確鑿,常使漫畫家自歎不如。

 有時我想畫漫畫,有好幾個思考題,總弄不清,我困惑。

 礦難不斷。塌方了,人死了,礦主跑了,完了。這叫什麽漫畫哪?新聞

可以這樣報道,漫畫不能這樣畫,要找根源,到哪裏去找呢?

 盜墓盜寶不斷。案發了,偵破了,文物追回來了,完了。這叫什麽漫畫

哪?新聞可以這樣報道,漫畫應該再多說明一點問題。“下家”怎麽不

追哪?被盜文物如何能出口?

 農民工要跳樓的不斷。他們背井離鄉進城謀生,勞無所得,無奈以“尋

死”呼籲社會。在一農貿超市外,有農民閑談似地說:黃世仁的年代沒

趕上,現代老板比黃世仁還狠!

 誰主沉浮?

 我想畫漫畫,畫什麽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醜女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娓娓的評論:謝謝評閱,這戲從李老的書《拙筆留情》中轉載的。
娓娓 回複 悄悄話 新時代的歎息。藝術之路充滿了荊棘。何不集成集子,留給後人?
周末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