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16。縣委召開全體下放幹部會議----中國科學院慰問團來到簡陽
簡陽縣委發出通知:8月29日下午,整社工作團全體下放幹部,到縣委招待所報到開會。
會議於8月30日開始,到9月2日止共四天.會上聽取了內江地委副書記兼簡陽縣委書記張政委的報告。他在報告中,首先用簡單的幾句話對整社工作團的幹部表示慰問,肯定了工作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15。自辦夥食
隨著集體食堂的停辦,糧食下戶,柴禾下戶,毛豬下放,食堂的服務人員也決定一個不留,全部轉向農業生產。
這樣,原來留下為我們煮飯的一個炊事員也回家幹自家的事和從事農業生產,再不給我們煮飯了。
李振敖同誌很想不通,稱病臥床不起,我與於思和同誌一起商量,為了生存,我們隻有自己來辦夥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14。一場大雨後的悲歡
從六月中旬開始到七月初,接連下了半個多月的雨。這場雨時大時小,時斷時續,但總算是一場大雨。
端午節(17日)前三天下的雨,已把幹焦焦的土浸透了五、六寸,栽的紅苕可以百分之百地成活了。節後雨又接連地下,到月底,雨量還很大,沱江猛漲洪水。28日水位最高,如果再上漲兩三公尺,江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13。意外的收獲
下雨給我們和廣大社員帶來了很大的災害,把人們打入了悶葫蘆。可是,很偶然,我們工作組三人卻突然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由於端午節受了窩囊氣,再加之下雨,呆在屋裏很苦悶,我們工作組三人昨天(6月28日)下午相邀共同去沱江邊去看正在上漲的洪水。
出了院子走向江邊。剛走出門兩百多米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12。難忘的端午節
6月17日,是陰曆五月初五,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人們以愉快的心情期待它的到來,希望能在節日期間放幾天假玩玩,輕鬆輕鬆,因為過去幾個月都沒有按政府的規定放足假。
一個月本來有四天假期,但有時隻放一天,有時一天也不放。心想,節日來了,該會集中放幾天假了吧;再加上平時生活很苦,節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11。日記兩則
(一)
1961年,5月25日。
今天在“萬年食堂”背後的山坡上收割麥子,很多人都埋怨早餐的麥羹太清,分量太少。婦女隊長領隊負責,叫大家加油幹,把山坡上的麥子在上午割完(9個人割20畝左右,兼種)。而大家卻在地裏怨氣衝天,大罵不休。
有的說:“他媽的,現在不知過的是什麽日子,這樣大忙的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10。無聲無息的代價
困難時期,農村不少社員得了浮腫病。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入不敷出”,即攝入的營養不足以承受勞動的付出。肚子餓了吃些生冷充饑,或喝鹽水解餓。長此下去,浮腫纏身。
而一般醫生明知其故,卻不敢說出其因;社員也不敢直說是因“吃不飽”得了此病。因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無比優越的,人人有吃有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9。人民的痛苦道德的淪喪——記怪事兩樁
(一)
5月13日。在土裏幹活,本隊社員譚濟德向我說:“甘同誌,我給你講一個故事,也是一個情況反映。請你聽了不要害怕。雖是個怪事,但確是真的。”
我問:“啥子事?”
他講了以下一件事:
他們院子的譚至其有個親戚,住在本縣養馬區。
今年二月間,他到這裏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8。“盜竊”之風太厲害了
集體食堂逐漸解體了,很多社員在家裏煮飯吃。食堂不開夥,我們工作組三人(我與於思和、李振敖)每日三餐的吃食就成了大問題。
生活不落實怎樣去工作、參加生產勞動呢?
自己煮嘛,廚房、炊具、柴禾、時間等等都成問題。
經與隊上幹部研究,隊上決定派張大嫂來給我們煮飯,隊上適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困難時期農村整社記實
作者:惠文
7。“小偷”成群遍山坡
前幾天,我們在山坡上聽見一個放牛娃兒唱出這樣的歌謠:“往年古怪少,今年古怪多:麥子沒吊吊(麥穗),小偷遍山坡。”
今天(5月19日),我們和社員一起在地裏耘棉花苗,見一行行的小麥吊吊被人割了,心裏感到難過,也有些氣憤。可是社員們卻不在意,反把它作為話題,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