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博文
中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的經曆,絕對不“平凡”:父親慘死於絞刑架,兩個弟弟死於謀殺,她與母親都曾遭遇長時間的牢獄之災,兩度擔任總理,又兩次被解職,直至流亡他鄉,有國難回……10月18日,貝-布托結束了8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回到巴基斯坦,聽到了數十萬名支持者的歡呼聲,也隨之引起了爆炸聲中上百人的慘死。貝-布托,這位從不向暴力和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先聲明本人強烈譴責人類社會所發生過的一切暴力行為,因此對陷入“殺嬰心結”而不能自拔者,深表同情,而且看到了,用逢基督徒就問“是否讚美。。。”的方法,並不能解開這個心結。
依本人看來,這個心結的病因有三:
1。缺乏科學的態度:曆史上是否發生過讓你念念不忘的殺嬰事件?有證據嗎?如果沒有發生過,您的耿耿於懷就很不科學了吧?
2。缺乏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25 03:07:18)
老公趕在節前,結束了近一個月的越洋出差,回到我們身邊。
家裏張燈結彩,一片節日氣象,孩子們像小燕子似地圍著爹地嘰嘰喳喳,聖誕樹下的音樂盒,叮叮當當地伴奏著。我把冬至那天包的羊肉餡兒水餃,煮好了,熱氣騰騰地擺在桌子上,這才讓老公從孩子們的包圍圈中,解脫出來。
老公一邊吃餃子,一邊對我說:“猜一猜,我送你什麽?”老公沒有贈送禮品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一,既不媚俗又不欺世的藝術家
  齊白石是一個藝術上的多麵手,詩書畫印無一不精,花鳥、山水、人物無一不能。齊白石繪畫的名言是:“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他還有一段話:“作畫要形神兼備。不能畫得太像,太像則匠;又不能畫得不像,不像則妄。”齊白石主張,畫與客觀對象的關係,既不能畫得太像,也不能畫得太不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姐姐來電話告訴我,說舅舅主講的”中國繪畫作品欣賞"係列講座,正在北京電視台播放.我在美國看不到這個節目.隻好上網搜索了幾篇文章,來表示我對舅舅工作的關注和敬佩。.
北京衛視名牌文化欄目《中華文明大講堂》近日推出“中國繪畫作品鑒賞”係列講座,共分11講,依照大致年代順序介紹9位不同時期中國著名畫家以及敦煌藝術賞析。
  這些畫家包括唐伯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揚州八怪”,是清朝初年在揚州的一些勇於創新的畫家,在他們的作品中,有明顯的人道主義精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畫家是鄭板橋。鄭板橋的作品,畫的不過是竹子,但表現出了鄭板橋的人道主義思想。鄭板橋自己說,竹“瘦勁孤高,枝枝傲雪,節節幹霄”,就像“君子豪氣淩雲,不為俗屈”。鄭板橋畫的竹,清瘦,竹根就緊緊地紮在石頭裏,那麽堅定,一絲不動,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23 12:49:53)
近代詞學師承論
【作者】歐明俊
【內容提要】
詞學師承是具體而微的詞學史。常州詞派的師承是近代詞學師承的主線,張惠言是“祖師”,周濟是真正開宗立派者,張、周詞學師承分兩線發展,一線由譚獻承繼,同道有莊棫、葉衍蘭,複傳馮煦、徐珂、陳廷焯、葉恭綽等。一線由端木埰、王鵬運承繼,複傳況周頤、朱祖謀、文廷式、鄭文焯,再傳吳梅、龍榆生、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22 19:37:36)

  一,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之比較
  西方繪畫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求真寫實。其實,追求真實,不是西方藝術的特權。無論中國藝術,還是西方藝術,在一個很長的曆史時期,都是追求真實的。
  五代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就是一幅傑出的求真寫實的藝術作品。
  顧閎中是五代南唐後主李煜圖畫翰林院的畫家。這幅畫的主角是韓熙載,他是北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充滿矛盾的苦瓜和尚——石濤
石濤與八大山人是同時代的人,他們都是明朝皇室的後裔,但是八大山人與石濤為什麽有不同的情感?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了解石濤的一生。石濤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在石濤內心的矛盾,有許許多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一個四大皆空的和尚與一個利欲熏心的畫家之間的矛盾,一個前朝皇族的後裔與平步青雲的希望的矛盾。四大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墨點無多淚點多--八大山人藝術賞析
  《中華文明大講堂》之《中國繪畫鑒賞》
  一,八大山人是與梵高齊名的中國藝術家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藝術家,真實的名字叫朱耷,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第十代孫。八大山人在中國藝術史上的地位,就像梵高在西方藝術史上的地位是一樣的。
  梵高與八大山人確實有許多共同點:
  第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